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烂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

2017-09-11 10:16张丽君
河北医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糜烂性萎缩性胃镜

吕 栋, 张丽君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糜烂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

吕 栋, 张丽君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 214000)

目的:对糜烂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经我院胃镜检查确诊为糜烂性胃炎的60例患者,均行病理学检查,对胃镜下表现及诊断结果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了解两种方法对糜烂性胃炎诊断的一致性。结果:60例患者胃镜下分级情况:I级19例,Ⅱ级24例,Ⅲ级17例;分型情况:隆起型21例,平坦型39例。病理检查结果显示,6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粘膜慢性炎症,其中40例伴活动性炎症表现;26例可见肠上皮化生;23例见腺体萎缩,数目减少或消失;5例不典型增生。共48例检出幽门螺旋菌,HP检出率为80.00%。胃镜检查诊断为糜烂性胃炎的60例患者中,有45例经病理诊断为糜烂性胃炎,两种方法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为75.00%;糜烂性胃炎的内镜下分级与病理胃炎程度关系密切,病理胃炎严重程度随着内镜下疣症分级的增加而增加。结论:糜烂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高,但仍有差异,两者结合可提升糜烂性胃炎确诊率。

糜烂性胃炎; 胃 镜; 病理诊断

糜烂性胃炎(Erosive Gastritis Protuberans,EGP)又称为疣状胃炎,内镜分型主要为扁平糜烂型胃炎和隆起糜烂型胃炎。糜烂性胃炎严重危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近年来,胃镜检查技术发展成熟,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检出率有所提升。临床研究指出[1],对照分析糜烂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表现,可进一步提升糜烂性胃炎确诊率,本文将以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我院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糜烂性胃炎的胃镜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8~85岁,平均(41.23±5.23)岁。临床症状:中、上腹隐痛或胀痛,持续或间歇发作,伴或不伴腹胀、嗳气、反酸、呕血、黑便等症状。排除胃癌患者、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心肝肾功能衰竭患者以及风湿性疾病患者。入选病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1.2 检查方法:准备olympus HQ-290型电子胃镜,空腹检查,于病变部位采取2~5块标本,并行胃粘膜活检。全部病例由2位医师对诊断结果进行判定,了解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及数目。

1.3 HP检测:应用组织切片Warthy-Starry银染色法为全部病例行幽门螺旋菌(HP)检测。

1.4 治疗方法:积极为患者治疗原发病,视患者病情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应用高频电凝或激光为小动脉出血者进行胃镜下止血,应用冰盐水为弥漫性胃粘膜出血者洗胃。

1.5 病理评价指标:参照悉尼系统直观模拟评分法对糜烂性胃炎进行评价,分级为0~3级。

1.6 分析指标:对胃镜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了解两种方法对糜烂性胃炎诊断的一致性。

2 结 果

2.1 内镜检查所见

2.1.1 病变分级与分型:60例患者胃镜下分级情况:I级19例,Ⅱ级24例,Ⅲ级17例;分型情况:隆起型21例,平坦型39例,详见表1和表2。

表1 60例患者病变分级情况统计

表2 60例患者病变分型情况统计

2.1.2 伴随疾病:内镜检查结果显示,60例病例中,21例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占35.00%),6例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占10.00%),5例合并胃溃疡(占8.33%)。

2.2 病理检查所见: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纳入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胃粘膜慢性炎症,其中40例(占66.67%)伴活动性炎症表现(如粘膜上皮脱落糜烂、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炎性渗出、变性坏死等);26例(占43.33%)可见肠上皮化生;23例(占38.33%)见腺体萎缩,数目减少或消失;5例(占8.06%)不典型增生。

2.3 入选病例HP感染检出率:60例患者中,共48例检出幽门螺旋菌,HP检出率为80.00%。

2.4 胃镜诊断及病理诊断符合率:胃镜检查诊断为糜烂性胃炎的60例患者中,有45例经病理诊断为糜烂性胃炎,两种方法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为75.00%。

2.5 内镜分级与病理胃炎程度比较:内镜检查经病理诊断为糜烂性胃炎的45例患者中,Ⅰ级14例,Ⅱ级19例,Ⅲ级12例。45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分级不同,病理诊断时其炎性反应程度及糜烂程度也会发生变化,详见表3。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提示内镜分级与病理分级两者有明显相关性(H=8.15,P=0.012)。

表3 内镜分级与病理胃炎程度情况统计

3 讨 论

糜烂性胃炎的病灶位置表浅,一般不超过粘膜肌层[2],近年来,胃镜检查技术发展成熟,临床医务人员对糜烂性胃炎的认识有所提高,使得糜烂性胃炎的临床检出率有所提升。

本研究纳入的60例病例均行内镜检查,胃镜下分级显示Ⅰ级19例,Ⅱ级24例,Ⅲ级17例,发病部位多见于胃窦部,且多数患者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主要为扁平糜烂型胃炎和隆起糜烂型胃炎,本次内镜检查结果显示,隆起型21例,平坦型39例。正常状态下,内镜检查可见胃粘膜上皮为柱状形态[3],糜烂性胃炎患者可见立方形或四方形状态,并有脱落,粘膜层可见多发局灶性出血坏死;可见毛细血管充血,严重时毛细血管处有血栓形成;腺颈周围可见中性粒细胞群聚集,呈现小脓肿。

本次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纳入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胃粘膜慢性炎症,其中40例伴活动性炎症;26例可见肠上皮化生;23例见腺体萎缩;5例不典型增生。糜烂性胃炎患者可见淋巴滤泡增生、中性粒细胞浸润等病变,且多数患者合并有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认为这是多种因素(如胃内环境紊乱、免疫反应、HP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少文献指出[4,5],内镜在糜烂性胃炎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活检时分别采取糜烂部和隆起部的标本,可提升胃镜诊断准确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胃镜检查诊断为糜烂性胃炎的60例患者中,有45例经病理诊断为糜烂性胃炎,两种方法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为75.00%,近似于相关报道[6]。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糜烂性胃炎的内镜下分级与病理胃炎程度关系密切,病理胃炎严重程度随着内镜下疣状分级的增加而增加,但该现象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有待于更多学者进行深一步的研究。

关于糜烂性胃炎的病因,临床尚未完全明确。不少学者认为[7],HP感染与糜烂性胃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Rosa Ferreira[8]观察了68例糜烂性胃炎的HP感染情况,结果显示,HP检出率高达97%,且HP检出率随着糜烂程度的加重而增加。本次研究中,60例患者HP检出率为80.00%。有学者认为[9],糜烂性胃炎时HP感染及其诱发的免疫作用下,引起的以胃粘膜增殖型病变为主的慢性炎症。也有报道指出[10],糜烂性胃炎患者伴有酸相关性疾病,给予抑酸治疗可对临床症状起到缓解作用,促进糜烂愈合。本研究结果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例占35.00%,间接提示糜烂性胃炎与胃酸有着一定的关系。

[1] 胡静,刘润,张莉,等.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4,9(14):2144~2146.

[2] 徐斌,黄玉凯,周进.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4,10(9):1388~1390.

[3] Benedetto Mangiavillano,Nico Pagano,Todd H Baron. Outcome of stenting in biliary and pancreatic benign and malignant diseases:A comprehensive review[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5,14(30):9038~9054.

[4] 武现生,郑振松.胃镜联合腹腔镜微创下治疗胃间质瘤效果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4):570~572.

[5] 宁磊.生长抑素对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致老年急性出血糜烂性胃炎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1(19):5548~5550.

[6] David Friedel,Rani Modayil,Shahzad Iqbal. 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for achalasia: An American perspective[J].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2013,12(9):420~427.

[7] 邱晓娣,潘翔珍,梁群英,等.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临床病理诊断对比研究[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17(11):1954~1957.

[8] Rosa Ferreira,Rui Loureiro,Nuno Nunes. Role of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in the management of benign biliary strictures: what's new[J].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2016,1(4):220~231.

[9] 封静,汪波.电子胃镜下诊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与病理诊断的对照分析与特异性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4):144~146.

[10] 蒋海兵,刘鹏,盘利莉,王建华.消化性溃疡胃镜检查结果临床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9(4):60~62.

江苏省卫生厅资助基金项目,(编号:20130102365)

1006-6233(2017)08-1386-03

A

10.3969/j.issn.1006-6233.2017.08.044

猜你喜欢
糜烂性萎缩性胃镜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糜烂性胃炎怎么治?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兰索拉唑对Hp引起糜烂性胃炎患者Th1/Th2漂移的影响
60例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糜烂性食管反流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