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自然的方式与动物相处

2017-09-11 14:13文方心
中华环境 2017年7期
关键词:福利狐狸小女孩

文方心

以最自然的方式与动物相处

文方心

人的感受不应成为动物的行动指南。只有当人类活动充分尊重动物的福利时,才是真正的保护,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电影《狐狸与孩子》宣传海报

《狐狸与孩子》是一部情节简单却能触动人心的影片。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女孩与一只狐狸相处的故事,简单得几乎不能再简单;论特效,也许只有片头的字幕勉强算得上;论人物演技,影片的主角除了那只狐狸只有一个十岁的长着雀斑的小姑娘,演技似乎根本谈不上。但就是这样一部简单的片子,却能让人静静地观赏九十分钟,而每个看完电影的人,都会在心底感受到一点触动。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一片秋日阳光照耀下的山坡,山坡上有一只奔跑着的漂亮狐狸。推着自行车的小女孩在森林中遇到了这只狐狸,从此森林对于小女孩有了特别的意义:因为那只狐狸,森林变得更加迷人。一开始,小狐狸看见小女孩便仓皇地逃跑,这是森林中的动物遇见人类的正常反应。为了接近小狐狸,小女孩省下了面包给小狐狸吃,并为小狐狸驱走了狼群。终于,小姑娘成了小狐狸可以信任的朋友。

如果影片的故事结束在这里,也许这部片子就没有那么触动人心。事实上,后半段的故事也许才是这部影片的精华所在。在赢得小狐狸的信任后,小女孩试图将小狐狸驯养起来,她用自己的围巾为它打扮,用一根绳子拴住它。可小女孩却没想过,小狐狸是否真正喜欢她的爱护方式。她以为自己已经驯服了这只狐狸,但是她错了,狐狸拼命挣扎,终于咬断绳子夺路而逃。

不久之后,小狐狸又来到小女孩的家门口找她,小女孩开心地领它参观自己的房间。她坚持地把它带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跟它玩捉迷藏,但小狐狸在密闭的房间里却越来越烦躁,它感觉自己落进了陷阱,在她的房间里四处乱撞,最后找到了房间的唯一出口,不顾生死地撞破玻璃窗跳了出去。

每回看到这里,笔者都会想起另一部也是以人和动物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狼图腾》。陈阵豢养的小狼也正像这部影片中小女孩追逐的小狐狸。小狼可以接受陈阵递来的食物,可以偶尔跟他一起玩耍,但当它感到自己的自由被剥夺的时候,还是选择了以死抗争。草原上的知青们和电影中住在森林里的小女孩一样,他们都对动物的美有着发自心底的爱,但同样的,当这种爱化为占有欲时,结局都不能如人所愿。

电影《狼图腾》宣传海报

人的感受不应成为动物的行动指南。2007年初,德国修订《动物保护法》时,就着重强调了保护动物的尊严。该法规定:每个与动物打交道的人必须仁慈地对待动物,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物质条件;必须考虑动物的苦乐和生存状态,尽量给予动物适合它们需要的喂养和照顾;必须尊重动物的基本尊严,否则就是虐待。

动物和人类一样有着基本生存需要和高层次的心理需要, 这两方面都与环境有关,动物与其环境协调一致的健康状态被定义为动物福利。当下,国内外很多著名的野生动物保护组织都在倡导“动物福利”,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理念便是要抛弃以人的福利为前提来衡量动物福利的做法。

通常国际上通行的动物福利包含5项权利:即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享有生活无恐惧、悲伤感的自由;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

这些权利都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同时考虑着动物的需求。只有当人类活动充分尊重动物的福利时,才是真正的保护,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其实,《狐狸与孩子》这部影片探讨的不止是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对于很多动物而言,人类哪怕再喜欢也很难占有它;对于整个大自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需要保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同时也应警惕以保护为名的独占和破坏,就像当初被水泥抹平的那段最美的野长城。

爱护自然、尊重自然,以最自然的方式与动物相处、与环境共处,也许才是我们走向未来和谐家园的最好的路。

猜你喜欢
福利狐狸小女孩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可爱的小女孩
爱掐人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
爱哭的小女孩
狐狸和猫
狐狸
Take Away Pizza ?
狐狸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