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前在美国杀妻,11年后在中国受审
——中美共破跨国杀妻案始末

2017-09-11 14:21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7年29期
关键词:李波命案工作组

11年前在美国杀妻,11年后在中国受审
——中美共破跨国杀妻案始末

11年前,犯罪嫌疑人李波在美国洛杉矶杀妻抛尸,案发4年后逃回中国,命案悬而未决。案发在美国,嫌疑人在中国且是中国公民,中国不可能将嫌疑人引渡给美国。美国警方又无法直接到中国逮捕凶犯,如何将嫌疑人绳之以法,成为摆在中美警方面前的一道共同难题。面对难度极大的跨国命案,中美警方是如何合作,成功破案的?

11年前洛杉矶命案,尸体藏湖中垃圾桶

2006年12月24日,平安夜晚上的7点半,美国洛杉矶惠蒂尔公园湖心隐隐约约漂浮着一个垃圾桶。

此时,正在享受着欢乐时光的洛杉矶市民们完全不会想到,就是漂浮在湖心内的这个垃圾桶,居然会引出一桩命案,并由此还开启了中美警方刑事司法协作的破冰之旅。

由于垃圾桶位于湖中央,公园管理人员一时无法打捞上来,直至2007年1月9日垃圾桶漂浮到岸边。透过绳索捆绑的缝隙,公园管理人员看到桶内竟是一具尸体,立刻报案。

洛杉矶警方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进行打捞、勘察和取证。但由于洛杉矶的地理纬度较低,冬季平均温度仍在10度左右,加之湖水灌进桶内,尸体已经腐烂,无法辨识。

2007年1月19日,洛杉矶警方通过相关技术成功提取到了尸体的指纹,确认死者系中国公民高某(女,殁年26岁,江苏省扬州市人)。

高某,2002年与丈夫李波通过工作签证来到美国,李波当时是在餐馆当厨师。当面对妻子的尸体时,李波表现得伤心欲绝,他向警方反映,2006年12月13日下午,妻子送友人去机场后就再也没回来。

李波的讲述与美国警方查明的高某最后一天的活动去向是完全一致。而这一天,事后被证实正是高某的死亡日期。

此后,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洛杉矶警方展开大量调查。围绕死者生前的活动,多次走访了生前同事、夫妻双方亲友等等,嫌疑人被一个个排除,警方虽对李波有所怀疑,但始终没有获得更为直接的证据。

转眼间3年过去了,这桩命案像一块石头一样压在当时负责这起案件的美国警官布赖恩的心头,即将面临退休的布赖恩不想在警察生涯的最后时刻留下任何的遗憾。

时间又到了2010年,案件竟然又有了些眉目。这是这一年的1月份,李波因为在美国北加利福尼亚州实施盗窃被抓捕,其生物检材与现场物证一致,有杀人重大嫌疑。

陈年命案有了新的线索,这让布赖恩十分惊喜。为了完善证据,他想到死者高某的家乡进一步取证。

2013年12月,一封由洛杉矶警局发出的协助请求,经过中国驻美大使馆,送到公安部刑侦局有关负责人的案头。

“尽全力配合美国警方取证,早日还死者一个公道!”这位中国负责人要求。

2013年12月10日上午,负责该案的美国警察布赖恩和艾米在江苏省、扬州市和江都区三级公安机关的配合下,来到了死者的家乡邵伯镇向高某的父母展开细致询问。

经过仔细询问,布赖恩发现,李波在很多关键问题上向美国警方撒了谎。

经进一步工作,美国警方指控犯罪嫌疑人李波在2006年12月13日至24日期间,在洛杉矶违反美国《刑法典》,犯谋杀罪和强奸罪两项重罪。

2014年7月16日,美国加州高等法院对犯罪嫌疑人李波发出了逮捕令。案件算是有了进展,布赖恩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调查发现,李波早已于2010年5月回到中国。

众所周知,按照中国《引渡法》,由于李波系中国公民,中国不可能将李波引渡给美国。美国警方又无法直接到中国逮捕凶犯,破案进度再度受阻。

想到上次在中国取证时,中国警方给予的全力配合,布赖恩恢复了信心。

时隔半年,公安部又收到一封来自美国警方请求移交案件的协作办案函。

赴美受案,一场无先例可循的挑战

凶案现场在美国,犯罪嫌疑人在中国,如何开展进一步侦查,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成为摆在中美两国警方面前的一道共同的难题。

凶案有国界,正义无国界,司法有国界,合作无国界。经过中美双方的反复协商,2014年,美国警方将案件移交给中方办理,后又经公安部和省市公安机关指定,扬州市江都区公安局负责具体侦办此案。

“美国警方将本案移交我国办理,具有重大司法合作意义,务必要将此案办成铁案,办成精品案,要经得起历史和法律的检验!”当时的中国公安部给出了这样的指令。

时间刻不容缓!2014年10月19日,公安部刑侦局带领江苏三级公安机关民警一行8人踏上了赴美受案的旅程。此时距离命案发生已近8年。

而当时摆在中方专案组面前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算上往返在美只有7天不到时间,且不说命案时间跨度长,凶案第一现场尚不确定,就司法协作而言,中美两国的证据规则、庭审制度差异也相当大,而刑事司法合作更是没有先例可循。

因此,就在抵达洛杉矶的当晚,中方工作组没有来得及休息,也没有顾得上调整时差带来的不适,一下飞机就来到我驻洛杉矶领事馆,报告拟在美开展工作计划,请求协调美警方,以确保取证工作顺利进行。

时间必须争分夺秒地省着用,为了提高效率,工作组人员分头进

行。

随即,一组前往抛尸现场惠蒂尔公园和20分钟车程之外的死者生前租住地实地查看,详细了解有关地理环境的位置关系,并开车多次往返两地之间,以验证犯罪嫌疑人的路径和可行性。在美国警方的帮助下,一批重要的作案物证被运回国内。

另一组人员连夜翻译美方提供的证据材料,及时对关键证据进行研究评估。为了保证相关证据符合我国的证据规则要求,工作组又对关键证据向美警方提出补充要求,为后面的刑事诉讼工作打好基础。

在汇总各组的采集工作后,工作组再次分成了3个小组分别审核证人证言笔录、鉴定结论等法律文书、痕迹物证获取情况等,并听取工作组检察官对调取案件证据工作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夯实调查取证工作。

在整个案件的整理过程中,中美证据规则的差异给协作中带来的“难度”“繁琐”,对于布赖恩和艾米来说,也是头一遭经历。但是想到即将到来的正义,想到自己在中方取证时给予的极大便利,美国警官也主动地加班加点,帮忙补充材料。

首次赴美办案,中国工作组的收获可谓是“重量级”的。其中,不仅有近300页的文字资料,20多张光盘和10多件物证等,还有美国警察沉甸甸的工作热情和司法责任。

负隅顽抗37天后,交代作案真相

7天的赴美之旅工作量是巨大的,但成效也颇丰。但这也仅仅是中方工作组受理洛城命案的一个开端,大量繁琐而细致的翻译、查证、分析、核对等工作随即在江苏、扬州、江都三级公安机关紧锣密鼓地展开。

2014年10月26日,中方工作组回到国内的第二天,刑侦和法制等精干警力就都汇集到江都,搭起了专门的侦办工作班子,开展后续的工作。

完成案卷材料翻译工作是当务之急。美方移交的所有证据材料均为英文,而且专业性极强,阅卷难度大。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专案组聘请具有英语二级笔译资格的机构和人员,加班加点全面翻译,翻译人员在碰到专业词汇时急需与警方沟通。

为了确保翻译的质量,同时节约时间,侦查人员与翻译人员便同吃同住,通过反复商量、字斟句酌,并请教江苏省公安厅刑侦技术专家。

半年之后,一份300多页15万余字的中文材料出笼。

不过,翻译也仅仅是证据由英文转化为中文的第一步。

按照我国刑法,美方提供的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和调查笔录等,仅能够指向李波有重大杀人嫌疑,但是认定依据不够充分,案件侦办难度依然很大。因此,如何将美方采集的证据,转化成符合中国法律要求的合法证据,是工作组最为费时、也最为关键的一步。

为此,办案机关组织办案骨干,详细审阅了案卷材料,在熟悉掌握美方工作情况和全案证据情况后,又提出了一些证据转化、采信等工作中不可回避的具体问题,并重点研究解决了证据来源合法性、证据转化等问题,还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这些工作为专案组下一步侦办案件提供了具体的“路线图”。

根据部署,外围调查证据锁链一旦形成,即可着手抓捕。此后,专案组密切侦控李波行动,连续跟踪守候了多日。

2015年9月9日,在扬州市邗江区一小区门前,李波终于束手就擒。

据了解,李波此前已多次被美国警方讯问,但一直没有交代犯罪事实,在美国警方将高某尸体发还后,一段时间李波以为尸体没了,证据就没了,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了。

在这期间,李波还再次结婚,并有了孩子。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在美国杀妻9年多后,到最后栽在中国警察手上。

虽然具备较强的抗审能力,但在扬州市公安局预审专家强大的政策攻心和一系列证据面前,经过37天负隅顽抗,李波最终败下阵来。

据李波交代,2002年他们夫妻两人以工作签证的身份来到洛杉矶,两人为着梦想努力打拼。后来高某学英语、考驾照,想留美创业,越来越看不惯安于现状、不求上进的李波。此后,双方不断发生争吵,高某还多次扬言要离婚,导致矛盾不断升级。就在2006年12月13日的下午,两人一言不合发生争吵,李波盛怒之下,将高某杀害,后抛尸。

铁证如山,再加上犯罪嫌疑人李波的口供,中美双方所有的证据都进一步坐实了。2015年10月15日,经扬州市江都区人民检察院批准,江都警方依法对李波执行逮捕。

再赴美调查取证,完善证据成就铁案

案件至此,尚未终结。依据我国法律,虽然犯罪嫌疑人已到案,但是作案现场和知情人均在美国,仍需赴美开展调查取证。

2016年1月17日,经中方驻美警务联络官和美国警方、检方协商,为中方专案组开辟办案的绿色通道。

当时,离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只剩21天,时间紧、任务重,加上跨国办案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中方专案组抵达洛杉矶后,连夜召开警官小组会议,一行9人分为现场勘查组、证人访问组、物证收集组分头开展工作。

第二天,也即美国时间的2016年1月17日,洛杉矶警察局听了中方人员用一年多时间基本完成了美方证据的转化,并成功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还获取了认罪供述的介绍后,警局里顿时一片沸腾,全体警员起立、鼓掌,向中国的警察同行表达了敬意和谢意。他们表示,此次将全力协助开展调查取证。

惠蒂尔公园湖边,在美国警员的陪同下,工作组复勘了凶案第一现场、抛尸地点及抛尸路线;经数日查找,警方又找到了其他重要证据。

之后,工作组又开展3次侦查实验,查明了李波客观上具备杀人抛尸的时间和运送尸体的工具等作案条件,全面印证了李波口供中交代的一些作案细节,起到了查明案情、补强证据和排除合理怀疑的作用。

洛杉矶县田普市(音)警局,在美国警方的主持下,多名关键证人来到了现场,逐人制作笔录,核实相关证据材料,完善全案证据锁链。

为适应中国法律的有关规定,美方组织参加办案的布赖恩、艾米等警员逐项签字确认所有的移交证据,提供了法医、毒化、DNA鉴定机构和人员的30多份资质证书,完成了中方对于证据转化采信的要求,为此后案件诉讼奠定扎实基础。

中方工作组在美期间,洛杉矶县谋杀案调查局负责此案的高级警官斯蒂夫,直接指挥3名警员全程配合中方,有两个晚上和一个休息日都连续加班,以确保中方如期完成任务。中方工作组每次将租用的车辆停在路边时,斯蒂夫都会将他的名片放到挡风玻璃处。他说,这表明是美国警察使用的车辆,以保证安全。

“这起案件在中国开庭的时候,我一定要来中国法庭参加旁听。”斯蒂夫说。

9天的赴美取证很快结束,此行中方工作组不仅收获了丰富的证据材料,更种下了中美警察的深厚友谊。

公安部刑侦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与美国警察在组织领导、勤务指挥、法律体系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在打击跨国境犯罪特别是在侦办杀人等严重暴力的案件中,双方认识一致、协同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中美双方进一步深化跨国警务合作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2017年5月4日上午9点,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随着审判长“带被告人李波到庭”的一声令下,11年前在美国杀妻逃回中国的被告人李波在两名法警的押解下接受法院审判。

当天参加庭审的旁听人员说:“情、理、法交融的公诉意见是这次庭审的亮点。”因为情理法交融且剖析透彻,李波在庭审中多次落泪,当庭承认自己所犯罪行,言辞恳切。

在太平洋的另一端——美国洛杉矶司法部门也对此案高度关注,专门派出该案的主办检察官、洛杉矶郡检察长办公室特别助理利萨·库恩和洛杉矶郡高等法院法官肖恩·库恩赶到中国参加庭审旁听。

而未能亲手抓到李波、且因此案而延迟退休的警官布赖恩获悉此消息后,难掩激动,他兴奋地说:“这是我退休前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当天的庭审到11时30分结束,法院并没有当庭宣判。

跨国命案办理难度极大。此案事关中国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办理结果不仅考验中国政府和公安机关维护海外华人华侨人身权益的信心和能力,更事关两国警务合作的未来。

而赴美接受此案件以来,中国警方以严而又严、实而又实的工作态度,克服司法制度的障碍,在美国警方的通力合作下,重勘案发现场,组织侦查实验,成功转化证据,完善证据锁链等,都表现得十分出色。

当时旁听庭审的美国检察官利萨·库恩,也对中国司法机关顺利突破口供、严谨的证据展示和激烈的法庭论辩等大加赞许。

这桩长达11年的跨国杀妻案的侦查终结,成功跨越了横亘在中美两国警方面前的一道鸿沟,被业内人士誉为“中美刑事司法协作的典范”。

(《现代快报》2017.5.4、《人民日报》2017.5.9等)

猜你喜欢
李波命案工作组
肖幼率工作组赴戴家湖涵指导抢险
风从哪里来
32个工作组印迹 >
FIFA解散反种族歧视工作组
盘山公路局的命案
篮球赛
马术
足球赛
投毒凶手
“命案不能错”当为司法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