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与时代价值

2017-09-10 15:10刘超群
西江文艺 2017年15期
关键词:时代价值马克思

【摘要】:马克思异化思想是科学的理论,是马克思在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批判以往研究理论,创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异化思想.馬克思的异化思想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有特殊地位和作用,无论是在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方面,还是在理论发展层面,都具有很大的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思想;时代价值

一、马克思异化思想的产生背景

(一)社会历史背景

18世纪的德国以基督教为精神支柱,普鲁士国家意识形态方面的统治者是神学。马克思青年时代的德国处于相对落后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统治之下,宗教是人们全部社会政治生活,19世纪的德国在欧洲是一个比较落后的国家,长期以来,神学是普鲁士国家意识形态方面的统治者,因此,德国从封建专制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特别困难。德意志民族向来是一个富有哲学思辨传统的民族,1840年前后,大多数黑格尔左派的人认为要建立理性的国家,就必须批判宗教,反对教会,主张“批判宗教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负威尔兄弟、赫斯、海涅、费尔巴哈等对宗教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和斗争,指出宗教是鸦片、酒精、形醉剂等。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青年马克思成为鲍威尔领导的博士俱乐部的一名成员,并与青年黑格尔派其他成员一起,投入了对宗教的批判。

(二)家庭及地域影响

每个人对外界的理会和认识,刚开始都来源于原生家庭的影响。马克思在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市一个犹太家庭出生,宗教家庭背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对宗教的看法。作为具备千余年基督教信仰传统的德国人,从小马克思就信仰宗教的确是情理之中的事。马克思的出身使他一出生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犹太教徒,1824年,6岁的马克思转信基督教。马克思生活的家庭是一个充满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家庭,他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当地一位非常受人尊重的律师,爱好古典文学和哲学,见多识广,特别推崇启蒙思想家莱辛、伏尔泰、卢梭等,这使他在政治和宗教信仰上都具有自由主义倾向,并促使他最终改信基督教,这在当时不仅是一种宗教解放行为,而且更是一种“文明进步”行为。

(三)法国唯物主义和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

马克思关于宗教问题的学说和理论思想渊流和理论来源极为广泛,狭义地说,主要是指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19世纪前半叶德国古典哲学宗教批判的研究成果。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问题的重要理论来源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无神论思想,这些无神论思想对马克思青年时代世界观的转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他的宗教批判精神和他的无神论思想倾向,尤其是他的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宗教理沦的重要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内容-异化论

宗教一词,译自西文“Religion”,“Religion”出自拉丁文,其意思是:“人同神的联系”或“敬神”。宗教在《牛津词典》意思是“人类对一种不可见的超人力量之承认,这力量控制着人类的命运,人类对它绝对服从、敬畏与崇拜”。《宗教百科全书》对宗教的解释是:“宗教是一套信念与仪式的系统,涉及上帝、神或超越凡俗的力量。宗教信仰表现在礼仪形式与信徒生活仪式两方面。”由此可见,西方语言的“宗教”是:人类对超自然力量、对神、对上帝的崇拜、服从和敬畏;其行为具体表现在人民的生活方式,并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仪式和礼仪形式。

“异化”一词译自希腊文,意为分离、疏远、陌生化。马丁·路德于1522年翻译圣经时从希腊文《新约全书》移植到新高地德语中的,用来意指疏远上帝、不信神、无知。黑格尔是第一个把异化真正提升为一个哲学慨念来运用,来描述“绝对精神”的外化,但是他仍是在该词固有的基本含义上、在外化和分离的意义上来使用它的。费尔巴哈第一次赋予异化这样的引申的哲学含义:由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不仅同主体自身相脱离开来,变成主体的异在,而且反客为主,反转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费尔巴哈认为,宗教的隐秘就在于此:“人使他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然后,又使自己成为这个对象化了的、转化成为主体、人格的本质的对象。”②

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宗教批判功绩:上帝是人本质的“自我异化”即人先把自己的本质异化出去,然后再把它尊奉为神,向他顶礼膜拜。马克思首先认为现实宗教是一种异化宗教。在基督教的世界里,“人被降低为动物”,人没有自我,只有对上帝、天国的依赖。马克思指出,宗教不只是人心灵渴望的场所,也是心灵避难的场所,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感觉”。按此观点,宗教是人与自身相分离的结果,是“非人”或“异化的人”的精神世界,即是说,只要有异化的人存在,异化的宗教就必然存在。它为苦难者、被异化者提供心灵药剂,一种自我麻痹的精神陶醉品。

三、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时代价值

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念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和指导的马克思宗教思想形成了其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与态度,它既是我们在当代中国社会正确认识宗教问题的理论的指南,又是我们在当代中国社会正确处理宗教现实问题的总和。马克思的宗教思想无论是在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发展层面,还是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现实问题。我国正处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制度并不完善,需要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宗教思想系统地、科学地论述了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的根源及宗教的消亡等内容,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现阶段以及以后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现实借鉴。面对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新的宗教问题,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与处理它,不断克服其不利条件,而且要充分发挥宗教文化中的有力条件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第二,有利于更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和谐社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我们必须以马克思宗教理论为理论原则与行动指南,把马克思的宗教理论与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进行有机结合,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主动积极地引导宗教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们要以马克思的宗教思想为指导,辩证地看待宗教文化的多样性特征,来引导与利用宗教的这些积极作用,不断促使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充分发挥宗教文化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马克思的宗教思想对于我们不断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去探求真理、消除偏见与迷茫,对于我们树立起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实事求是,奋勇向前,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第三,有利于充分調动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民群众创造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认为,历史的主体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是广大的劳动群众,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由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所创造。马克思宗教思想的让人们从虚幻的宗教中走出来,回到现实世界,调动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候才,阮青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选介》[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5.

[2]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商务印书馆.1984.

[3]卓新平,唐晓峰主编《论马克思的异化思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吕大吉,高师宁著《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刘超群(1994-),男,汉族,山东菏泽市人,哲学硕士,单位: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哲学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17级研究生。

猜你喜欢
时代价值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马克思妙计催书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
习近平廉政思想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时代价值、核心思想与哲学意蕴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