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研究

2017-09-12 03:09陈秀枝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调查结果院校高职

陈秀枝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 福州350014)

互联网对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研究

陈秀枝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 福州350014)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互联网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代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学习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调查研究互联网对高职院校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提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合理化建议。

互联网; 高职院校;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现有知识及技能的基础上,独立、自觉地运用学习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其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积极主动地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调整学习方法和努力程度,最终实现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高职院校学生除了需要掌握将来进入社会岗位的技术基础、职业资格外,更为重要的是要获得提升职业品质、实现个人成长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核心就是自主学习能力。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互联网应用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代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的学习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互联网对高职院校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地意义。

一、互联网对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调查

(一) 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福州英华职业学院各专业学生201人,其中2014级55人,2015级88人,2016级57人;男生117人,女生84人。

(二)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分别从互联网使用频率、使用习惯、是否将互联网用于自主学习及运用互联网能力情况等方面进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

(三) 调查结果

本次的201份问卷中,有效问卷193份,占比96.01 %。调查的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互联网对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调查表

二、高职院校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由以上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 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学生经常使用互联网(调查结果为98.96 %),绝大部分学生认为互联网上的信息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很重要(调查结果为83.93 %),也会主动在互联网上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调查结果为77.20 %),但仅有不到一半的学生能够使用互联网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调查结果为45.59 %),而仅有少数学生能将互联网运用到学习中(调查结果为21.76 %)。调查结果说明互联网已经深入到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但能够运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仅占很小一部分。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

(一) 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控意志不足,自主学习积极性不强

受到当前社会风气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明确,许多人学习只是为了能毕业,或者就为了能找个工作,不明白为什么而学,对自己的专业课不感兴趣,毕业后也不想从事本专业工作,学习时应付了事,积极性不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本来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自制能力就不高,在网络充分普及的今天,各种各样诸如游戏、动漫、电影等颇具吸引力的信息遍布网络,微博、微信、QQ等社交网络应用无孔不入,导致一些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沉迷娱乐、放飞自我,占用了大量时间,能够用于自主学习时间和精力不足(调查结果为50.77 %)。而且,在此次调查中,会主动查找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仅占27.97 %。

(二) 学习方法不恰当,缺乏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的中心是教师,而目前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采用填鸭式教育,向学生灌输各类知识,学生所要做的是被动地接受知识,采用的是被动地学习方式和习惯,学习缺乏主动性,独立思考能力差。进入高职院校后,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个人可支配时间增加了不少,而没有了小学到高中阶段老师统一安排的学习计划,学习模式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转变到主要依靠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如何适应新的学习模式对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许多学生不太适应这种变化,也没有采用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不高。尤其是在今天这个互联网高度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学生面对网络上浩瀚如海的信息,常常无所适从,或者无法自觉抵制有害负面信息的干扰,或者将大量时间消磨在无用信息中,或者在需要某些信息时无法运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信息挖掘及处理,更谈不上利用海量信息进行创新创造。在此次调查中,不懂得如何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学生有28.49%,而能够利用各种互联网渠道和技术手段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学生占45.59 %。

(三) 学习环境制约自主学习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习氛围普遍不够浓厚,难以形成大部分学生自觉地进行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缺少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建设资金和力度不足,学校能提供的硬件设施、设备有限,短时间内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查结果为26.42 %);还有一些高职院校的校园局域网络、图书资源库、教师教学资料课件等信息资源也未完全对学生开放,客观上也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调查结果为32.64 %)。

三、合理利用互联网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 建立学生个人学习空间,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树立自主学习观念,激发他们的学习主体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学习的成功取决于自己,从而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增强学习责任感,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校园学习论坛和学生个人学习空间,学生可以在空间建设自己的学习资源库、提交作业、查看老师批改结果,建立学习日志及安排学习计划,并与老师、同学互动交流学习情况,还可以到校园学习论坛发帖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等。这样一来,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同时可以凭借互联网论坛及社交空间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 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具备互联网技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为支持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愿望,教师应把握时代脉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一方面,教师应积极开展微课程、MOOC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来获取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必要时利用关键词搜索出自己想要的信息结果,使其掌握信息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检索技术,快速提取有用的信息。当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获取信息资源的本领后,不仅对于将来增长计算机知识有帮助,而且为学生毕业后学习其他知识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另一方面,教师应在授课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丰富学生的信息知识,利用易被学生接受的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加大课堂信息容量。多媒体给学生的多重感官刺激和更直观的教学体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可以将教学过程中一些难于观察的、不方便在黑板和书本中体现的内容模拟出来,从而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避免了许多繁琐的讲解过程,加快了学生的理解进程,相当于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缩短了学生的接受时间。而且传统教学时受到板书方式、速度的影响,课堂的教学速度受到较大的制约,利用多媒体技术存储把教学需要的图形、题目的分析或解答过程等, 课堂上适时地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来,这样就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拓展了师生交流的渠道,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 完善校园软硬件设施,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建立更多地网络自习室,吸引学生到校内网络自习室上网学习,这样可以杜绝学生在校外沉迷网吧醉心娱乐的现象,同时还可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在校内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高职院校应全面开放实验室、图书馆、实践基地等场所,尽量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高职院校可构建校园大数据网络平台、校园论坛、学生及教师学习空间等,为学生提供海量的教育教学资源,并利用网络公开课、MOOC等优质网络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开放的校园网络环境便于师生间利用互联网加强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成效。

四、结论

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教育来说既是重大的机遇也是全新的挑战。各类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这一时代背景,顺应发展潮流,将互联网技术有效引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培养教师适应互联网这一新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上做到推陈出新,并为学生创设更为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最终实现把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融为一体,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不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运用信息处理工具获取数据、信息挖掘、信息集成,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创造出新成果,不断提高学生为达到目标而运用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完成从简单的获取数据到整合提炼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全过程,为国家培养更多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独立钻研的精神以及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

[1] 徐兴梅.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12):198.

[2] 樊永霞,张玉萍,解巧茹.信息技术条件下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5(8):138-139.

[3] 赵靖岩,胡揆波.大数据环境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J].情报科学,2016(1):92-95,103.

[4] 刘芸.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的意义[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18-19.

[5] 霍秉坤,徐慧璇,黄显华.学生自主学习的概念及其培养[J].全球教育展望,2014(7):18-25.

2017-04-17

福建省教育厅2015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教育模式在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JA15873)

陈秀枝(1983-),女,福建泉州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网络安全、云计算。

G647

A

1671-4733(2017)04-0092-02

猜你喜欢
调查结果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芷江西路社区助老志愿者居家护理知识调查结果分析
闽北方言生存现状调查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最新中国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京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