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真 发挥优势 提升新闻报道质量

2017-09-08 23:08陈旻秦婧
声屏世界 2017年6期
关键词:舆论引导媒体融合电视新闻

陈旻+秦婧

摘要:当前,城市广播电视台不仅面对来自央视、卫视及省级地面频道的竞争压力,也面临着新媒体的冲击。作为“立台之本”的新闻节目该如何以自身的“提质”来应对多重的“围攻”?本文作者以城市台的电视新闻节目作为考察对象,提出了城市台应借助自身与百姓最为贴近,与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最为贴近等优势,加强舆论引导力,通过把“硬”新闻“软着陆”;重视“观众体验”,满足受众信息与精神需求;重构生产流程,真正实现融媒体;创新载体,用技术创新引领电视发展等为路径的创优思路。

关键词:电视新闻 媒体融合 舆论引导 传播规律

对受众研究的极度缺乏,是城市台面临新媒体冲击时“防守乏力”的一个关键原因。“拿什么来奉献给你,我的观众?”这句喊了好几年的口号,如今依然没有成为电视节目制作的导向。这一点在新闻节目的研发和采编制作方面显得格外突出。相比之下,新媒体的传播者却把受众的心理摸得非常透彻,非常注重“用户体验”,例如APP经常邀请使用者评价,然后加以改进,而电视台制作出来的节目即使观众“吐槽”也难有人理会,自然而然不受“待见”。那么,城市台提高电视新闻节目质量的路径与方法是什么?

第一,回归本真,让新闻报道更客观、真实、全面。笔者在对30余家城市台近期的新闻节目抽样观看中发现,不少记者写出来的新闻作品总是充满了主观色彩,文字里夹着许多或夸张、或定性的语句,甚至违背常识产生谬误。较为典型的表现,一是缺乏调查研究、深入实际,为了达到某个报道目的而堆积新闻素材,或轻易下结论。这在成就报道中尤为明显。二是用局部个例解说全局,或一味拔高。例如对一些典型人物的报道“高大全”仍然是当下的一个“顽疾”。三是文件或通稿“烙印”太深。四是在舆论监督报道中记者扮演“裁判员”的角色,理性不足。

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要让新闻报道回归到“客观、真实、全面”这一出发点上。这既是新闻的本真,也是新闻人的初心。正如央视新闻中心副主任杨华所说,越是身处海量信息、众声喧哗的舆论场,越需要有手术刀一般的精准切入。越是笔下千军万马、口中波涛汹涌,越要“求实求准求精”,时刻体现新闻人的专业能力。脱离了客观与真实,“新闻”就不成为新闻,其舆论引导作用更无从谈起,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也成为空谈。

对电视新闻而言,还要善于发挥电视视听语言的表现特点。在这方面,一些城市台新闻节目存在空画面过多、画面重复使用甚至构图不讲究的问题,尤其是在某些主题报道、成就报道中,一些曾经(甚至多年前)拍得比较好的画面被连续使用,或者用大量的城市空镜头来表现发展。2017年3月16日晚,南昌市老福山立交桥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辆轿车因为强烈碰撞而瞬间发生爆燃,火势凶猛。情急关头,刚巧路过的许诺等三位市民奋不顾身冲进火海救人。在现场,许诺声嘶力竭的一声“救人啊”被网民记录下来。南昌广播电视台《每日新闻》记者获取这段视频后,与交管部门提供的监控视频相结合,成为报道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细节,很好地再现了事故发生的经过,救援现场的紧张,表现了许诺等市民的无畏与勇敢,这条新闻被央视《新闻联播》选用。

第二,讲好故事,让“硬”新闻“软着陆”。实践中,笔者深刻地感受到,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既要站在党委政府的角度“上情下达”,也要把人民群众的声音“下情上传”,做好党和人民的桥梁。这就要求电视工作者必须深刻理解党委、政府工作的目的、实施步骤和方法。“上情下达”绝不是照本宣科地念文件、抄通稿,而是将“上情”结合具有新闻属性的信息,通过一定表达技巧来实现有效“下达”。这就是讲好故事的主要目的和方法。

讲好故事,城市台有着天然优势。城市台与百姓距离最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距离最近,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城市台的记者编辑也切身感受到城市的脉动,因此更容易挖掘出生动的新闻选题。当前,应该从三个方面讲好故事。

一是讲好发展正能量的故事。城市是国家最具活力的细胞,每一天都在演绎着发展与进步的生动实践,也都在进行行为修正并解决着各种问题,这些都是城市台不竭的新闻选题库。当前,围绕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出的市场活力、信息化建设培育出的新动能、民生保障给百姓带来的红利等,都有大量鲜活的事例,做好这些报道不仅有利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激发广大百姓对发展的信心,对于凝心聚力谋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改进这类报道的路径在于让“硬新闻”“软着陆”。例如,为做好当前“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报道,南昌广播电视台要求记者不要贪大求全,不要简单地摆成绩,而是要着力将五年来全市经济、生态、城建、民生保障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给普通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以实实在在的事例来说明,尽可能用小故事来表现大主题。在关于生态建设的报道中,笔者选取一位青年摄影家镜头中的蓝天碧水,一位老园林工人参与的绿化工程,通过两个普通人物的故事来反映变化,有细节有内容有情感,报道因此更好看、耐看。

二是敢于触碰社会的热点和难点。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城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进程中呈现出的各种矛盾,记者不但不能回避,而且要主动发出权威声音,尽早抢占舆论阵地。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引导人们用理性回应偏激,用事实消除疑虑。2013年,南昌市启动“史上规模最大”的旧城改造项目,数万户居民要告别棚户区搬进新房,一时间或有故土难离,或邻舍难分,抑或对征迁政策的疑惑不解,各种情绪交织。南昌广播电视台《每日新闻》适时推出系列报道,内容不仅涉及征迁政策的解读、被征收户积极主动搬迁、征迁宣讲员贴心服务等,还有直面“钉子户”如何转变成为“编外征迁宣讲员”的《金贤进的故事》。不仅讲清了政策,而且还用正面典型影响了对征迁工作不够理解的部分百姓,取得了非常好的舆论引导效果。

三是要注重形成全社会话题。通过科学有效的议程设置,使新闻报道成为社会的话题,引发人們的思考与探讨,疏导社会情绪,最终改变人们的观念。央视“你幸福吗”“家风是什么”等系列海采就做得非常精准到位,实现了受众与传者的互动,体现出强烈的人文情怀,很值得城市台学习借鉴。需要注意的是,海采的话题设置要从普通人的生活出发,延展至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和时代同频,与民意共振。同时要注重话题的开放性,既能有细节可讲,又有情感可流露。endprint

四是要有全国甚至全球视野。全球经济一体化,让任何一座城市都不可能是发展的“孤岛”,城市的经营者需要站在更高视野来决策,城市台也需要有同样的眼光来报道。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广州广播电视台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同组建“一带一路+”北京演播室,不仅使自己加入了高峰论坛的一线报道队伍,而且还通过城市交换云平台将有关报道、专家访谈和其他城市台分享。南昌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也派出记者深入企业,力求从更高的视域来报道“一带一路”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新机遇、新挑战。同时,在电视评论类节目《观点》中推出全国著名经济专家访谈录,为南昌的发展借脑引智。

第三,重视“观众体验”,满足受众信息与精神需求。重视“观众体验”,才可能被观众关注和喜爱。从观众角度出发来思考内容传播,是非常必要且极其迫切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记者必须不断地将自己从“传者”身份中剥离出来,转变视角、转变思路。只有置身于“观众”的情境之中,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提升城市台新闻报道质量,很大程度上是改进时政新闻报道。会议报道、领导活动的报道是时政新闻中的“重头戏”,表面看这些报道似乎是“碎片化”“分散化”的,内容和形态也都非常相似,但是领导的调研、会议一定是有目的且大多是有阶段性重点的。当记者把一段时期的报道集中起来看的话,总能找到其内在的关联。这为时政新闻报道选题的策划提供了思路。今年,南昌市提出包括大力发展产业在内的八大重点工作,南昌广播电视台《每日新闻》为此推出了10余条关于产业项目的报道,一改以往教科书式的报道腔调,从放大细节入手。其中既有讲述技术攻坚克难的《三微米的“匠心”》,也有立足全球战略的《小小触摸屏 点击大市场》,还有极具人文感的《让上海人爱上螺丝椒》等。讲好企业(产业)故事的同时又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点评,用“故事+启示”的方式向观众传递全市上下“强攻产业、决战工业”的决心、举措和实效,增强了人们的信心。

城市台还应该更多聚焦百姓,报道城市中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讲述他们心路历程的故事,并以此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落地生根。今年开始,南昌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结合全市开展的“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主题活动,推出了一档周播节目《“三风”故事》,为观众呈现了数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丈夫的好妻子、一辈子守护小山村的村医、把失去双亲的幼儿当成自己孩子的保姆等。这些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群众身边,朴实无华又感人至深,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带给观众很多思考。

第四,重构生产流程,真正实现融媒体。媒体融合绝不是简单的加法,把制作好的节目传上互联网就算是媒体融合。真正的媒体融合,应该在“融”字上做文章。媒體融合对传统电视媒体最为重要的要求就是重构。不仅是部门的解构和重组,更是生产方式、生产流程的再造。“中央信息厨房”的构建就是传统媒体迈向融媒体的重要一步,它要求城市台迅速形成跨平台、多终端的新型传播格局。而实现这一步的基础,是传统媒体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有全媒体思维和全媒体意识,那就是跨界、开放、互动。

今年,南昌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着手“中央信息厨房”的建设,第一步就是要求记者抵达报道现场后,第一时间给台官方微信、微博及“掌上南昌”APP发回快讯,并在当晚的节目中详细报道。随后又在全国城市台率先推出电子新闻周刊《本周》,形成白天“即时推”,晚上“详细看”,周末“回头看”的传播格局,收到较好的社会反响。

技术是传播的重要支撑,移动互联网带领新闻传播走进了新时代。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借助互联网实现了信息传播的随时、随地甚至随意。面对挑战,广大城市台或许更应在互动、智能、个性化等方面加强技术创新,使节目文本与技术相互促进,“比翼齐飞”。苏州广电在新媒体建设上提供了较好的范例。他们在融合汇聚苏州台内外各广播、电视频道、微信、微博、APP、3G/4G、网络订阅等信源的基础上,建设全媒体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全媒体传播的统一部署与整体资源调度;结合全媒体分析及大数据挖掘,开展节目互动策划、多屏生产发布协同工作和热点主题发酵;在内外网隔离环境下,通过高安全策略与互联网、全台网、办公网、文稿系统、图文系统、制播系统及互动控制系统等对接,实现快速高效的汇聚、筛选、审核及多渠道传播,从而面向节目部门提供一个融合各种媒体在内的综合性资源服务平台。

综上所述,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和愈发激烈的媒体竞争态势,城市台所面临的压力将会更大。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城市台的新闻节目欲求突破首先必须把自己擅长的传统媒体做强做优,同时不断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和技术平台,实现与新媒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融共赢,才能真正肩负起应有的职责与使命。endprint

猜你喜欢
舆论引导媒体融合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大数据、网络舆论与国家治理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