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杏事

2017-09-12 07:00王宗富张建华
中国老区建设 2017年11期
关键词:杏园客商鬼子

□王宗富 张建华

老年王丙兰。

小埠子村的麦黄杏远近闻名

江苏省东海县经济开发区南辰北区的小埠子村,抗战时属于苏鲁两省交界的滨海抗日根据地。

那时,小埠子村栽植一种俗称泥蛋子的黄杏。每到夏季麦收的时候,正是黄杏成熟的季节。由于这种杏夹杂着一股麦香,当地人又把它叫麦黄杏。

麦黄杏肉质细腻,十分有名。每年不等麦黄杏成熟,海州、板浦一代的客商便提前来到小埠子村预定,生怕到时候没有货源。

村里有个叫王丙兰的农妇,果园里有几十棵杏树。她家出产的麦黄杏,每年都给家中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

一枝动,百枝摇。王丙兰家的黄杏带活了一村的黄杏。

贩杏客商的担心

1941年夏麦黄杏成熟的季节,一支八路军部队来到了小埠子村。

那些衣着朴素的八路军官兵,每次路过杏园的外面,瞅瞅、闻闻,便大步走过。虽然有些杏枝挂满果实探出了墙外,状似泥蛋子的麦黄杏也格外喜人,却没有一个官兵伸手摘个杏子尝尝。

到了麦黄杏收获的日子,海州、板浦的客商又来到村里,他们担心从没有见过面的八路军会在生意上找麻烦。一位收购麦黄杏的客商在装车时,让人把一大筐麦黄杏抬到了村里的八路军连部,叫当官的尝尝。

不一会,一个姓刘的大个子连长和两个战士把一筐麦黄杏又抬了回来。

有个客商以为八路军嫌给的杏少,赶紧陪着笑脸对刘连长说,这兵荒马乱的年月,做生意不容易,如果有得罪长官的地方,还望宽大为怀,给予方便。

刘连长回答:“八路军在这里开辟敌后根据地,是为了打鬼子。我们不能随便吃你们的杏子,也不能随便吃老百姓的东西,这是八路军的规矩。你们也算我们的客人,我们也有责任保护你们。村东南十几里地远的磨山,时常有小股土匪出没。俗话说不怕一万,单怕万一,你们何时返回,可以通知我们一声,我们安排人员护送你们通过那里。”

客商们听后非常高兴。他们凑了8块银元送到了连部,说是给八路军的辛苦钱。

刘连长笑着说:“你们搞错了。八路军不是镖行,在根据地内保证你们的安全是我们的责任,怎么能收钱呢?”

客商们在八路军的保护下随运送麦黄杏的马车高高兴兴地上了路。

16岁的小八路想起了家乡的杏

连部通信员李二虎看到小埠子村的麦黄杏,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老家吕梁山的黄杏。乡愁缠绵,想着想着,这个只有16岁的小八路竟然哭了起来。

刘连长问明了情况劝说道:“咱山西好吃的东西多着呢,杏大、梨脆、枣甜,等打跑了鬼子,咱一起回老家,到时候吃个饱、吃个醉。”几句话把李二虎逗乐了。

刘连长自己拿钱买了几斤麦黄杏,让李二虎放开肚皮吃。李二虎说:“说我想吃,其实你也想吃。你不吃,我就不吃。”刘连长只得陪着李二虎吃了几个麦黄杏。

王丙兰以杏换药拥军

冬去春来,转眼进入了1942年的夏天。眼看到了麦黄杏收获的季节,那些客商却没有出现。

这是怎么回事呢?村里的群众找到王丙兰打听。

王丙兰胸有成竹,只说了一句话:“放心吧,他们肯定来!”

过了几天,客商们的马车果真来到了村里。往年,马车进村时是空车,而这次来车上却拉了很多东西。

王丙兰请刘连长派人帮着卸货。人们这才发现,随车运来的货物全是药品,有成盒的,有成箱的,有成袋的 ……

王丙兰弄这么多药品干什么呢?

原来,王丙兰春节前随抗日政府到八路军一一五师后方医院和老四团卫生所去慰问伤病员,充分感受了抗日根据地群众的拥军热情。她看到,有人给八路军送去了鸡鸭鹅蛋,有人送去了大枣核桃,有人带去了各种蔬菜,有人带去了小米高粱。

王丙兰家当年的杏林,如今已变成村庄。

王丙兰在医院得知,由于敌人对根据地进行封锁,八路军医院药品奇缺。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有的轻伤员得不到及时救治,有的重伤员牺牲在病床上。

春节期间,王丙兰反复琢磨着一件事:自家杏园每年都收很多的麦黄杏,如果用黄杏去为八路军医院置换药品,家里虽然没有了收入,但可以给部队帮个大忙。

王丙兰知道,来小埠子村收购麦黄杏的客商,大都是见过世面的城里人,他们应该知道哪里卖药。

王丙兰暗中与客商们取得了联系,提出以优惠的价格将麦黄杏置换成药品。

客商们惊诧不已,他们纷纷问王丙兰:大娘,你要那么多药品干什么?鬼子对药品管制可是很严啊!

王丙兰对客商说:“我把麦黄杏换成药品,是送给那些打鬼子的八路军。你们想一想,部队缺医少药,怎么救治那些伤员啊?八路军出生入死打鬼子,负伤了却没有药品可用,我们应该为抗日出点力。”

王丙兰的话感动了客商们。一位客商直截了当地说:“大娘,我们敬重您的人品。虽然我们买药、运药的风险很大,但您说得在理,我们愿意帮你这个忙。”

客商们和王丙兰一起研究了买药、运药的具体细节。当时,日伪当局严格管制药品,想多买药或者带很多药出城比较困难,鬼子在城门盘查太紧,稍有不慎便会大祸临头。最后大家商定,几位客商分头行动,采取少买勤买药品的灵活方式,积少成多,待条件成熟时集中到一起,再运到小埠子村交给王丙兰。

她比哪年的收杏季节都开心

这次,客商们利用进村收杏的机会,把攒了好长一段时间的药品巧妙地运进了村。

此时,正在村内检查工作的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肖华听说了这件事。他来到杏园,对王丙兰和几位客商表示深深的谢意。

虽然王丙兰用麦黄杏换药品没有了收入,可她看到八路军医院有了给伤员救命的药品,却觉得比哪年的收杏季节都开心。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猜你喜欢
杏园客商鬼子
没有缺憾,何来完美?
莘莘学子重返校园
万国造枪打鬼子
牛山魁打鬼子
展氏菜行
艰难的行走(随笔)
青青杏园
这一瓶
生草可优化杏园生态环境并提高果实品质
请商,从来多是不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