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德人性中的善恶思想

2017-09-09 15:08侯道娟
商情 2017年27期
关键词:禀赋动物性本性

侯道娟

摘要:康德人性中的包含着善恶两种取向,向善的禀赋有,人的动物性禀赋,人的人格性禀赋,恶的倾向有人自身人心灵的不纯正性本性的脆弱性、人心灵的不纯正性。

关键词:康德 善 恶

康德在基于历史上对于人性要么善、要么恶的争论,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认为道德上或是善的,或是恶的,不存在既善又恶的道德上的事情,人们根据自己内心的道德法则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什么是善的和什么是恶的。而人的本性中必然存在着一种向善的原初禀赋思想,这是由人类的共同属性决定的,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人天生就是善的,因为善还需与实践的行为相关,采纳普遍的道德法则才能为善。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动物性禀赋、人性的禀赋和人格性的禀赋。

一、人性中的向善禀赋

(一)人的动物性禀赋

康德所讲的人的动物性禀赋,就是指人纯然作为动物而具有的自然性属性,简单的说来,就是人完全作为一个自然的人,而没有理性,也不要求理性,具有自爱、自我保护的名目。表现在首先是保全自我。就是人作为一个动物的物性存在,要保存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包括衣食住行都要很好地处理,使自己处于一种主要身体上的完善性,以更好地作为人心灵上的载体。其次是性本能。人在保全自我的条件下,除了满足生理的需要外,还必须繁衍后代,形成一个族类,更好地保全自我和让人类延续下去。再次是社会本能。即人必须和他人共同生活的属性,并与他人相交往。按常识可以知道,一个人或者是一个生物要想存活下来,或是已经存活下来都必须有一定的共同生活的族类。这种动物性的禀赋是一种自然性的禀赋,自然一方面是天真无知,另一方面是粗野性。所以康德认为:“在这种禀赋上,可以嫁接各种各样的恶习(但这些恶习却不是以这种禀赋为根源,自动地从中滋生出来的),这些恶习可以叫做本性粗野的恶习”。

而人的动物性的禀赋为什么具有一种原初的向善禀赋性呢?从人本身而言,它也是一个自然的动物性实体,属于自然实体的范畴。自然实体依靠本能而生活,本能的东西是无所谓善恶的。就人来说,一定程度上的保全自我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人这个具有理性精神的实体保存;性本能的实施满足了人作为生命体的性需要,同时也繁衍了后代;社会的本能的践行使得人类得以存活而互敬互爱,也不致于导致敵对的状态。这些本能本身就具有向善的禀赋性,只是这些本能在极度地违背了自然的目的,才会导致许多的恶习,如暴殄天物和荒淫放荡。

(二)人的本性禀赋

人的本性的禀赋是相对于人的动物性而言被赋予了一定理性的性质,即人也是自然的,但具有一定的理性要求,体现为一种自爱的名目。这种自爱性不完全等同于理性,处于一种半理性的状态,在行为时,只有与他人相比才能判定自己的不幸的还是幸福的。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有这种自爱产生出的这种偏好,即在其他人的看法中获得一种价值,而且最初仅仅是平等的价值,即不允许任何人对自己占优势,总是担忧其他人会追求这种优势,最终由此产生出一种不正当的欲求,要为自己谋求其他人的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出许多争强好胜的恶习来,有时甚至会导致极大的恶习,而这些恶习并非以本性为根源,并从中滋长出来的,是由于担心其他人对自己的有害性而使我们产生出恶习来预防,所以它从自然本性的角度来讲是具有善的倾向的。超越于自爱的最大恶劣性就是一种魔鬼般的恶习,如忘恩负义和幸灾乐祸等。

而这种人的本性禀赋为什么具有一种原初的善,在康德看来,人的本性禀赋属于一种自爱的名目,并不是自私的名义,赋有了一定理性的含义和意识。人依人的自爱性判断自己的行为不能完全明白自己是否真的具有价值性,而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才能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幸福还是不幸福。这种禀赋就具有原初的向善性,因为一个行为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加以改进自己以实现自己的幸福,弥补了自己的缺陷。只是在对这种禀赋的过度运用才会导致许多嫉妒贤能、争强好胜,忘恩负义、幸灾乐祸的恶习。

(三)人的人格性禀赋

人格作为人的一个重要的也是本质性的属性,在康德看来,“人格性禀赋就是一种易于接受对道德法则的敬重,把道德法则当做任性的自身充分的动机的素质”。即人本性中的人格性禀赋具有接受道德法则的敬重并把道德法则当作自身的动机来加以追求。这种人格性的禀赋就纯然对道德法则的敬重性而言,它可以表述为在自由的任性下把道德法则纳入自己的专责时的一种道德情感,这种情感就赋予善性。“善的特性一般与自由任性的任何特性一样,都是某种只能获得的东西。但尽管如此,要使它可能,就必须有一种禀赋存在于我们的本性中,在这种禀赋上绝对不能嫁接任何恶的东西”。因此,人格性的禀赋存在于人的本性中,使得人具有遵从道德法则的潜质,使行为赋有善性和道德的价值。这样,人格性的禀赋就赋有原初的绝对向善性特质,因为属于人的人格性能够接受并把道德法则当作自身充分的动机,还能够对道德法则以纯然的理性敬重,产生出一种道德情感,以这种道德情感去对道德法则的纯然敬重,就不会做出违背道德法则的事情,使得人的行为具有纯粹的善性而赋有道德价值。

综合人性向善的原初禀赋,我们可以看出人的动物性禀赋不以理性为根据,而遵循的是人的自然属性,属于一种自然的善性;人的本性禀赋具有半理性的功能,系属于其他理性的动机而非自身理性的动机,具有比较善的特质;人格性禀赋以理性为根据,自身就是实践和立法的,属于完全或纯粹的善性。它们都属于人的感性及理性的可能性,不但具有消极意义上的善,而且也具有向善的根源性。在实践中,人们虽然可以使用前两种禀赋,但人是一个自由的存在者,却不能根除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所以,人本身就具有向善的禀赋性,当与任性相结合时也会产生恶。

二、人性中的为恶倾向

(一)人自身本性的脆弱性

人作为一个自然的存在者,当然也会被赋予许多感性的因素,人们总是会尽可能地避免束缚,简单地满足于感性的需求而不愿意约束自己,体现在人往往是随性而生活,常常因为疏忽和漠视导致了许多不该发生的行为的产生。因而,这就赋予了一种恶的性质,总是有一种违背道德法则的倾向。虽然善的法则从普遍的意义上或是从客观上是具有普遍的道德价值的,但在人们的心中,在主观的思维里,却对于善的法则的遵从体现出一种软弱性,因为遵从善的法则需要他们违背一些主观的偏好。endprint

人往往为了自己的感性偏好,而不愿意运用理性的力量或道德的力量去战胜外在感性的影响,从而就具有违背道德法则的倾向性,使自己的行为不具有道德价值,这就是人的本性的脆弱性表现。

(二)人心灵的不纯正性

康德认为,人作为一个感性的存在者,本身是不够神圣的,当人们在实践中依照自己的准则行事时,把自己的准则看做出于道德的法则,这当然是纯正的,但人们往往在做一件事时,并非完全使自己的准则与道德法则一致,而是包含着许多做事的动机。并不是仅把法则当作自身充分的动机,很多的情况下只是合乎义务或者是合乎法則而行动。例如许多人在看到一个受伤的人的时候,很多的人并不是为了救人而救人,出于道德法则而行动,而是为了被人说成是同情心和怜悯心的缺乏而做出了,只是合乎义务的行动而言,并非真正出于义务而行动。在现实中,还表现在人们做事也并不是为了做事而做事,或者说以做事本身为目的,而是在做事的同时也包含着其他的目的,像公司职员的日夜操劳,可能并不是为了一定要把事情本身做好,而更多的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和升职。这就是人心的不纯正性。

(三)人心的恶劣性

人心的恶劣也就是人心的败坏,是人的任性对准则的一种否定性倾向。这主要是由于人还不够理性,常常把一些非道德的动机置于道德法则之上,将道德法则的动机与其他的动机颠倒过来,甚至有一个是故意为恶的倾向。虽然有时把道德的动机倒置,并没有触犯法律的基础性,但在人心里却是在道德的意念里败坏了。例如在现实的生活中,在面对一些无辜的人时,有些人往往不采取同情之心,而是将其内心的道德法则进行一个倒置,凭自己的任性对无辜的人进行加害,但无论加害的程度如何,在人心里已经将道德法则颠倒。

总体上看来,人的本性中是否具有这三种趋恶的倾向呢?在康德看来,这三种倾向与人性交织在一起而成为了人的固有属性。其原因在于,“任何倾向都要么是自然的,即它属于作为自然存在者的人的任性;要么是道德上的,即它属于作为道德存在者的人的任性”。第一种情况下,人作为一种物性,自然的实体性,其本身不存在道德上任何恶的倾向,只是一种自然的倾向性,说人的物性就具有恶这会产生认识上的矛盾,恶应该自由的任性中,也就是道德上才存有。第二种情况下,人在自由任性的角度下,道德上赋予了恶,即道德上的恶必定是出于自由,“一种趋恶的倾向只能附着于任性的道德能力”。所以,人不可避免地生于社会中,被赋予自由的任性,存在着对于法则的一种遵从或违背,而恶的倾向就存在于人自由里,而人的恶是否具有天生性和存在的根源性,这就进入了康德对于人天生是恶的和恶的根源性的探究。

参考文献:

[1]李秋林主编.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项目: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一般项目“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德性生成新探”(GZY201628-YK)的阶段性成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禀赋动物性本性
人的动物性与植物性
人的动物性与植物性
老鼠和松鼠
从《黄帝内经》“治病必求于本”探讨禀赋与病机关系
要素禀赋论的局限:个体与企业家才能缺位
浅析大学生人文情怀教育培养方法的研究基础
一种改善学生学习品质的价值取向新模型
羊质虎皮
本性最美
康德论根本恶和心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