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2017-09-05 23:53安启念
关键词:在实践中基本原理恩格斯

安启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问题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出发有不同理解。大体上有三种: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形式、中国风格。基本共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存在“向前看”与“向后看”两个不同的角度。“向前看”是在中国化的实践开始时,寻找实现中国化的方法,是要回答“如何化”的问题;“向后看”是在中国化的实践完成之后,回过头来总结经验。今天流行的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理解,是“向后看”的产物。它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但没有涉及“如何化”的问题,不能作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结合是在实践中完成的,最大的困难是找不到可以直接拿过来就使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然科学领域存在着放之四海而皆准、不受空间时间限制、拿来即可使用的普遍真理,因为自然科学的对象没有变化,它的规律不会因地域和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人文社会科学没有固定不变的对象,也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普遍规律。这决定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等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经验,对任何国家而言在实践中都只有参考价值,不能拿来就用。即使是同一个国家,昨天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经验,对于今天的实践同样也只有参考价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即“如何化”,从原则上必然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就是说强调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完成,而且不会有拿来就用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一定要向前看,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中所说的要大胆地闯、大胆地试,是一切工作的普遍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普遍要求。

为了取得实践的成功,马克思主义者不僅要从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寻找思想资源,也要从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寻找有用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没有拿来就可以用的基本原理,但因为它是真理,所以成功的实践经验中必定有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只有在实践成功后,通过“向后看”总结经验,才能知道是马克思主义的什么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及这种结合是怎样实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永远是一个充分发挥思维创造作用不断摸索的过程,前人的成功经验只有参考的价值。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问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考虑“化什么”的问题。我们只能“化”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对取得实践成功有用的原理,但同时必须认识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本身就是需要讨论的问题。现有教科书阐释的马克思主义原理,是100年前普列汉诺夫、列宁以及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为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选择的产物。这一选择,受到他们那个时代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发表状况和俄国国情的限制。

现有教科书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弘扬科学理性,说明世界是有规律的;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理论,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科学社会主义主要讲历史是阶级斗争的产物。这些思想是列宁等人从当时俄国革命的实际需要出发,在马克思、恩格斯的众多论述中选择出来的,适应了落后的俄罗斯以及中国进行理性启蒙反对封建迷信和进行社会革命的需要,曾对苏联和中国的社会革命与现代化建设发挥过重要积极作用,以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化”的,大致就是这些原理。

今天的中国,国情发生重大变化。我们的实践任务是要解决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涌现出来的问题,是在实践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五大发展理念”,最突出的是确立新的价值目标,提升道德水平,建设和谐社会,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务之急。而马克思、恩格斯有大量可供我们选择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逻辑转换与问题导向收稿日期:20170419

作者简介:丰子义(1955),男,山西应县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endprint

猜你喜欢
在实践中基本原理恩格斯
德国多种活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党纪与国法在实践中要相互契合分析
本期主题:为学
马克思主义原理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价值作用探析
读报的启示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
母亲永远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