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分析及其风险防范策略

2017-09-08 06:43时小慧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风险防范策略企业

时小慧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近年来呈现迅猛的发展态势,这也带动了企业金融发展进程,这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这其中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本文将结合我国当前企业金融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探讨,针对企业可能遇见的风险,提出可行性的防范策略。

关键词:企业;金融经济效益;风险防范;策略

1.企业金融概述

在众多行业中,以金融商品作为主要经营内容的特殊行业便是金融业。执行业务时,企业应当取得相应的金融业务许可证,该项资质是由金融监管部门授予的。例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国有银行、信托公司、金融租赁以及财务等公司在执业时应当取得银行业务许可证。各类保险公司则需要取得保险业务许可证。此外,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及期货公司等则需要取得证券业务许可证。从金融业对市场发挥的作用来看,包括监督、反映、调节经济以及优化资金配置,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金融业无疑占据着主导地位,该行业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无论哪个国家,都对企业金融持有非常重视的态度。

2.企业金融的特点

企业与金融的结合体,便是企业金融。它的特点在于能够辐射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动态,特别是对降级制度变革等都有所涉及。将金融业与产业相结合,还具有高效、渗透性、优化组合、双向选择、互补等多种特点。从我国的发展形势来看,在当前的资本结合方式上,产融结合的方式是最有效的。但是不同的国家,资本结合的方式有所不同,这离不开国家制度及政策导向的差别。现阶段,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中产融结合的模式相对成熟,是经济行为中的典型代表国家。

3.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分析

3.1企业金融有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

当企业实现金融融合后,无论是企业的规模还是实力都会实现快速提升,最终朝着企业集团的产融结合方向发展。因此,企业金融可以帮助企业在同行业中提升竞争力,扩大自身影响力,帮助企业壮大队伍,进而提升整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这也有助于企业有效抵御风险。

3.2企业与金融实现协同效应

企业金融的实现,有助于银行及企业实现双赢。企業的金融部门与业务部门相互协作,实现各类资源共享,例如资金、人力、品牌、关系等,这也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将市场风险分散化,规模效益得到大幅提升,最终使企业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3.3有助于金融机构提升经营业绩

当实体产业资本与金融机构联合后,可以为金融机构增加资本金,这将有助于金融机构抵御不必要的风险,无形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多元化的投资行为,也将使金融机构不断完善自身的结构,其中包括产权结构以及法人治理结构,从经营业绩的角度讲,对金融机构是非常有利的。

3.4完善金融市场主题结构

企业金融在不断加快发展,金融业的准入限制也在逐步放开,金融结构中多种所有制形式得到大力支持,金融市场主体结构在不断完善。市场效率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发展中金融业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显著。不断进入的实体产业资本,使金融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金融业对自身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也得到进一步深化。

4.企业金融经济效益面临的风险分析

目前,我国的金融业正处于改革阶段,金融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当前我国的监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企业金融存在需要防范的风险。

4.1落入多元化经营陷阱

如果企业尚未具备多元化经营条件时,如果给予实行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势必会将有限的资金投资不同的行业,这样会给企业经营的核心业务带来损失,主要业务不精通,次要业务不强将成为这部分企业多元化经营带来的结果。对于金融行业来说,行业风险普遍较高,对于专业技术及监管工作都有更高的要求。此时如果企业盲目投资,盲目发展企业金融,只会给自身发展带来危害。

4.2加大企业财务杠杆风险

企业金融的建立使企业与金融机构间建立起密切的关系,这为企业在今后发展时打通了资金渠道,资产负债率也因此得到提高,但企业增加了财务方面的风向。基于此,高负债率本就是金融行业的特点,企业发展中所需资金大多来自于与企业联系密切的金融机构,这样一来,企业的财务风险也进一步加大,经营过程中企业面临的风险也在逐步增大。

4.3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加大

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本身经营过程中就具有高负债率的特点,该特点也决定了其经营特征带有高风险性。为了有效抵御风险,在日程经营过程中,金融机构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性和独立性。从实践中来看,金融机构要想做到这两点实属不易。这与企业金融化有直接关系,而现阶段金融机构很多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素养,企业自身利益也会对其发展带来影响。这样一来,金融机构的风险更加隐蔽且具有突发性。从经营本身的特点来看,金融机构自身的经营风险在不断加大。

4.4不正当关联交易的滋生,加大金融市场风险

企业金融化的发展,使很多企业与金融机构间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大多数企业属于实体产业,而金融机构则主要经营金融业务,企业与金融机构间不正当的内部交易进一步被放大,随之带来的关联交易隐藏风险也在逐步加大。有的金融机构甚至对企业实行无条件贷款或担保。这种不正当的关联交易会直接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更大的风险。

5.企业金融风险方法策略探讨

企业金融带来的影响有正面的经济效益,也有负面的风险,结合我国国情,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要采取策略及时解决,具体方法如下:

5.1不断完善市场融资体系及市场准入机制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金融市场应当随着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因此,应当建立直接融资市场体系的同时,要将间接融资市场体系建立地更加多元、完备,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因缺少融资渠道而导致企业金融的盲目性。endprint

在当前金融機构市场准入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门槛,让真正有实力的实体企业及金融机构进入市场,这些企业较有实力,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可以从源头上对投资主体质量给予保证,防止因企业金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因此,可以将金融股东资格审查不断强化,并对实体企业的资本实力进行严格审核,对公司内部建设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强化,这些环节都是保证企业金融质量的重要因素。

5.2建立金融机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

首先,要保证金融机构的董事、监事独立性,可以增加执行董事和独立董事,让他们在具体工作中相互制衡、互相监督。其次,建立类别股东表决机制。为了防止股东滥用权力,建立该项机制能够将股东类别划分为控股和非控股两类股东,并在此基础上将表决制度完善。同时还应当设定表决比例及适用范围。有效实施此项制度,可以给非控股的股东以话语权,以此来制衡控股股东的权力,给他们赋予一定的约束力,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金融机构能够更公平、更科学的提出经营决策。

5.3建立对外信息披露机制及专家委员会

对外信息披露机制的建立和完备,可以使金融机构在市场的监督管理下,这样可以防止企业金融出现异化行为。披露经营中的各项指标,便于市场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这些披露的指标包括盈利能力、资金充足率、发展速度、偿债能力、资产质量等多方面的业务经营信息。在披露信息中还应当包括风险管理的政策、战略、公司结构等重要信息。通常情况下,这些信息披露的内容还应当根据不同的信息内容及性质区别对待。

此外,在金融机构内部,还应当建立专家委员会,独立监督管理金融机构。还可以聘请在国际上具有权威水平的专家、学者担任专家委员会成员,对内建立相应的决策制约机制,对外监督控制建立控制机制,包括对经营中相对重大的政策、管理风险、任命员工。分配薪酬等内容,以此来保证企业的决策具有有效性和科学性。

5.4建立监管信息系统

为强化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措施,作为监管部门应当建立并完善信息系统。通过该项系统,企业中有关金融领域的共享将及时被监管部门发现,并对此采取密切的关注,根据系统提供的信息,有效判断企业是否符合相应的资格。如果发现不符合资格,监管部门可以尽早提出预警,暂缓企业进入或拒绝企业进入。对于符合相应资格的企业,在进入金融业后,监管部门可以通过系统实时捕捉金企业金融的信息及布局,对布局中涉及的企业关联人进行有效识别,特别是能够准确识别最终控制人,判断该关联人或控制人的影响力如何,通过他们的行为对交易水平及规模进行判断,对于发现的问题,尽早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企业金融产生风险。

参考文献:

[1]袁辉.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及其风险防范策略研究[J].新经济,2015(11)

[2]田莉.企业金融经济效益及其风险防范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19)

[3]徐志宏.当前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风险及防范策略[J].金融论坛,2014(01)

[4]陈学中,袁林三,李同宁,李光红.企业投资风险的度量预测方法和防范策略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2016(02)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险防范策略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