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金融业务创新与发展浅析

2017-09-08 14:44魏巍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發展技术创新

魏巍

摘要: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金融脱媒的加剧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都将小微金融作为重点业务领域进行了拓展,并形成了以城商行模式、股份制商业银行模式及互联网金融模式为代表的小微金融商业模式。为顺应行业发展要求,金融机构要转变观念,提升小微金融实力,抢抓行业发展先机,本文结合小微金融业务的特点、难点,简要分析金融机构在小微金融模式创新方面的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小微金融;技术;创新;發展

随着经济发展理念的改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国家重点支持领域的金融创新取得了许多突破,小微金融、民生金融等细分领域得到了较快地发展。 “十三五”时期金融创新重点,将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提到了“发展普惠金融”的高度,愈加引发了金融机构对小微金融业务领域的激烈争夺。

一、小微金融的概念及特点

小微金融主要是指专门向小型和微型企业及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可持续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因为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具有“短、小、频、急”的特点,其小额、短期、分散的特征更类似于零售贷款。所以,对资金流动性的要求很高。根据当前的情况分析来看,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都有开展小微信贷业务,但银行的审查过严,造成申请者众多,业务办下来很少的局面。相比于银行,新型互联网金融机构则更加灵活便捷,以P2P、小额贷款等为主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在开展小额信贷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利用自身更加灵活、便捷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中小企业及个人的欢迎。

二、小微金融业务的难点

近年来,政府层面出台各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大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需求,金融机构也积极采取措施、创新手段,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融资服务。然而,从现实来看,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仍远远得不到满足,小微金融业务仍存在以下难点:

(一)小微企业信息缺失

银行授信的基础条件是了解客户信息,信息了解越透彻,银行发放贷款的底气越足,管理风险的能力越强。但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最大问题就是信息不透明、有缺失,客户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难以辨认。

(二)小微企业信用缺失

绝大多数银行都只愿意给政府或者具有国有背景的企业发放贷款,而不愿意给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因为这个群体自身规模较小,很难提供合格的抵质押物,进而导致这个群体信用缺失,存在高违约率。

(三)小微企业担保机制尚不健全

银行利率过高,客户无法承受还款压力,小微企业申请意愿降低;银行利率过低,风险溢价无法覆盖信贷风险,银行放贷积极性不足。解决直到就是政府出面成立担保机构,为小微金融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担保。目前,我国相应的小微金融担保机制尚未建立,政府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的情况少之又少。

三、小微金融模式探索与创新

(一)阿里金融与信用评分技术

中国最早使用信用评分的是阿里巴巴的网上贷款平台, 2010年开始以小贷公司的名义发放贷款,在没有拿到银行牌照前叫阿里金融,主营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小额信贷。自2010年以来,该平台累计发放了5000亿元的贷款,而从2013年开始爆发性的增长。

1.阿里新型微贷技术核心

(1)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上客户积累的信用数据及行为数据,引入网络数据模型和在线视频资信调查模式,来开展信用评分和小额信贷业务;

(2)通过交叉检验技术辅以第三方验证确认客户信息的真实性;

(3)将客户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上的行为数据映射为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评价;

(4)向这些通常无法在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弱势群体批量发放“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小额贷款。

2.阿里新型微贷技术优势

(1)低成本。贷款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低,阿里巴巴网上贷款平台单笔贷款操作成本每笔降到1元的时候,一般商业银行的每笔贷款的操作成本仍不低于2000元。

(2)高效率。只要有数据且可信度比较高,阿里巴巴网上贷款平台基本上可以1秒钟内完成贷款审批决策。

(3)风险可控。阿里巴巴网上贷款平台信贷不良率非常低,B2B线下贷款部分不良贷款容忍率3%,线上1.2%-1.5%,整体不良贷款控制在2.2%-2.3%。未来大数据分析优势将集中在小微信贷领域。

(4)批量化处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大幅度简化了小微企业融资的环节,更能提供36524的全天候金融服务,使得同时向大批量的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成为现实。

(二) P2P与平台贷模式

1.中国的P2P模式

为什么阿里巴巴网上贷款平台能够把控风险,而大多数P2P平台全部没有这种风控能力?而且不仅是线上的P2P没有风控能力,包括我们线下的许多小额贷款公司如果没有合格的抵质押物作保证的话,风控能力也非常低。原因就是如果做抵质押贷款,你的客户是银行淘汰的客户,本身风险就很高,如果是纯信用贷款,风险不会因为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而不复存在。为什么网络平台会出问题?因为它未能解决信息不对称、失真等一系列问题,他们在对客户一无所知,而且面对的客户均具有较高风险的情况下,开展的小微信贷业务。

2.美国P2P模式

美国最大一个的P2P平台叫Lending Club,他的模式跟我们国内的P2P模式不一样,其实美国有大银行,有小型社区银行,还有很多类似富国银行专门开展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怎么还会给他们留有生存空间呢?这个是非常有意思的,其实未来大家不用对这个东西很恐慌,其实这个市场空间足够大,就看你的专业度,如果你的专业度足够高的话,就有生存的机会。

Lending Club作为一个互联网平台,如果借款人需要借款,就把相关信息告知该平台,平台就会找一家机构去帮他发债,它是一个集合债券,每一个借款人的规模是很小的,而且是短期的,Lending Club在里面收1%的服务费,通过专业的机构发债,投资人买这个债,另外监管机构会监管,监管什么样的机构可以做P2P,你的债券的违约率不能超过一定的比例,否则会被淘汰。Lending Club通过以下方式把控风险,兼顾投资人与借款人利益。投资人买的是债券,不是一个理财产品,该平台把要融资的企业打包发一个债,并对企业进行一个信用评级,评级高可能收益率就低一点,评级低一点的可能收益率就高一点,这个由投资人自行决定投资。监管机构严格监管使得总体的不良贷款率不会太高,如果评级低卖不出去,可以找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担保,但同时也会增加发债的成本,成本会转嫁给借款人,这就是美国的P2P模式。

其实银行也可以发放贷款,为什么这些人会到这里来借款?就是因为平台的资源匹配量变大之后,融资成本比较低,借款人发现在该平台融资要比在其他银行借款成本低,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进而导致业务量激增。

四、小微金融发展启示

与银行其他业务相比,小微金融业务的单个项目具有“授信金额小、贷款成本高”的特点,能否有效降低成本,是发展小微金融业务的关键所在。

当前,我国很多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估和审核标准还是以大中型企业相关指标为参照,这种无差异化的信贷管理模式,一方面导致大多数小微企业很难达到银行放贷标准,小微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较差,另一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小微企业发展特点,难以充分反映小微企业真实风险情况。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微金融业务,各商业银行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完全可以认真研究国内小微企业的风险特征,并借助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持续研发符合小微企业风险特征的风险模型和信用评分系统,为拓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提供技术保障。

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引入和创新批量开发模式,采用集中信贷审批手段,不断降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成本;并立足企业特点,通过量身打造信贷产品,满足小微企业个性化融资需求,特别是那些没有通用抵质押物的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最后,我国商业银行可充分借鉴国外银行的交叉营销模式,进一步加强物理渠道和电子渠道的协同建设和业务整合,提高精准营销和精细化管理水平,造就并不断扩大忠实的小微企业客户群体,为实现盈利的可持续增长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商业银行小微金融商业模式创新探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

[2]大数据时代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研究.当代经济,2016.

[3]经济调整期小微金融发展路径与创新.和讯网,2016.

[4]互联网金融真正目标是颠覆央行.财新周刊,2017.endprint

猜你喜欢
發展技术创新
遊記的形成與發展
中庸之道的傳承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