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在子宫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解析

2017-09-07 06:59颜祝云邱美玲陈云兰
中外医疗 2017年17期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护理质量

颜祝云+邱美玲+陈云兰

[摘要]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在子宫切除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年期间80例在该院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40例)及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应用(观察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1.3±0.3)h、(6.8±1.4)d,对照组分别为(1.4±0.4)h、(10.9±2.0)d,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0%、7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应用于子宫切除术护理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临床价值显著,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子宫切除术;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6(b)-017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nursing of hysterectomy.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ysterectomy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spectively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and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anagement model,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difference in the operation time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not big[(1.3±0.3)h vs (1.4±0.4)h](P>0.05), and the length of st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total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95.0% vs 77.5%)(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nursing of hysterectomy is obvious, 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nursing quality, shortening the length of stay and improving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patients to the nursing services, and the clinical value is obvious, which can be promoted and applied.

[Key words]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anagement model; Hysterectomy; Nursing quality

子宫切除术是临床上治疗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等多种妇科疾病的常用方式[1]。然而该手术方式属于创伤性操作,不仅会对患者的生理造成较大的创伤,同时还会给患者的心理造成极大影响[2]。因此,在给予患者子宫切除术治疗的同时必须要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持续质量改进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其更注重对护理质量改进的重视[3]。该研究为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在提高子宫切除术护理中的作用,采用不同方式对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8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依据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47.5±6.2)岁;其中初产妇28例,经产妇12例;观察组40例,年龄40~64岁,平均年龄(45.7±5.1)岁;其中初产妇29例,经产妇11例;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输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包括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环境干预等。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①建立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以持续质量改进要求为依据,同时严密调查分析以往子宫切除术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安全隐患,建立规范化、合理化、制度化的护理管理体系及护理标准。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原则,不断对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及标准进行改进及完善,建立三级护理质控网。组织一线护士构成一级护理质量管理网,让护士认识到自身护理情况是影响整体护理质量的关键,将护士作为质量管理的主体;并由护理组长构成二级护理质控网,又护士长构成三级护理质量管理网。同时将各级人员的责任及义务明确到位,不断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責任意识;并通过会诊、护理业务员查房等方式协助护理人员养成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的意识;同时还需成立专门的护理人员考核小组,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以督促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及素养,并以患者意见为依据合理的对护理模式进行调整,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endprint

②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科室应以护理分层管理为依据,合理的对原有的护理管理制定进行扩展及丰富,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会诊制度、分级护理制等,并且需加强对护理文书管理制度、患者健康教育制度等的重视,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另外,护理人员还需对以往子宫切除术护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讨论,明确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还需强化护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的对护理质量管理方案进行修改,以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此外,需加强对护士长各项内容培训的重视,包括员工管理、制度管理、持续质量改进等,以促使护士长更好的带领护理人员为患者开展更高品质的护理服务,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③不断完善护理流程。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并以患者自身病情为依据,为患者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可通过讲座、观看影片、微信平台、发放健康宣传册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子宫切除术的相关讲解,让患者了解治疗的有效性、必要性及注意事项等,不断提高患者对疾病及治疗方式的认知,促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对于病情较为严重,或情绪较为激动、紧张的患者,护理人员还需注重对患者的心理关怀,多鼓励、安慰患者,以温和的态度为患者提供各项服务,尽可能缓解患者负面情绪。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各项手术治疗(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1.4 判定标准

以该院自制评分量表对持续质量改进后各项护理质量评分进行评定,包括分级护理、护理书写、健康教育、规范服务等几项,各项评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同样以该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调查表满分为100分,以分值86~100分为非常满意,以66~75分为满意,以低于66分为不满意[4-5]。

1.5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所有数据资料均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护理质量评分、手术指标、平均年龄)以(x±s)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年龄、性别、护理满意度)以[n(%)]形式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分级护理、护理书写、健康教育、规范服务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比较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护理质量是医院及科室医疗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体现,护理质量的好坏往往会对医疗机构的整体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6]。因此,加强对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视就显得尤为重要。质量持续改进是一种新型的质量管理理念,其是以质量管理为基础的管理理论,该管理模式更加注重对护理各环节及过程的管理,以达到各项工作指标持续不断提高的效果[7-8]。

该研究中为提高子宫切除术的护理质量,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研究。①根据分级护理制度及三级质控管理网为依据实施各项管理,更加注重发挥一线护理人员的主体作用。②通过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明确各级护理人员的责任及义务,不仅可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还有利于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性。③三级管理网络的设定还会让护理人员产生有人管理、有人协助的意识,不仅发挥监督作用,同时还可增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感,对改善护理人员间的关系也有一定的效果[9-10]。④通过对以往子宫切除术护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还有利于护理人员更好的进行预防,可提高护理服务的针对性及预见性,对护理质量有重要帮助。且通过对患者心理情绪的关注,还有利于协助患者改善负面情绪,有利于获得患者信任,拉近护患关系,对改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同样有重要价值。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1.3±0.3)h、(6.8±1.4)d,对照组分别为(1.4±0.4)h、(10.9±2.0)d,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0%、7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研究结果与朱妙仪[11]的研究结果相似,该学者通过对2011年与2012年分别收治的656和682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其中2011年引入持續质量改进管理模式),结果发现前者的满意度仅为88.26%,远低于后者的97.21%。

综上所述,将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应用于子宫切除术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拉近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焦叶子溦,袁丽,熊真真,等.持续质量改进在内分泌代谢科胰岛素储存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5):344-345.

[2] 赵丽霞,杨乐,蒋鹏程,等.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及集束化干预措施效果评估[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12):949-951,955.

[3] 范国义,韩志强.右美托咪定自控镇静在腰硬联合麻醉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J].临床误诊误治,2016,29(12):67-70.

[4] 张莉,王静,刘文婷,等.家庭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婚姻质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11):2268-2270.

[5] 刘斌.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法在提高护理分级质量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2016,40(2):103-104.

[6] 杨敏.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2015,39(4):239-240.

[7] 于晓黎.产时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策略对产妇分娩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6):25-27.

[8] 吕志杰,蔡吉玮,应苗法,等.基于自动发药机应用的门诊药房工作模式建立及持续质量改进[J].中国药师,2016,19(9):1770-1772.

[9] 史亚丽,李彦平,吴爱须,等.持续质量改进在胃癌根治术后病人肠内营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10):1199-1200.

[10] 柴剑丽,吴春燕,王文娟,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2):170-174.

[11] 朱妙仪.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1):79-80.

(收稿日期:2017-03-17)endprint

猜你喜欢
子宫切除术护理质量
咪达唑仑与盐酸右美托咪定对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恢复期影响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腹腔镜下阴腹联合子宫切除术的分析与应用
产科子宫切除术治疗产科出血的研究
产科大出血中应用子宫切除术的相关因素及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