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绅士化视阈下爨底下村生产空间重构特征研究

2017-09-08 22:11张娟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25期

摘要:文章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与定性访谈法,从耕地、种养空间、聚落空间、村际关系等微观尺度,以绅士化视阈剖析爨底下村生产空间重构特征。结果显示:耕地、菜地等农业空间不断退缩与异化并存;传统聚落空间以及院落不断资本化,居住空间不断向参观游览及住宿餐饮等生产空间转化;传统相互平等的村际关系转变为竞争对手、雇佣或合作关系,村际关系呈竞合化发展趋向。

关键词:乡村绅士化;生产空间重构;爨底下村

一、引言

随着西方先进经济体国家“逆城市”发展,乡村先后经历了比城市更快的人口增长速度,基于休闲生活方式和优美生活环境目的而移居乡村的现象,造成乡村经历着与城市类似的绅士化过程。一些地理学家从乡村绅士化的形成、布局、影响以及与逆城市化的关系等视角进行探讨,认为乡村绅士化是城市中产阶级侵入乡村地域的阶级导向的人口运动,并以此引起房价上涨、土地变更、人口阶层极化以及文化转型等社会、经济、文化全方位变化的过程,消费性以及对绿色空间的需求是乡村绅士化的核心驱动因素,其实质是农耕资源和空间价值重现和资本积累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寻找一种更自然的居住形态、更休闲化的生活方式、更传统的田园文化亦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居民的追求,虽然乡村绅士化现象在我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代表了我国复杂多元的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在这一过程中,旅游者、退休人员等一批中产阶层成为乡村绅士化的先行者,改变了以往乡村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凸现了乡村资源的审美价值,衰败的乡村空间得到了修复和重新利用,而休闲型村庄则是绅士化乡村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和特殊形式,但这一现象尚未引起我国学者的普遍关注。基于此,本文以北京市爨底下村为案例区,以乡村绅士化视阈微观剖析爨底下村生产空间的重构特征。

二、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对象

爨底下村(曾称“川底下村”)是一处有着500年历史的典型北方四合院古村落,曾是明清时期京西大动脉最重要的古驿道,经济十分繁荣。随着国家丰沙县铁路和109国道的修建和开通,古山村失去了古驿道商品交易及客栈的地位,经济日益没落。因经濟衰退、无力建新房等原因,古山村的原始风貌以及田园景观得以保留。村内现有院落74座,房屋689间,大部分为清后期所建的四合院、三合院。村内生活系统完善但相对封闭,其居民以中老年原住民为主。

1995年,爨底下村凭借着原生态的古村落文化、休闲的乡村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等资源尝试开发旅游业,经过20年的发展,爨底下已由传统的农业型村落演变为现代型旅游村落,土地及资源利用方式变化显著,种养结构发生变更,村民关系改变,村落生产空间悄然转型和重构。因此,爨底下村良好的原始风貌和田园景观以及休闲的乡村生活方式符合一般绅士化乡村社区的基本特点,反映了当前我国城市周边以休闲为主导村落的普遍发展现状。

(二)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手资料来源于两次实地调研,通过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和深入座谈法,与旅游者、村内居民、雇佣者以及村内从事土特产销售的邻村居民深入交谈,获取村内发展历史、旅游业发展前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种植规模和结构的变化等资料,以及旅游者和不同类型居民对于经济结构变化的感知与态度;同时,实地踏勘村内土地和60余所院落;二手资料来源于门头沟区历年统计年鉴、学术文献、川底下村志以及Google Earth历史影像等。

三、生产空间重构特征

实地调研获知,爨底下村外来者以北京市的画家、学者、摄影爱好者或以休闲观光为目的旅游者等城市中产阶层为主要群体,他们对原始建筑风格的热衷、对乡村生活方式和绿色空间的追求,构成了爨底下村绅士化的核心驱动因素,并致使村落空间、土地利用、种植结构、生产关系等多重空间的调整和重塑。而生产空间既是中产阶层消费娱乐的场所,也是村民生活变迁、村落生态环境变化最直接的映射,是乡村变化较为显著、影响最为强大的空间形态。本文以土地利用、种养结构、聚落空间以及村际间生产关系等为对象,剖析爨底下村生产空间的重构特征。

(一)农业空间退缩与异化并存

爨底下村土地资源较为贫乏,农业空间极其有限,主要由耕地、菜地等构成。据《后汉书.仲长统传》记载,山村聚落布局“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匝,场圃筑前,果园树后”,可见,村落构建尊奉“天人合一”的传统自然观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机制。历史记载还原了爨底下村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紧密结合的布局态势,但随着城市中产阶层的介入,其感受农村生活方式和追求自然风光的需求取向直接重构了村落传统农业空间。

首先,农业空间不断退缩。1990年以前,耕地面积稳中有降,基本保持在300亩左右;1990年以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中心城区对村民的引力逐步加强,由于村民外溢现象严重,耕地弃耕现象显现,耕地面积迅速减少,由1989年的273亩骤降至1990年的123亩。1996年后,城市中产阶层的涌入,旅游业快速发展,耕地面积进一步萎缩,至2004年跌入低谷,为47亩。从实地勘测情况来看,村落近域范围内土地荒废现象严重,环绕聚落的梯田,或荒废、或新建接待餐厅、或改为停车场地,或种植易于打理的果树,连片种植的耕地置于距离聚落较远的山谷中。因此,近域耕地逐渐被道路、游览线路等旅游业用地蚕食,耕地与村庄间的距离不断拉大,传统“层层梯田绕村而设”的独特景观逐渐被旅游基础设施所替代。

爨底下菜地作为村民仅有的自留地,与平时生活密切相关,主要分布于住宅门口的道路两侧、村落周边的梯田中。但近年来,基于道路、游览线路、停车场地、土特产品销售点等基础设施的修建或扩建的原因,菜地被大量侵占。同时,传统均衡的养殖结构不断被打破,基于维护环境质量、满足城市中产阶层需求的目的,置于院落内外部的养殖空间于2011年彻底消失如表1所示。endprint

其次,农业空间不断异化。后生产主义时期,乡村空间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场所,农耕场景、菜园、建筑等田园风光成为乡村吸引城市中产阶层的核心和基础。基于此,爨底下耕地、菜地等乡村景观的典型代表和基本元素得以保留,但价值和功能发生异化,即除具有传统的生产功能外,游览观赏功能和景观价值凸显。

爨底下村农业空间的变迁如图2所示,耕地、菜地等农业空间不断退却和萎缩,家庭养殖空间被旅游接待所代替与填充。与此同时,基于城市中产阶层的需求取向,这些资源和空间又被作为乡村资本得以保留,并实现了价值的重新增殖,体现了乡村绅士化的本质特征。因而,爨底下农业空间退缩与异化并存。

(二)聚落空间不断资本化

据村志记载,村落选址和布局主要依据山、水、方位三大要素,整体呈严格的南北中轴线控制。村落沿中央山体分上下两层,上层村落体现着传统的社会地位;下层村落倾向于商品交易的经济属性。村落所有建筑在体量、外观形式等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院落内部遵循严格的宗教礼制,具有明显的中轴线以及严格的房间等级划分。

然而,随着绅士化的逐渐深入,村落中上层村落的社会功能彻底瓦解,下层村落成为旅游者参观游览、食宿餐饮的主要对象,经济职能凸显。村内建筑出现了现代仿古现代建筑,传统聚落中建筑风格、体量形态等的相似性被打破。村口成为停车场、公共卫生间、表演戏台等旅游服务设施集中地如图3所示,斋柏路和村内巷道已成为连接旅游者与景点、古院落的必经道路,村口以及景点附近成为旅游人流密集的区域,具有接待服务功能院落的扩建现象突出;村落上层村落由于交通巷道窄小,游客密度相对较小,院落原貌保持完好的四合院比较集中。斋柏路不断破碎化,除交通功能外,还被分割成若干经营场所,承担着销售土特产、沿街售卖、停车场等集散功能如图3所示。因而,爨底下聚落和建筑的经济工具属性凸显,利于旅游者参观游覽、交通便捷等的现代商业因素代替风水因素而成为影响聚落和建筑形式的关键因素和空间组织的基本准则,聚落空间成为乡村绅士化重塑的主要对象之一。

住屋和院落是聚落空间中最为典型的私有空间,其形成与发展是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外在表现。通过实地踏勘感知,爨底下院落空间及住屋结构已明显资本化,除部分需保护的四合院外,几乎所有私人院落及部分居住空间均已转化为可供参观游览及用餐的商业空间。在最大程度获取“地租差”的内在驱动机制下,村民利用门前空地自行建造餐厅、商店等拓展经营空间,或使用仿古材料修缮房屋的现象普遍存在,甚至传统意义上长幼尊卑的空间秩序被打破。因此,随着农业功能的衰退,在利润的无限驱动下,传统四合院的农业生产功能逐渐被经营功能所替代。

(三)村际空间不断竞合化

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基于血缘、地缘关系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单元,村落间地位相对平等,保持着平稳的发展局面。京西古道沿途村落或寺庙香火繁盛,或商旅驿站繁荣,或军事防卫坚守,或产业生产发展,村落间互通有无,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村落形态和文化积淀。但传统产业的“阻力”、城市化的“吸力”与旅游业发展的“引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促使村落间传统的平等地位发生较大变化。

首先,爨底下与周边村落存在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从交谈中得知,爨底下村所有村民都从事旅游接待服务,构建了产前、产中以及产后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条。其中,产前主要是从事旅游住宿接待服务的村民,在携程网、去哪儿网等提供住宿预定、产品宣传、菜品供应等服务;产中集中于门票销售、旅游接待、土特产品售卖等;产后主要涉及垃圾的集中处理。在这一链条中,不仅涉及本村村民,而且也包含周边村民。本村村民主要从事农家乐经营与接待,部分村民从事土特产品售卖。而农家乐所需蔬菜、肉类、果品等基本上从斋堂或周边村落采购,作为旅游纪念品的蜂蜜等土特产品也并非本村生产而是皆从邻村收购。与此同时,斋堂、清水、李家村、宋庄、黄峪村等周边村民从事土特产品售卖、门票销售、旅游运输、安保协调等工作。因此,基于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的产业链,村落与周边村落紧密相连,村际间相互合作,相互依存。

其次,爨底下与周边景点存在不同程度的竞争。京西古道沿途村落在文化习俗、生活方式、景观资源、农耕环境等方面存在极大的相似性,如爨底下村、韭园村、灵水村同为明清时期古民居,吸引物的极大相似性、地理毗邻性以及目标市场的同一性决定村落间必然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此外,尽管经过资源整合,爨柏景区包含了爨底下、双石头村、柏峪村、黄岭西村,村落资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在与旅游者交谈中得知,爨底下村的名声大于另外三个村庄,且建筑等资源特点更为突出,因而,对写生、摄影以及旅游者等城市中产阶层来说,一般都会选取爨底下作为停留中心,从而致使爨柏景区内部因争夺资源、土地以及目标市场等而存在一定利害冲突。

综上,随着城市中产阶层的介入,爨底下与周边村落间传统意义上的平等格局不断被打破,而基于旅游利益相关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逐渐成为平衡村际间关系的砝码。

四、结论

1. 耕地、菜地以及养殖等农业空间因旅游业发展而不断退缩甚至消失,农业空间的挤占显示了盈利和资本化的乡村绅士化本质。同时,为了满足城市绅士群体的需求,菜地、耕地等又被作为农耕资源得以保留,凸显了乡村绅士化过程中资源和空间价值增值的基本特征。

2. 传统的聚落空间以及住宅院落等居住空间逐渐向参观游览及住宿餐饮等生产空间转化,传统聚落建筑风格、体量及形态相似性被打破,院落空间结构和功能异化。聚落空间和院落空间不断资本化。endprint

3. 传统相互平等的村际关系转变为竞争对手、雇佣或合作关系,爨底下与周边村落关系呈竞合化发展趋向。

参考文献:

[1]Phillips M. Rural gentrification and the processes of class colonisation[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993,9(93).

[2]Parsons D J. Rural Gentrification: The Influence of Rural Settlement Planning Policies[M]. University of Sussex,1980.

[3]Thrift N. Manufacturing rural geography?[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987,3(01).

[4]Cloke P, Little J. The Rural State? Limits to Planning in Rural Society[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51.

[5]Cloke P, Phillips M, Thrift N. Class, colonisation and lifestyle strategies in Gower[J]. In M.Boyle,and K. Halfacree,editor, Migration to Rural Areas, London, England: Wiley.1998.

[6]Smith D P, Phillips D A. Socio-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of greentrified Pennine rurality[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1, 17(04).

[7]何深静,钱俊希,徐雨璇,等.快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绅士化的时空演变特征[J].地理学报,2012(08).

[8]Murdoch J. Middle-class territory? Some remarks on the use of class analysis in rural studies[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5,27(08).

[9]王鹏飞.论北京农村空间的商品化与城乡关系[J].地理学报,2013(12).

[10]张娟,王茂军.乡村紳士化进程中旅游型村落生活空间重塑特征研究——以北京爨底下村为例[J].人文地理, 2017(02).

[11]门头沟区档案史志局.川底下村志[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12]欧阳文.北方山地合院式民居空间特征研究——以北京川底下古村落为例[J].华中建筑,2002(03).

[13]普拉拉.张玫玫译.住屋形式与文化[M].境与象出版社,1979.

[14]徐健.京西门头沟古村落初探[J]. 北京规划建设,2015(06).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