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到”易主,生存仍是最大难题

2017-09-09 04:34张兴军
中国经济信息 2017年14期
关键词:首汽约车滴滴

张兴军

在诸多力量的“围剿”之下,兵临城下的乐视最终还是无奈地选择了退出。而韬蕴资本能否使其起死回生,还是未知之数。

6月28日,“易到”对外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近日变更控股股东,乐视不再作为“易到”控股股东,原管理团队继续负责“易到”的管理、运营等事务。而据业内人士透露,此次占70%股权的乐视退出可能是彻底和全部退出。

挥别“易到”

事实上,早在“易到”创始人周航公开发表声明称“乐视对‘易到挪用资金13亿”,进而引爆“易到”资金链危机之时,就曾经尝试引入新的大股东来解决“易到”的危机,但被乐视强烈拒绝。数月之后,当乐视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严重缺钱问题并未缓解之后,卖楼、卖股则成了乐视断臂求生的无奈抉择。

20个月,乐视与“易到”的联姻,过程如同历劫一般,结果却难说尽如人意。时间回到2015年10月,彼时乐视的掌舵人贾跃亭意气风发,乐视汽车高调起航。乐视控股今日发布公告,宣布乐视汽车已正式签署对“易到”用车的股权投资协议。交易完成后,乐视汽车获得“易到”用车70%的股权,成为“易到”用车的控股股东。

出行市场无疑是最大的“风口”之一。滴滴与快的合并之阳谋,让风口之中的所有人感受到了危机。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意气风发的贾跃亭和焦急中的周航一拍即合。在业内人士看来,乐视的上市公司体系能够给后者带来资金的优势,从而捍卫自身作为出行市场第一个玩家的地位,构建自身的护城河。然而时过境迁,“易到”在竞争对手的围剿之下蒙眼狂奔,资金缺口日益放大,供需矛盾渐趋积累,最终才导致了司机讨薪、乘客背离的尴尬局面。

出行市场时下已经不似往日红火,滴滴出行虽然估值仍旧高企,但泡沫现象已然初现。在专车新政之下,准入资格愈发严格,司机热情逐渐退却,用户也逐渐回归传统出租车需求,市场再度回到打车难、打车贵的时代。近日,包括以作家六六为代表的声音,纷纷质疑滴滴模式,并将“垄断”“暴利”的指责加之于身。

縱观出行市场的当下,有限的几个玩家仍然在探索前路。滴滴出行、神州优车、首汽约车和“易到”这数家幸存者,凭借出行市场本身已经很难盈利。尤其是刚被甩手的“易到”,其最核心的资产只剩下磕磕绊绊才拿下的“牌照”,其最终价值集合还尚待市场检验。可以想见的是,“易到”重生还需输血,十几亿的资金缺口,已经早受重伤的“易到”品牌,重新消费者之中立起口碑可谓难上加难。

烫手山芋

与乐视沾边儿的公司,几乎没有一个最终圆满。从酷派到“易到”,命运如出一辙。当度过短短的蜜月期之后,乐视刚刚画好的大饼便已经冷却,留给后来加入的投资者的,也只能是残羹冷炙。这也注定乐视手中的“易到”股权卖不上高价。

乐视缺钱并不是什么秘密,吊诡的是乐视从不承认缺钱。非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占款、拆借的糊涂账,直到孙宏斌对乐视输血之后才理出了大概。乐视的资金缺口,远比想象中要大。

可以想象,过去两个多月时间里乐视以及“易到”所处的资金煎熬之困。融创投入了60亿以上的资金,也没有彻底解决乐视的资金危机,而银行等金融机构亦纷纷停贷观望更加剧了乐视体系的回旋余地。

“易到”缺钱,这在其疯狂补贴与充返之时就已埋下伏笔。所谓的乐视生态不仅没能使“易到”在与滴滴等对手的竞争中立于不败,反倒使其坠入深渊。如果说周航自曝家丑式揭露“乐视占款与“易到”缺钱”只是开始,那么后续乐视全线资金链危机的爆发,则将“易到”的危机推向了高潮。

在此期间,乐视及其控制的“易到”管理层则选择了一拖再拖、一瞒再瞒,来搪塞用户与司机始终不承认自身缺钱。今年4月时,“易到”官方曾表示融资取得突破性进展,提现问题将在5月得到彻底解决。而5月时,司机们再度被放鸽子,“易到”的出尔反尔甚至引来了大批司机在公司门前静坐,还惊动了公安部门。随后,“易到”于5月31日再次承诺,提现问题将在6月29日全面开放线上提现。时间刚至,“易到”易主的消息也随之传来。

实际上,不管是平安还是首汽约车一会儿是最近刚刚暴露出的一家颇为低调的私募基金。乐事从e到出局已经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从花费数10亿元,占股70%到如今以5亿美元的价格,近乎全部的转让股份。乐视对于“易到”的投资控股到如今的退出,只能说是止损。刨除乐视真金白银的投资,以及当初的硬件补贴。再加上乐视拆借,融资所花费的高昂利息,乐视在e到身上可以说是打了一场大败仗。

接盘侠成色

尽管乐视并未公布谁将最终成为“易到”的控股股东,但“易到”的“接盘侠”还是逐渐被坐实。此前,媒体曾言之凿凿地称,平安或首汽约车以5亿美元的代价获得了“易到”67%左右的控股权,乐视仅象征性地保留较小比例股份。甚至有消息称,首汽约车在收购“易到”股份之后,其平台的资源以及账户余额将直接转入首汽约车,“易到”品牌将不予保留。

虽然传闻四起,但可信度并不高,直到一家名为“韬蕴资本”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出现,乐视的接盘侠才接近坐实。据媒体披露,目前乐视与“韬蕴资本”之间已经草签协议,只是“流程还没走完”所以未公布详细信息。而来自韬蕴资本合伙人常惠芳也未予否认,表示“一切以官方信息为准”。

那么,“韬蕴资本”究竟何方神圣?据媒体披露,这家基金的总部位于北京,主做金融等领域的股权投资和产业投资,并且与乐视之间颇有渊源。公开信息显示,早在2014年8月乐视网公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时,就曾出现过该基金的身影。除此之外,韬蕴资本还参与了乐视体育、乐视汽车、乐视手机、乐视影业等乐视非上市体系公司的股权融资。

韬蕴资本还曾和乐视一起投资过互联网金融平台“懒财网”。但这家基金连官网都没有,无法确知更进一步的详细信息。

工商信息显示,韬蕴资本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温晓东,经营范围包括:项目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投资咨询。股东有4位:分别为刘欣蕊、闫玮、温晓东、卢广辉。

这家低调的基金过去的经历难以佐证其具有让“易到”起死回生的能力,尤其是其与乐视的渊源,甚至让媒体质疑其有“左手倒右手”之嫌。

难题未解

解决司机端的兑付之后,“易到”还面临着用户存量充值的巨大缺口。据估计,趴在“易到”账户中的充值数以十亿元计。“易到”司机与公司之间的矛盾频发,虽然暂时掩盖了这方面的矛盾,而当司机兑付问题解决之后,“易到”还面临着如何“给用户一个交代”的现实窘境。有分析人士甚至指称,如果用户方面对“易到”要求退款或发起诉讼的话,对于“易到”而言亦可以称是难以承受之重,而如果进一步引起政府及主管部门干预的话,“易到”的网约车拍照或将得而复失。

对于接盘者而言,花费了被外界认为远远超出品牌本身价值的资金收购乐视所持股份令外界充满质疑。而下一步,如何整合“易到”的用户资源和制定后续的发展战略都是突出的难题。

一位长期跟踪“易到”问题的资深媒体人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分析,“易到”最好的结局是卖给类似平安这样的大财团,一方面后续的输血可以保障,另一方面,其自身的生态能够将“易到”既有的用户数据资源激活,从而产生价值。如果最终“易到”的控股权落到没有任何生态资源的股东手中,可能会步入死棋的境地。

在听说“易到”资金问题得到缓解之后,一些用户已经开始尝试用“易到”进行约车。但多数乘客反馈“一车难求”。经历了数月的资金困扰之后,“易到”的品牌形象已经大打折扣,其在司机与乘客中间的形象,更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修复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首汽约车滴滴
“滴滴”上的叮咛
首汽约车针对不同用户收不同费用
二号站的No.1之路
滴滴断臂求生?
“厉害了,我的国”之滴滴打车
共享经济下网约车规制问题的思考
规制理论视野下网约车行业的再定位
资源共享
滴滴Uber 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