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技演出产业现状分析

2017-09-07 06:22刘艺伟北师大第三届杂技编导班学员
杂技与魔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杂技场所建设

◎ 文︱刘艺伟(北师大第三届杂技编导班学员)

中国杂技演出产业现状分析

◎ 文︱刘艺伟(北师大第三届杂技编导班学员)

基于当前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追求精神文化消费,中央出台一系列促进文化发展政策,各地区开始关注杂技演出产业,从资金扶持、政策优惠、体制机制等层面入手,对杂技产业发展进行扶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杂技等文化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各地政府和社会向杂技演出产业发展注入资金,且通过上市融资和发行产业基金等方式,加快杂技演出产业发展步伐。近年来,各地涌现了众多的大型杂技马戏剧院,杂技演出、大赛等,中央电视台《国际艺苑》等栏目制作了包含杂技节目的内容,使高水平杂技演出得到了普及。多地政府机构出台的“一年一村一场戏”政策实施了演出补贴,满足了广大群众在家门口看杂技的文化需求。

在未来杂技演出产业发展中,还应继续加强宏观指导,做好政策规划,将杂技演出产业发展定位于社会效益为主,对杂技演出团体实施优惠政策。例如政府援手杂技团建设,帮助采购舞台车,改造排练厅,使杂技团在编人员工资有所增长,在社会上重点推广杂技艺术,承担一部分公益演出费用,将国有院团场馆变成杂技演出的主阵地等,推动杂技演出产业的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杂技行业创作了众多的经典作品,包括《天鹅湖》《龙狮》《胡桃夹子》等,但也有相当一些杂技节目缺乏对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深入挖掘与开发,杂技作品中仍然面临着缺乏文化深度的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我国杂技产业的发展。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融入到杂技演出之中,并转换为产业发展的竞争力,还需努力。以《单手倒立》杂技为例,该节目源于传统文化中“静”的延伸,要求杂技演员的舞姿和造型应保持着“险中求稳”的姿态,融入中国的历史文化,彰显中国杂技艺术的独特魅力。

和其它文艺演出类似,杂技表演也是知识产权开发与运用的过程。我国杂技演出产业要持续发展下去,还应完善其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对杂技演出形成一定的保护,并激发杂技演员积极性,让他们创造出更多有新意的作品。

目前在杂技演出场馆建设中,部分存在着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同质化等问题。同时在杂技演出场所软件规划方面,粗线条的商业模式和剧院定位方式,也在限制着杂技演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此,应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确保专业化,保障杂技演出的特殊需要。例如,沈阳市在杂技演出固定场所建设过程中,即综合了商业发展环境、交通便利程度等多方因素,确定了具体演出场所是建设区域,也保证总建筑规划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分为表演场馆、学员教师用房、动物驯养房等几个功能区,满足杂技演出对场地的需求。

第二,确保制度化,制订专门的演出场所管理规章。例如,上海制订了《上海市剧院管理标准》和《上海市剧院服务标准》章程。在这两个管理章程中,明确界定了剧院设施的建设要求,包括舞台、休息厅、外观等等。同时规定了剧院服务管理要求,能够为观众营造一个舒适的欣赏杂技表演的空间。

综上所述,现阶段杂技演出仍然存在着政策、文化、场所等问题。为了实现对杂技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完善我国杂技演出产业链,应从宏观政策、文化深度、演出场所建设三个方面入手,不断探索改革,解决所面临的困境,打造一个良好的产业发展空间,推动杂技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猜你喜欢
杂技场所建设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远离不良场所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老鼠演杂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