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列报改革及国际趋同之研究

2017-09-10 07:22王垚翔
环球市场 2017年13期
关键词:国际趋同列报财务报表

摘要:财务报表列报改革是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过程中一直是倍受争议的话题之一。财务报表列报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不符合经济发展的部分,我们应通过一定的途径将其改进。IASB和FASB联合发布的《财务报表列报初步意见》关于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修改方案变化太大,我国应予以高度关注。本文通过财务报表列报目标及对国际趋同的分析,给予了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国际趋同的措施,希望对该准则的研究起到点滴作用。

关键词:财务报表;列报;改革;国际趋同;研究

我国现行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虽然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但对于国际准则趋同,仍然需要谨慎对待。我国财政部于2009年9月2日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根据当前的局势变化,提出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安排[1]。对于财务报表列报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改革项目。

一.财务报表列报目标

财务报表反应企业的经营状况,给予企业领导者及上级主管部门一系列的管理信息。对于企业领导者的决策起到经济发析、对比、成果展示的作用。作为财务报表列报应满足以下目标:其一,内聚性目标。财务报表对于企业主体的活动起到一定的描绘作用,反映主体活动的内在一致,也就是内聚性的财务图像。财务报表列报可以清晰地将报表间的有关项目表现出来,将实现报表间的相互补充。其二,财务报表信息的细分目标。财务报表的信息应采用相似的方式进行细分,并对未来现金流量的数量、时间安排及不确定性给予充分的表达。其三,流动性和财务弹性目标。财务报表信息之于使用者来说,是一种工具。可以用来评价企业主体的流动性和财务弹性。对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风险预知能力、投资能力等均应有明确表现[2]。财务报表的列报目标清晰明确,那么对于财务报表的国际趋同已有明确的方向,对于财务报表列报的国际趋同研究也更近了一步。

二.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与国际趋同分析

财务报表列报的改革,有利于提高财务报表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管理者提供了更清晰的财务信息。但针对于我国财务报表列报的特点,有必要进行趋同成本及效益的分析,使财务报表列报国际趋同可以获益最大化。

1.列报国际趋同成本分析

财务报表列报的国际趋同成本主要包括学习成本和执行成本。学习成本可以理解为各有关方面为更好地适应和遵从新准则而发生的成本。首先,包含會计准则制定机构学习国际新准则、对我国现行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差异分析、制定国际趋同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等所发生的成本。其次,会计信息提供者对于新的国际趋同准则的相关操作规范進行学习、对于新旧准则的差异进行调节会计信息的成本。再次,会计信息需求者也就是管理者,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必须对新的趋同准则有足够的了解,因此也同样需要对新准则付出相应的成本进行学习和领会。执行成本则是根据制度的变迁而进行相应的账务调节而发生的成本。包括人员培训成本、企业转换成本、财税部门连锁成本等。

2.列报国际趋同效益分析

任何事情的改革都是根椐效益来进行的,只有产生相应的效益且大于将要发生的成本,才有改革的动力和必要。财务报表列报的改革也不例外,因此,对于财务报表列报国际趋同效益的分析尤其重要。首先,改革后的财务报表将更好的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图像。在财务状况表中对于资产或负债的分类,会计主体采用同样的方法在全面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中列示出来,使企业的价值创造业务与价值创造结果更好地连接起来,有助于企业未来价值创造能力进行分析,给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了更多、更有利的财务信息[3]。其次,改革后的财务报表有利于管理者进行管理决策。财务状况表将改变以往以要素为基础进行分类的方式,而以功能为分类基础进行替代,从而使得到的财务信息更加明确、更加具体,使报表使用者进一步提炼需要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决策。

三.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与国际趋同建议

我国的财务报表列报改革应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即在肯定现行财务报表列报准则的前提下,针对某些方面适时进行一系列改革。其一,我国引入“财务状况表”代替“资产负债表”,意义在于改变资产负债表静态表现企业资产、负债的状况,利用财务状况表可以更加生动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有利于管理者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经济决策。其二,贴近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改革实施细则。在以往的财务报表中,过于细分的信息给报表使用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弱化了报表的可比性的同时,加大了外部审计的难度等。既然提出了财务报表的国际趋同思路,则有必要适应本国实际情况的前提下,进行细致的实施细则的制定。其三,综合收益项目的列报会涉及到公允价值的计量,完善的资本市场会简化公允价值的取得,从而使其他综合收益列报的成本大大降低。由此可见,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的建设、优化资本市场发展环境、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尤其重要。其四,对于财务人员专业培训及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尤其是对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会计人员应有正确的认识,能进行正确的处理[3]。

综上所述,财务报表列报的国际趋同是拉近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有效途径。作为管理者应把握时机积极参与制定国际会计准则,并争取在国际会计准则中体现更多的本国特色,以减少本国制度变迁的成本,加速财务报表列报国际趋同进程。

参考文献:

[1]奚雅媚.财务报表列报准则国际趋同研究[J].经济论坛,2010(5):171-172.

[2]万洋.财务报表列报改革及国际趋同刍议[J].经济师,2012(7):15-16.

[3]黄晔,梁飞媛.国际财务报表列报改革的重要进展与评价[J].财会研究,2014(8):27-28.

作者简介:

王垚翔(1995-),男,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族:汉?学历:在读本科,学校: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财经系,专业:会计学?

猜你喜欢
国际趋同列报财务报表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研究
财政部解读2018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有关问题
企业财务报告列报改革研究
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表信息质量的影响
会计文化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思考
浅议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案例教学方法探讨
公允价值变动、列报位置与高管薪酬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