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性与人文关怀

2017-09-08 10:41张瑞
检察风云 2017年17期
关键词:贫富差距包容性制度化

张瑞

在收入分配政策演变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效率与公平关系的不断博弈。效率,在曼昆看来是社会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而罗尔斯的正义原则表示社会经济方面的不平等必须以机会平等、最差境遇的人的状况在这一格局中比在其他可选择格局中得到更大程度的补偿作为前提。效率与公平作为抽象的经济学概念,笔者认为,二者及二者关系背后所体现的社会经济政策,可分别用经济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制度质量作为尺度衡量更为直观。在我国未来进一步推进系列收入分配改革、缩小贫富差距的实践中,经济理性与人文关怀理念的融合是制度改革与完善的重要前提。

进一步阐述所谓经济理性,笔者对其的社会政策含义定义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由政府及法律实现对私人产权的界定和保护,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实现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毋庸置疑,在经济理性的制度化价值理念下,人们凭借各自的能力,通过合理、公平的市场竞争实现个人价值、完成财富的累积。然而,众所周知,单凭理性的市场之手不仅无法解决贫困问题,更容易导致馬太效应。一味注重市场经济中那只看不见的手,一味尊崇经济理性这一制度化的价值观,脱离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裕理念的结合,必然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公,贫富差距的扩大。

所以说,尽管经济理性理念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正如樊纲教授所说,经济学发展最不能忽略的应是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是关乎人类的幸福与痛苦,是对人类自身的关怀。

这种人文关怀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社会主义以“人与社会”为出发点,相对资本主义以“资本、利润”为核心的制度优越性所在。它不是简单的政府干预市场,而是在市场起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下,政府不单单须致力于完善各项市场经济的制度规则和法律保障,通过税收分配政策等手段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养老医疗、公共教育等方面,加快建立和完善统一覆盖、高效运作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更应该鼓励充满人文关怀的包容性创新,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为金字塔底层的贫困人口提供支付得起、高质量、低成本、可持续和广覆盖的优质资源和产品。

人文关怀与经济理性这两种制度化的价值理念的融合亦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的体现。在平等、公平中注入合理(包括合理的合作、竞争),在效率中注入人道(完善包容性创新、实现包容性增长)。相信理性经济发展下的人文关怀,旨在一步步修正这种“效率先于公平”的偏差、解决贫富差距矛盾,实现可持续、更公平、更有效率的长远发展。

编辑:郑宾 393758162@qq.comendprint

猜你喜欢
贫富差距包容性制度化
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化建设
夜经济要有“包容性”
推动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Diversity:Driver of Innovation and Growth
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内涵及实施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中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几点思考
法治视野中的非制度化生存论析
资本占有量差异、收入机会不平等与财产性收入增长——基于扩大贫富差距的机制分析和实证检验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化规范化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
亚洲的崛起需要各国相互理解、尊重和支持 实现包容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