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人才外流真相

2017-09-06 01:04阎桂兰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台大工作学生

阎桂兰

台湾人才外流创新高

“今日你说要来离开,出外读书回来赚卡多钱,我说没意义,你感觉有意义。”25岁、台大地理系应届毕业生许纯镒的耳机内,流溢着带着青春与狂躁的闽南语嗓音。这张随性乐团《人生路途》的专辑里,时代的速度感咀嚼得到苦味,反映了台湾青年如今正处在十字路口的无奈感,女朋友准备去海外,要与他分手。

许纯镒才刚申请通过台当局“新南向政策”第一届的奖学金,今年8月将落脚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这位云林子弟在异城漂移的生活,从这一站台北,到下一站是泰国。

许纯镒从小没补过英文,父母曾在台北办公大楼下的中餐街卖自助餐、也曾经营过便利商店一段时间,家境不算富裕,自己一路努力考上台大。他说:大家都到外国了,自己也想出去看看,但奖学金考试看英文,自己的英文不是最强,只好去英文以外的地方闯闯看。

如今在台湾,像许纯镒这样刚刚毕业的岛内高校学生,却把自己的未来丢向未知远方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一度还忧心岛内学生不愿去外国留学的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发现,根据最新统计显示,2016年岛内赴海外留学人数已增加近2700人,逼近4万大关,创11年来新高(见图2)。

此外,2016年臺湾学生申请学贷赴海外者更创下5年来新高,超过700人。这表示即使需要借钱,也想去外国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见图3)。为此,台湾《天下》杂志于今年6月底进行“台大应届毕业生赴海外意向与动机调查”,向各学院当年以最高分进入台湾大学的18个科系学生发送网络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有48%的学生,毕业后直接升学或工作两年内会再升学。40.7%则选择工作,9%准备资格考试。近半想继续念书的学生中,只有37%要念的研究生,其余都想想赴海外(见图4)。

赴海外进修的首选是美国和加拿大,占70%;其次为欧洲、日本。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海外求学地点时,第一优先考虑是职业生涯发展,比例高达84.8%,其次才是学校素质。

总结来说,决定赴海外念书的学生,加上直接赴海外工作的学生,这一届台大18个科系的应届毕业生,有近40%打算离开台湾,起码短期内打算在海外深耕落户。

关键是人才赤字

台大生是岛内公认享受最多台当局资源、被培养的岛内精英。40年前,台湾人最熟悉的一句话是:“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当时,台大毕业生整班整班赴海外留学,回台的不到两成。如今,这一现象再次出现,背后的含义却不同一般。

台大副教务长康仕仲认为,从人才流动角度看,这是很正常的事,关键是海外人才要能流入。

台当局行政部门所属“主计总处”今年第一次具体描绘台湾在海外工作者的面貌。结果显示,台湾人才赤字非常严重。依照劳动力主管部门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止,外国专业人员有效聘雇仅3.5万人次。反观台湾,据“主计总处”统计资料,2016年有72万台湾人赴海外工作,其中有52万人有大学学历,这之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已超过14万人,成为近7年来增长最快的族群。

台湾学生对岛内高教系统的信心,目前处在史上新低。台大财金系专家教授陈嫦芬认为,岛内过去20多年的大学扩张,加上少子化的影响,大学录取率已达99%,人人都可上大学。超过136万人拥有研究生学历,占大专以上学历人口的15%。

其影响所及就是学历贬值。台湾中研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彦生注意到,岛内硕士学历确实有贬值的现象,而拥有外国文凭则相对保值,这驱动台湾学生赴海外镀金。

台湾学生“用脚投学校”的现象,近5年有剧烈的改变。康仕仲根据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统计数字指出,岛内高中应届毕业生赴海外就读人数6年来爆增70%,2016学年已有约1478位学生赴海外上学(见表4)。

根据统计,岛内最顶尖的高中,如北一女就有30位、师大附中有26位高学生赴海外上学。这相当于,台湾每年开学前,就流失了三分之一的台大生。

陈嫦芬指出,如今全世界都在争抢年轻人才,台湾高中生凭学测成绩(相当于大陆高考成绩),可以申请港大、中文、理工、科大四个香港的大学,新加坡两个公立大学,以及中国大陆顶尖的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浙大、武大、人大等9所大学。这当中许多学校的国际排名都比台大高。

康仕仲认为,这群赴海外就读的学生才是未来最容易与台湾断了联系的人。因为上大学期间是人建立专业、职场联系最重要的阶段。一旦在海外读大学,社会关系都在海外,回台湾就会感到孤单。台湾年轻精英的出走,最大的推力显然是职业生涯发展的集体悲观,最大的拉力则是发达国家因应少子化、高龄化快速改变的人才战略。

台湾年轻人,为何带着梦想出走?

据岛内媒体报道,由于岛内经济长期不振,导致低薪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不仅威胁到每个人的生活,也严重影响台湾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一直以来,台当局全力打造所谓“科技岛”,台湾企业家将代工的模式不断创新,从半导体、电脑系统、周边产品、零组件到液晶显示面板、光电设备等,发展出完整的科技产业供应链,这也让台湾成为举世瞩目的科技产品代工重镇。然而,由于没有及时产业转型,在生产力逐渐枯竭中未能创新研发,导致辛苦耗费的心力与工时并没能改善获利,反而造成大量呆滞库存暴增。2008年金融海啸及2011年的欧美债务危机,导致海外消费下滑,岛内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台湾上班族饱受资遣、裁员、无薪假的肆虐。在如今经济全球化时代,台湾企业利润率下降,国际化竞争力不足,在内需市场有限的情况下,产量无法扩充,连带也让台湾上班族的平均薪酬无法长足进步。

依据2016年台湾行政部门“主计总处”发布的人力运用调查统计,全台湾受雇者达883.9万人,其中有68%的受雇者月薪不到4万元新台币,38%的受雇者月薪甚至低于3万元。换句话说,大多数的受雇者月薪尚不及平均薪资3.65万元,整体实质薪资连续倒退16年,显示一般工薪阶层的实质购买力严重倒退。

近年来岛内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成为“啃老族”的情况日益严重。自幼在台湾经济发展温室中成长的台湾年轻人,怎么也看不上每个月2万多元新台币(约合4000余元人民币)的薪水,宁愿无所事事的成为宅男宅女,或是沦为职场的游牧民族,工作态度及稳定性备受企业质疑。而目前台湾企业主流的35至40岁的工作骨干,在产业大量外移及全球化的趋势下,工作的安定性及职涯变数震荡日剧。在主计处的统计报告中显示,长期失业人数有增加的趋势,而长期失业者以具有大学学历者最多,“高学历、高失业率”的现象十分明显。

此外,中高龄失业者也不断攀升,年过40岁的上班族都有很大的职场危机感,过了45岁更是经常求职碰壁,50岁以上的上班族只要离开职场,几乎很难再找到工作。

而长期恶劣的低薪困境,也进一步引发青年出走浪潮,根据岛内104人力银行发布的《20至35岁青年海外工作意愿大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岛内20至35岁年轻人约有740万,其中有89.2%的台湾青年认为薪资起薪太低,75.9%表示岛内发展机会太少,明显表达对低薪现状的不满与无力感。另一方面,高达62.3%的青年愿意赴海外工作,仅有11.4%不愿意赴海外工作,显示台湾的就业前景令人堪忧。

该报告指出:岛内青年普遍低薪情况持续,加上持续居高不下的房价,引发台湾青年劳工新一波的外移,从早期赴香港、新加坡、中国大陆沿海城市,现在甚至远赴泰国、越南、东南亚、中东地区,甚至非洲等,低薪衍生出经济、社会及人才外流等诸多问题。

低薪的现实,让人不敢做梦

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的台大政治系四年级学生杨舒晴,今年6月从美国马里兰大学作为交换生返台。她眼神坚定而自信地告诉《天下》记者:“终于确定我想当记者,只是不是台湾的记者,而是赚了钱到美国念书、留在美国的记者。”

杨舒晴从小就对公关、企划行销最有兴趣,但上大学后,看着优秀的学长姐从事相关工作,不仅低薪又过劳,让她患上了严重的文科焦虑症,“台湾,让我不敢做梦。”

她说,到美国做交换生时,有机会在美国之音实习,看到海外的媒体人专业受到尊重,虽然很累,但想办法都要留下来。

只是像她一样的年轻人,随便出去谁会用?美国不信任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培训,到那边要先到美国就读研究生,才能找到好工作。

现任104人力银行资深副总经理资深晋丽明认为:台湾本土企业与外资企业薪水落差大,但近年欧美等外资企业亚洲总部撤离台湾,对台湾人才需求锐减。外商不来,台湾人才就自己过去。大家也知道英美保护主义不容易留下,大多数人都是藉由过去念书,争取机会。

今年台大电机系四年级、目前选择延期毕业的侯信宇愤愤不平地说:“高中阶段就赴海外念书的台湾学生,大学毕业年薪300万元新台币起跳;我在台湾拚死拚活,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侯信宇是台湾大学电机系学会会长,其实他最想当兽医,第二阶段面试时,两科系撞期就选了长辈眼中比较“赚钱”的电机系,然而现在岛内要赚到高薪也很困难。

台大政治系双主修法律系大四的赖永承直言,“就连老师也会把我们推出去,负责制造‘土博士的台大教授们认为,‘土博士训练没那么扎实,觉得还是外国学历比较有鉴别度。”这使得打算当学者的赖永承,决定先考律师,赚几年钱,再贷点款就要赴美念书,一圆他的学者梦。

漂流海外,游子难归

近年,连最保守的日本都开始开放留学生在当地工作,吸引台湾年轻人趋之若鹜。

甫踏出台北捷运古亭站,台北深夜的喧闹声宛如热浪,5分钟路程、转角微暗的咖啡店内,三三两两的旅客各自占据店内的角落,这家咖啡店是早稻田大学硕士研究生叶书宏实践“日常叛逆”的据点。

在日本就是做台湾留学生研究的叶书宏注意到,日本秩序严谨,只要考上国立大学特定科系,几乎保证对应的职缺,对高学历者也有许多政策优惠,这也让台湾学生前赴后继前往。

叶书宏说,日本薪水比台湾高,在这里,若追求安定的工作,在日本吃不饱、也饿不死。赴日打拚的台湾人越来越多,人数已经足够让叶书宏想在日本开一家咖啡店,让台湾人能有短暂外于日本规训文化的去处。

相比于正要启程的台大毕业生,壮志凌云。问这些已在海外漂流多年的台湾年轻人,为什么不回来?言简,却多了不少落寞。

“这几年,漂流感很重,但我暂时无法回台湾落地。”毕业于新竹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目前在德国弗莱堡大学微系统工程学就读博士班二年级的蔡承翰说道。

如果留在台湾,蔡承翰应该已是台湾生医领域的顶尖人才。他在念硕士期间一心想创业,但台湾的博士生教育以学术为主,所以才选择赴德国闯荡,目前正在进行制药仪器研发。

创业环境之外,台湾企业缺乏相对应高薪的舞台,也是让这些台湾游子难以回归的重要原因。

“我也想回来啊!但台湾的同事都叫我不要回来。”一位在中国大陆外资企业担任主管工作的台湾年轻妈妈小雁(化名)直言。

大学念外文,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申请上美国营销学程第一名的西北大学商学院。毕了业,打败诸多竞争者,小雁顺利当上储备干部,驻点在上海。她先生在台商工厂上班,却无法住在同一个城市。去年她生了小孩,考量各种情况,最后决定把小孩留在台湾娘家,每天只能通过视頻相见。最令她难过的是,今年五一黄金周回台休假,小孩见到她,竟然哭了,仿佛遇到陌生人。

虽曾想过减薪一半回台湾,结果同事都劝小雁别做傻事。

台湾人才外流的速度正快得史无前例。不管是为了赚钱,抑或是追求意义,都必须暂时抛舍掉台式的随意、豪气与洒脱,甚至必须舍去“台湾”本身。

台湾青年人在面对岛内低薪以及未来看不见的不确定感时,纷纷出逃的表现一览无遗,令人无限感慨。

他们没路可走了!

台大财金系萌拓学堂是培养台湾青年进入国际金融圈的一个特殊的师徒制学堂。5年来,前瑞士银行台湾区董事长陈嫦芬与十几位在国际金融界担任区域高级主管的台湾金融人,希望能让岛内年轻大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国际金融界被发现和重用。为此,她每年都带领台湾学生去香港,通过自己的人脉圈,说服香港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人力资源主管会见台湾的毕业生,争取给予他们面试的机会。

由于台湾学生工作态度认真,善于团队合作,过去许多香港大银行的台籍高管都会把招聘名额留给台湾学弟妹。现在萌拓学堂有10%的毕业生,都是这样被香港金融界录取工作的。

然而,今年的情况与以往不同。香港各银行的人力资源主管认为,这样做是在布局自己的小圈圈。那些台籍高管都被警告,没有人可以去照顾自己的校友。

此外,这几年从海外回来想进香港金融圈的人太多了,尤其是中国大陆从全球前五十大学毕业的人很多。香港各银行人力资源主管以前只要看500份申请履历,现在要看上千份履历,纷纷把业务交给猎头公司,给出的条件就是,必须是全球或区域的前五十名大学毕业。因为台大不再是全球前五十大学,第一关就过不了。

所以,今年这一届台大财金系毕业生是陈嫦芬教过的历年来最有焦虑感的一班。

“每年带学生去香港,出门前的魔鬼训练,我每做一次就要死一遍。很累,所以今年本来不想带了。但去年10月,这一届十几个学生主动跑到我们家找我。他们说,老师我真的会很努力,被拳打脚踢我们都愿意。这真的是我历届教过最认真的学生。”

“我后来问他们,为什么会自己来找我?学生说:老师,我们真的没路走了。”

陈嫦芬明显感觉到,现在的台湾大学生对毕业后找到理想工作没有信心,这种情况到研究生阶段更加明显。许多人读研究生或延期毕业,并不是真的对做学问有兴趣,而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有价值,对找正职工作更有帮助。

因为作为学生,就可以用实习的身份来找职业,以拖待变,希望最终能碰到好工作。如果不是作为学生,就不能实习,但正职工作不一定有缺。

陈嫦芬常常责备他们,延期毕业是浪费社会资源。但学生会反驳道:老师,不能这样讲我们。我们钱赚得这么少,很多企业给刚毕业的菜鸟的薪水也跟实习差不多。

她认为,这是由于台湾的企业没有负起社会责任,因为岛内很多重要企业负责经营的大股东,都把股票拿去借钱,他们根本不关心青年人。这些大老板在台湾作威作福,看起来有一千亿身价,但五百亿在海外,员工等于是给空的老板当奴隶。他们对劳工、土地、公司都没有感情。

陈嫦芬指出:其实台湾青年人在整个亚洲是有竞争优势的。中国大陆崛起,外国人想要与大陆做生意,台湾人职场素养好,負责任,又受中华文化的熏陶,相对有优势。

“我常跟学生说,不论你喜不喜欢,年轻世代恐怕需要比前人更了解中国大陆。作为学生,工作就是学习,了解自己的出生地、所处的区域,不管如何都必须了解中国。在国际竞争的场合,台湾人最大的优势就是中文,最大的优势就是中华文化的基因。面对中国大陆,台湾青年人如果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是非常可惜的。”

猜你喜欢
台大工作学生
台大师生上街“要校长”
不工作,爽飞了?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中国首台大直径盾构机下线
台大教授一席话“骂醒”所有台湾人
选工作
跨海大桥水中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