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的传播者

2017-09-12 13:15书包
人生十六七 2017年10期
关键词:雷锋纪念馆聋哑人巡展

书包

王娇,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现为抚顺雷锋纪念馆的讲解总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默默地传播雷锋精神,成为“雷锋文化旅游推广大使”。

“雷鋒纪念馆是抚顺乃至全国的形象窗口,而讲解员是纪念馆的第一面镜子。观众进门先接触的就是讲解员,所以讲解员一定要注意仪表体态。每次讲解前,讲解员必须换上高跟鞋,再对着镜子看着装是否得体、妆容是否适当……”王娇告诉记者,从“形象化妆”到“服装搭配”,从“站姿手势”到“吐字发音”,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略,尤其是讲解内容一定要准确、丰满、到位。至今,王娇累计讲解6000余场,最多一天讲解8场,接待4000余人。她还参加“雷锋精神永恒”巡展8次,深入陕西老区、边防哨所、工厂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为当地群众作报告328场,并接受过央视等媒体专访。“雷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在平凡中留下了不平凡的足迹。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时代精神的标杆!我要用自己的讲解,让更多的人了解雷锋,铭记他的事迹,传承他的精神。”工作中,王娇发现不能按部就班地讲解雷锋事迹,还要根据观众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职业特点等因人施讲。比如:对武警官兵等要着重讲解雷锋参军以后这部分,对少年儿童要侧重雷锋的成长故事,对零散观众则采取对话式讲解……

虽然讲解工作有些枯燥,但是王娇一直乐在其中,也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2004年3月,雷锋纪念馆的宣讲团来到陕西榆林,王娇担任此次巡展的讲解任务。讲解中,王娇经常看到孩子们拿着小本子趴在展柜上抄写雷锋事迹,便好奇地问:“为什么不买一本雷锋的书呢?”孩子们说:“没有钱买!”这样的回答让王娇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于是,王娇自掏腰包买了20多本《雷锋日记》送给孩子们。“一个孩子将一条红领巾系在我的领间,至今,那条红领巾还被我保留着。”

有一次,王娇为一个30多人的参观团体做讲解。走过几个展厅后,王娇发现有两个观众总走在最后边。“是不是人太多,他们没看清楚,或没听清讲解?”于是,王娇走上前,面带微笑地说:“你们好!你们是不是没听清楚啊,我再给你们讲一遍吧。”这两个人一脸迷茫,片刻后嘴角露出了笑容,又用手比划起来。原来,他们是聋哑人。

下班回家的路上,那两个聋哑人一直在王娇的脑海里浮现。王娇想,如果自己懂得手语就好了!“我要学手语!”这个想法一直触动着她。后来,王娇到抚顺市特殊教育学校,报名学习手语。她付出了许多努力,也遇到了诸多不便,但还是坚持下来。半年后,王娇能用手语和聋哑人进行交流了。至今,王娇仍清楚地记得她第一次与聋哑学校来的小观众交流的情景,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感动。

雷锋虽然远去,但雷锋精神长存。我们步入抚顺雷锋纪念馆,将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这种精神,而王娇正默默地讲解着。“我热爱讲解员这一职业,热爱我手中的麦克风,我以我是一名雷锋纪念馆的讲解员为荣!”endprint

猜你喜欢
雷锋纪念馆聋哑人巡展
铁岭雷锋纪念馆
辽阳雷锋纪念馆
《小鹦鹉从教记》之得意忘形不听劝
2020年中考优秀作文巡展
初心不改•使命传承
——新中国审计70年巡展
2019年中考满分作文巡展
借喻·顾黎明艺术三十年巡展
多吉从师记
聋哑人犯罪管控研究
辽宁·抚顺·雷锋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