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干臣张梦鲤

2017-09-08 07:08张永慧
醒狮国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戚继光飞车

张永慧

双山支系 盛名远播

张梦鲤,字汝化,号龙池,明嘉靖三十五年进士(1556年),是胶东历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与张居正、戚继光、董其昌等同朝为官,是戚继光的儿女亲家,官至大理寺卿,位居九卿,从一品。去世后明万历皇帝“加赐祭葬”,耗费巨资在莱阳旌旗山之南划地两千亩为其修筑规模恢弘明清罕见的“御祭陵园”,并谥号“节愍”。

张梦鲤,是莱阳县门前张氏的一世祖,双山张氏的九世祖。莱阳县门前张氏,是山东登州府莱阳县双山张氏九世支系。因这个家族能人辈出,而且家族世居莱阳县衙门前而得名,在莱阳也称为衙门前张家。是明清民国时期莱阳人区别于张家灌张氏和其他张氏家族而自然形成的称谓。

从明末到清末,双山张氏“一门九进士”,其中8人是县门前张氏张梦鲤的后人,涌现出的举人、贡生、庠生200多人(不算秀才),在莱阳县城的牌坊中有十多座是龙池家族的牌坊,整个家族自明朝以来直到民国、抗日时期,忠孝节义精神感召四方,为国为民贡献突出,盛名远播,且从未有劣迹传诸清史和坊间。

尊清慎勤 行智仁勇

张梦鲤自幼勤奋读书,天资聪慧,父亲张锟管教严厉,从小以“清慎勤”三字经常训诫。在双山村出土的张锟墓志铭上记载:“龙池方七岁,公知其刚异不凡,即择师严训之。督课XX,日夕不少废。稍长,乃遣之曰:古人负笈从师,若索居寡闻,何以求进。龙池以是在外告学。居数年,精其业,始归。迨乙卯遂领乡荐,丙辰复登进士第。公犹驰书都下,戒之曰:汝勿以是邃自足也,清慎勤三事其益忠自奋XX,勿负朝廷作养之恩哉!”父亲张锟教育很严厉,从小就把梦鲤公派出家门外出求学。中进士后甚至千里驰书,反复告诫,为官要恪守清慎勤的准则。不要以为中了进士就可以放松警惕。

张梦鲤为官之后,牢记父亲的教诲,又给自己增加了三个字:智仁勇,时时勉励自己,并将之作为家训晓喻儿孙。清慎勤智仁勇的意思是:做人清心寡欲,慎行慎独,勤奋学习,为官清正廉明,勤政爱民;做人为官要智慧,仁义,勇敢,不能畏首畏尾,不惧权贵和险阻。

之后张梦鲤为官的三十年里,一直恪守清慎勤智仁勇的准则,为官清正,果毅勇敢,不畏權贵,政绩卓著,官声极好。无论在哪里为官,都是努力而且低调地把工作做得非常出色,经常被百姓呼为张青天。

不惧权贵 任劳任怨

对于大权独揽的高官如冯保、高拱等的私下授意,敢于公开拒绝。在张居正大权在握、权倾朝野之际,官员们非常惧怕张居正,甚至位居九卿的大员见到张居正都“多黜下之”,施加礼制之外的过多礼节以示尊敬,甚至走远了都不敢抬头。而唯独张梦鲤,礼制之外“独无加礼”。这种敢于公开不巴结权贵,公开的不阿谀奉承、特立独行的勇气,是基于自己对工作政绩的自信,和对党争的不屑,表现的是对制度的尊敬而非对人的畏惧。这也是需要一种“勇”的。

由于不事巴结,所以升迁很慢,甚至被平调,常有官员为他鸣不平。因在开封府任上对高拱的私下委托丝毫不理,而以最合格的升迁标准被下放了。史书记载“拱有所嘱,辄持不行,忤拱意,秩满以治行最格,不行……”于是1571年,39岁的张梦鲤被排挤到陕西任按察司,驻节靖边管理兵备。

陕西靖边兵备的任职之处很是艰难,史料记载“北地苦寒,方春无蔬,盛夏无果,逼邻虏穴,又款市新盟,祸变叵测”。说白了是个鸟不拉屎,强盗横行,外族经常进犯骚扰、很难自保的一个无人敢去的地方,而且刚开放了对外市场,不安定因素很多。

但是,张梦鲤说当官最怕的是名实不符,不关注地方是不是险恶。在任职期间,辛勤耕耘,经济军事都发展起来了,各项麻烦和不足之处都全部得到解决和完善,外族部落也都臣服了。外族人非常敬畏他,很听话,史料记载“虏数万环列帐前”,服从安排,按照规矩互市,并年年进贡,当地变成了一个非常安定富庶的地方,内外双赢。在陕西按察司任上,他文治武功的成绩远近闻名,但仍然恪尽职守不愿张扬。

大司马王遴巡边途经此地的时候意外发现了这位不世之才,上书称“可当开府任”。可惜,朝中权臣没有提拔他。《张梦鲤行实别记》记载,1573年高拱被罢免,太宰杨博病重,就在整装离开的时候,去语选司强行推荐了张梦鲤。他说:靖边兵备张梦鲤,先是辛苦守住了边庭,又辛苦将辖地发展好了,自己在那里做着贤人的本分,结果这么好的成绩,竟然让人家在那一直干了六年,这是你们这些高官评判不公造成的过失!这次晋阳参藩必须用他!(另有翻译是杨博病重,朝中将领到语选司强烈谏议任用张梦鲤)张梦鲤的这次升迁竟然是这样的,可见其低调清廉到什么程度了。后来,很多人说高拱当初本来是要害你,结果反而以你的才能又被重新提拔,只有你张公才有这个能力啊!张梦鲤谦逊的说,这只是我幸运而已!

文官上阵 四年平虏

莱阳县志记载,张梦鲤在顺天巡抚兼巡永平期间重新修筑长城加强边备,亲督桑麻,治理税收和裁撤机构,并亲自督军修筑长城(至今长城上仍有碑记记载张梦鲤修筑长城的历史)。张梦鲤作为文官,就任开封府时曾经亲自去狱中制服无人敢于近前的勇猛大盗,就任巡抚之后更显示出武将果敢勇武的不世之才。他不仅驰骋疆场,在运筹帷幄、发明军械方面还颇有诸葛神机。他在顺天巡抚任上,亲自骑马督军,上阵杀敌。甚至研究发明了炮墙、飞车,为总兵官梁梦龙和戚继光所用,在靖边防卫上大展威力。在军事策略上,无有败绩,令戚继光大为折服。

张梦鲤亲自督促训练的军队战斗力很强,与戚继光从东南沿海调集到蓟州的军队分别称为北兵和南兵,是当时朝廷战斗力最强的两支军队。据《莱阳县志》和有关史料记载,张梦鲤在军力部署上,对于自己领导的“北兵”和戚继光从南方调集来的亲信“南兵”一视同仁,“皆以力战、无偏优”,而戚继光的南兵“坐食”,使“帅”(戚继光)“心愧”。

张梦鲤亲自把夷狄首领招至帐内,严加训斥,以军力威吓,以仁义感召,致使敌酋主动投降,当面发誓永不再犯边。他亲自骑马率军击退进犯辽东的10万敌军,在军事策略上对多年抗倭的武将戚继光寸步不让,令戚继光“瞋目诤不下”,“巳而公(张公)策中,将军(戚继光)则穆然心折也。”军事上屡战屡胜,无有败绩,令戚继光大为折服,这都是六字格言里的“智仁勇”的表现。endprint

在顺天巡抚任上,张梦鲤指挥协同诸将连年御敵出击,连战连胜,“威震诸虏间”,入侵的夷狄土蛮等均被扫平,再也没有敢于犯边的。朝廷连续三次嘉奖加俸,赐“白金文琦”、“益爵一级”。戚继光任蓟州总兵和都督的前10年,在靖边御敌方面没有大的建树,在张梦鲤赴任顺天巡抚兼巡永平不到四年间,侵犯之敌均被震慑打垮,北方边境全部安定,京畿重地得以安枕,从此再无重要战事。

根据明焦竑编著《国朝献徵录》卷之六十八记载(笔者翻译):当时北方外族“炒蛮”入侵古北口,张梦鲤指挥手下副将李如檟(音jia)等人将之击破,擒获了敌方首领,捷报奏知朝廷,皇帝下旨赐给梦鲤公“白金文绮”(个人理解为官银和绣有花纹的布料等)等。后来东面的土蛮率5万骑兵侵犯辽东,皇帝下圣旨令梦鲤公率部下支援。梦鲤公率部下杨粟等人将之击破,皇上再赐白金文绮,并升爵位一级,张公威震诸虏之间,令入侵者闻风丧胆。

后来夷狄大举10万敌军想侵犯蓟州,发现蓟州在张公的指挥下防备严谨,就在附近逡巡很久不敢进犯,然后转而攻打辽东,张公又亲率部下前往征剿,一举大胜。又获得朝廷赏赐白金文绮等。

当时戚继光以大将军职镇守蓟州,常与张公研究军事,观点“间同”(偶尔相同),意见不一致时戚继光常常睁大眼睛不愿服从,很快事情的结果都被张公言中,敌军果然中了张公的计策,戚继光才心中折服。莱阳县志有文记载,由于张梦鲤的低调,加上张居正对于戚继光的扶植,致使戚继光在张梦鲤任顺天巡抚期间借助张梦鲤的文攻武略获得了卫青、霍去病的名声。

制炮墙 创飞车

张梦鲤就任顺天巡抚期间,创造了抵御外侵的炮墙,发明了飞车。当时火器的射程不够远,张梦鲤在作战台上创造了炮墙,火炮平地发射就可以达到数百千步的射程,吓得入侵的虏军咬着手指窜到隐蔽的地方不敢动。因为戚继光带来的浙江义乌兵没有铠甲,张公估计他们抵御不了胡虏军队的骑兵攻击,就发明制造了飞车。

飞车可以由一个人操作,经过崎岖的地形可以很方便的通过,上下放置了四根长矛,中间搭载了火器,前面有阴板躲避敌人的箭和石,戚继光亲自推出大帐,展示给军士看。后来胡虏看到车辙痕迹大吃一惊,情报说车营不能越过险要的地形,现在怎么飞度过去了呢?从此,胡虏的酋长越来越怕了,就到关前请罪,张公梦鲤亲自到边塞处教训震慑酋长,酋长吓得不寒而栗,把刀插到地上,发誓以后接受约束,再不侵犯了。

上述情形有莱阳县志记载:“制炮墙,创飞车,戚公继光为心折”。张嗣诚所撰张梦鲤行状也有记载,“炮墙附敌台以坚守,飞车拥浙师以力战……光(戚继光)卒未尝不心折也”。张嗣诚所撰张梦鲤行实别记中记载较为详细:“府君为增炮墙,平发可薄数百千步。虏窥之啮指窜伏不敢动”。又浙师步伍无铠衣,恐不格虏马,遂XXXX创飞车,车可单力转,经山阪崎岖便挈而趋,上下置长矛四,中载火器,前阴板蔽矢石,戚大将军拥出塞,耀军士,虏视辙迹大骇曰:谍使诡言车营不踰险,今奈何飞度耶?自是,昂酋益畏威,叩关悔罪,府君临边障而慑之,酋负过惧诛不寒而栗,攒刀永世受约束,乃为请抚赏如初。”

至今长城上炮墙仍然大量存在完好,可惜飞车已经无从查找了。

无惧排挤 一任驱遣

张梦鲤就任顺天巡抚之后是呕心沥血,上任三个月后,年仅47岁的他便“头发为白”“须半白”。四年时间功绩卓著,足以引起镇主之忧。对于他的功绩,万历皇帝的祭文这样评价:出守豫梁,愁叹全销於千里,周游藩臬,规恢妙运於三州,迨拥几辅之旄,曾奏馘(guo)斩之绩,至今卧鼓(熄鼓,没有战争)於塞上,犹多挥麈于帷中,是用深嘉命,汝作士法,常执而不挠,何逊有功……”但是因为他不事张扬,又特立独行、不巴结依附任何人,这样的人最容易给官位高的人危机感。当时张居正为了提拔重用戚继光,遂在朝中暗中撺掇亲信,发起一场关于裁撤顺天巡抚行政机构的奏议,最终得以通过。张居正使用阴谋手段剥夺了张公拱卫京畿的顺天巡抚职务,把他从自己苦心经营、成效显著的风水宝地——顺天永平远调到穷山恶水的甘肃任巡抚,并扶持戚继光接手张梦鲤留下的雄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基础,独掌卫戍兵权。

面对赤裸裸的排挤打压,不慕名利的龙池公张梦鲤丝毫不辩解争执,从容赴任,他说,“甘镇,汉张掖、酒泉地,孤悬万里,主上托付甚重,何惮远征?班定远何人哉!”意思是什么呢?甘肃是个什么地方啊,是汉朝抵御匈奴的张掖和酒泉所在的地方,处境凶险,孤零零的悬在万里之外,一旦战事发生,内外无援,然而,皇上的托付何等的重要,我还怕什么征途艰险。我要看看定远侯班超算什么人!

这次的远调,要比隆庆五年(1571年)他被高拱排挤到陕西靖边兵备任上要艰险万倍,但是张公说他要去甘肃干出比班超还宏伟的功业!这是何等的忠勇!其气概不输武穆和诸葛!然而,正要启程上任之际,万历皇帝突然下旨调张公入京城任大理寺卿。

三司会审 平反冤狱

大理寺卿任上,张梦鲤仍然不参与任何党争和帮派,默默工作,勤政爱民,审查冤狱。张梦鲤入卿大理之初,立即宣布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共同审案执法,经过几个月的紧张会审,千余名死刑犯中,很多被罗织罪名下狱的冤屈者被改判无罪。之后大理寺接手的多数案件都是由三司会审定案,这可能是明代三司会审制度由钦命审案转变成三法司日常审案制度的开端。在有关张梦鲤的很多史料中都重点提出了张梦鲤就任大理寺卿之后宣布三司会审的部分。冯梦龙《醒世恒言》中“玉堂春”的故事里面提到的“三堂会审”的情节,实际就是三司会审的一个案例,该故事成书于天启年间,是在万历年间张梦鲤就任大理寺卿宣布三司会审之后。

众官举荐 勇弃相位

就在张梦鲤政绩突出、威望日盛、很快再次升迁位列三公的时候,年仅49岁的龙池公张梦鲤厌恶了朝廷中官员拉帮结派互相倾轧的局面,不愿为这些琐事费脑筋,就上书三次,坚决辞官回乡。《莱阳县志》记载,张梦鲤辞官前自言,为官三十年名字没有在被弹劾的奏章中出现过,现在不走什么时候走呢?

张梦鲤辞官后,朝廷内外上书推荐启用张梦鲤的奏议很多,多达十余次。史料记载,“中外以遗贤荐者十许,公无复宦情矣!”推荐起用张梦鲤主政的奏章“八上,而公已倦于世”,“屡荐不起”。其中有“御史吴定、山东巡抚李戴等若干人也”,“咸累累举荐于朝”,而张梦鲤“仕宦不知有家,家食复不知有仕宦”。

朝廷调梦鲤公回朝主政的圣谕多次下达,钦差携旨赴莱阳三次(圣旨文革期间损毁),梦鲤公托病不予启程。默默在家种菜,教子孙读书。

以张公这样的忠贞和才干,老天再给五百年尚且发挥不完,然而他选择了在事业正要如日中天的时候辞官,着实令人遗憾痛惜。曾有研究张梦鲤的历史学界人士对此感叹道:“他太过于清廉了,如果在大理寺卿任上再坚持一年,就完全有可能位列三公了。”

张梦鲤晚年教授子弟读书治学,也是按照六字格言训导的。其后人能人辈出,均为官清正,事迹感人,留下的故事很多。张梦鲤和他的后人从来没有劣迹传诸民间和正史,人们争相传颂的是这个家族历代的光辉事迹和对国家人民的贡献,这与一个家族的祖训和教育是绝对分不开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戚继光飞车
小龙虾飞车记
两栖飞车05式
天上飞车
戚继光开发的抗倭神器,让清朝受益二百年
戚继光创建的快速后勤保障部队
论戚继光的军事思想——纪念戚继光逝世四百周年
戚继光学术讨论会首次举行
浅说戚继光的练兵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