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杂技艺术不可或缺的

2017-09-07 06:22倪丹安徽省杂技团
杂技与魔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杂技演员杂技舞台

◎ 文︱倪丹(安徽省杂技团)

美,是杂技艺术不可或缺的

◎ 文︱倪丹(安徽省杂技团)

我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大国,拥有多样的艺术门类,杂技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艺术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杂技也从曾经的“撂地”表演逐渐形成为一门舞台艺术。杂技为何能成为人们喜爱的一项表演艺术?是因为它一直以独特的令人赞叹的惊险以及超乎寻常的精湛技艺所带给观众视听的双重震撼吗?在我看来,杂技艺术的经久不衰中存在着人们对“美”的认同与追求。

美,是人们对任何事物欣赏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之一,它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对待美的欣赏各有不同,更何况杂技艺术现在已经是门综合舞台艺术,观众对它的专业性和舞台呈现等期待就会更高,不再只关注技巧的惊险和难度,而是希望走进剧场享受这门艺术给他们带来的精、险、美、奇的视觉冲击。所以,美!成了我们每位杂技人必修的一门课程。现在培育的杂技艺术人才不光需要腰、腿、顶、跟头等专业基本功。还需拥有更多的音乐、舞蹈、化妆、造型等综合知识,以提高杂技演员的综合素质和艺术能力,以期今后能够将美轮美奂的杂技奉献给观众。

做演员就要有当最优秀演员的精神,演员是艺术工作者,绚丽的舞台和观众的掌声就是我们向往且神圣的艺术殿堂。当下,虽然中国的演员队伍十分庞大,但每个演员进入艺术行当路径各有不同。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该树立一个高尚的艺术追求目标,不断以高标准、严要求来提高和完善自己。俗话说得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那么不想成为艺术家的演员,也称不上一个好演员。每位杂技演员都需从小就进入到这个团体中,进行一系列的专业培训、练习。我8岁进入安徽省艺术学校杂技表演专业班学习,从一名懵懂无知的小女孩,慢慢走到今天,成为一名可以独当一面完成一些节目表演的成熟演员。我表演的《抖空竹》《车技》《排椅》等节目都是我从小每天练习,不断提高、完善的。越来越多的舞台经验,使我在实践中发现,现在的观众更多地开始关注你是如何优美地诠释你的技巧动作。刚登上舞台时,我紧张得只想没有任何瑕疵地把技巧表演出来,而忽略了“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更多地关注技巧呈现的“美”。那么如何将美融入到我的每个技巧动作中?成了我最大的课题和进步的空间。在《抖空竹》节目中,除了所有的翻腾动作,点地翻身也是这个节目中比较来彩的部分,这个旋转动作是来自舞蹈演员的启发。为何杂技演员不能像舞蹈演员那样用美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呢?杂技演员经常借助辅助性的道具来完成各类惊险的动作,如何从中展现我们的美感?

杂技与很多艺术门类一样,从举手投足之间展现别样的艺术之美。看舞蹈演员的演出视频和在舞蹈中如何展现自己的技巧动作,从而改善自己的旋转速度、角度,手、腿的位置,包括动作过程中的状态和表现力。但戏剧动作的婉转流长,凭添许多优雅,表演者在舞台上所展现的美与自信,带给观众是最直接的艺术享受,演员在台上任何的小动作,在观众里都会被放大、吸收。所以,所有的集体、单人节目都是一样,要从每个技巧的细节抓起,不光要用舞蹈去串联衔接,更多的是要从每个技巧动作的细节开始改变。单个技巧动作的改变从何而来?从练功房里开始,我们要每天练习时用细节要求自己,把所有的坏毛病、小习惯克服掉。同样作为演员,在生活中也要从严约束自己,如果在生活中都不能控制、约束自己的身材及形体,那么在舞台上又如何能呈现出“美”的自己?

技巧是经勤学苦练的,但气质是需培养的,要从生活积淀和创作实践中培养而来。演员对于“美”的感悟最终需要在舞台上加以检验,只有真正好的,才经得起时间的磨砺。只有让生活、技巧、表演这三者相互结合,相辅相成才能创作和展现出动人、饱满、准确和深刻的艺术形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停滞不前的事物必将落后,而最终将被时代淘汰。在时代进步和艺术审美多元化的当下,更多的杂技院团开始了剧目创排,通过把杂技与剧目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双重打造,注入新的创作理念,用新的艺术元素更好地迎合市场和观众的需求,同时也更多地赢得观众的情感共振。那么,这就会对舞台呈现有了更高要求,舞台的美,灯光的美,编排的美,技巧的美,服装的美,妆面的美,演员自身的美缺一不可。只有当这些所有的美融在一起时,才能呈现出一部精、险、美的杂技剧目。应该讲,所有的美都是一门课题,都是“大文章”,都需每位艺术工作者永远去学习和探究的必修课。

我坚信,只要真诚地热爱杂技艺术,并在不断的孜孜以求中完善自己,广泛汲取知识,丰满内在气质,重技更重美,重艺更重德,那么,成功就会在不远的将来等待着我们!

大美在心中,精美在舞台!■

猜你喜欢
杂技演员杂技舞台
秦俑里的杂技演员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杂技演员星星狐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老鼠演杂技
成对的杂技演员
杂技演员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