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科举并非全以理学为宗

2017-09-11 09:05张献忠
百家讲坛(蓝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八股文阳明心书坊

◎张献忠

明代科举并非全以理学为宗

◎张献忠

明朝建立后,程朱理学被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不过,洪武、建文年间,虽然科举考试首场的七篇经义文章严格限定在四书五经范围内,但并未规定必须以程朱理学为宗,程朱传注仅是参考之一。此外,当时八股文尚未定型,对文章形式上的要求不太严格。故此,士子答题时仍有一些发挥余地。

永乐年间,为强化思想控制,朝廷组织编纂《四书大全》《五经大全》和《性理大全》,并颁示全国,规定答题时以程朱理学的注释为准则,且须“代古人语气为之”。这进一步钳制了读书人的思想,剥夺了士人自由思考的权利。

正德、嘉靖年间,随着阳明心学的兴起,程朱理学的独尊地位开始受到挑战。王阳明汲取了老庄和佛教的心性论思想,提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说。他广收门徒,力倡讲学,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信徒,而且使阳明心学迅速传播开来。阳明心学不仅在普通士人中广为流传,而且在南北两京的官僚队伍中也有很多信徒。徐阶、李春芳等士大夫崇信阳明心学,在京师力倡讲学,不仅进一步扩大了阳明心学的影响,而且使之逐渐被官学和科举接纳,跻身于主流意识形态。

嘉靖、隆庆年间,阳明心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影响已超过程朱理学。隆庆二年(1568年)会试,李春芳担任主考官,其所作程文就以王学解经,并将《庄子》之言入文。此外,唐宋派对科举考试有重要影响,其成员不仅大都推崇和信奉阳明心学,而且将心学思想融入八股文和策论中。

万历年间,商业出版较为发达,坊刻举业用书大量涌入图书市场。士子大都以书坊所刊时文(即应试的文章)竞相传诵,“经传注疏不复假目”。很多文社的主要活动就是互相切磋八股文技艺,书商由此看到商机,与文社合作,将其征文予以刊刻。相较于官刻的程文墨卷,书坊在编纂和刊刻举业用书时,大都能够接受新的思想,这一方面是因为书坊主受王学左派特别是李贽、袁宏道等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吸引读者,扩大销量。在新思潮的影响和坊刻书的浸淫下,士子之中流行求新、求奇、求异、求趣的风气,禅宗、老庄以及其他诸子的思想渗透到科举考试中,这无疑是对程朱理学的重创。

晚明科举考试中的“离经叛道”,引起了部分士人的忧虑。天启、崇祯年间,无论在思想界还是科举考试中,都出现了回归程朱的趋势。复社与书商合作编纂刊刻举业用书,实际上旨在复兴程朱理学。但是,这并不能挽救程朱理学的地位,反而打破“文统在上”、造成“文章之权始在下”的局面。

综上,明代科举考试以程朱理学为宗的时代很短,而且主要是在正德以前。正德以后,特别是嘉靖、隆庆年间,阳明心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超越了程朱理学。万历至明末,科举考试的指导思想更趋多元化,以致出现“离经叛道”现象。

编 辑 / 子 玉

猜你喜欢
八股文阳明心书坊
书坊与名士:万历年间戏曲评点兴起的双驱
大数据视域下阳明心学主题挖掘及作者发现研究
阳明心学的现代性意蕴
“阳明心学”是宁波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思想源泉
传记书坊
传记书坊
“人类智慧与共同命运”首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猴年贺岁
猴年贺岁
建阳 建阳区在书坊乡开办中专班老区群众自家门口拿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