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研究

2017-09-12 06:52平金秀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5期
关键词:感染性

平金秀

【摘要】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诊治特点, 以指导临床预防及控制疾病。方法 50例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 按照患者血培养结果分为实验组(20例, 阳性结果)和对照组(30例,

阴性结果)。分析实验组患者的血培养中病原菌分布以及革兰阳性菌耐药性情况, 并比较两组发生肾功能不全、脏器出现栓塞及先天性心脏病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6例(30.0%), 脏器出现栓塞6例(30.0%), 对照组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1例(3.3%), 脏器出现栓塞1例(3.3%),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 各发生5例,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主要出现的病原菌有酿脓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 对红霉素、青霉素、克林霉素均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 实行实验室的检验可以有效分辨血培养阳性的病原菌分布, 从而确定病情。

【关键词】 血培养;感染性;心内膜炎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5.033

血培养是一种将血液作为标本接种在培养基中, 在一定条件下, 血液中的细菌生长繁殖, 使医生能够将患者的病原菌鉴别出来的方法[1]。血培养中将患者的病原菌鉴别可使用相应的抗菌药物治疗, 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预后情况[2]。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多种真菌、细菌以及其他微生物感染而导致的疾病, 具有较高致死率。准确判断引起疾病的病原菌, 可以增加治愈率。为了研究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 本院选取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50例, 按照患者血培养结果分组, 分析阳性结果患者的临床表现、耐药性以及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7年2月本院出现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50例, 女21例, 男29例, 年龄3~62岁, 平均年龄(43.3±12.3)岁。其中31例患者在社区发生感染, 4例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 11例患者使用自体瓣膜发生感染, 4例患者使用人工瓣膜发生病变。按照患者血培养结果分为实验组(20例, 阳性结果)和对照组(30例, 阴性结果)。

1. 2 方法 通过全自动血培养仪(Bact/ALERT240)、细菌培养鉴定仪(VITEK-2 COMPACT)、二氧化碳培养箱(GNP-9270), 采用血平板、选择性巧克力平板进行血培养。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包括患者基础疾病、临床表现、疾病特点、实行超声检测的检测结果。并分析实验组患者的血培养中病原菌分布以及革兰阳性菌耐药性情况, 并比较两组发生肾功能不全、脏器出现栓塞及先天性心脏病情况。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血培养病原菌分布情况 实验组中出现85.0%(17/20)革兰阳性菌, 15.0%(3/20)革兰阴性菌。其中革兰阳性菌有酿脓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粪肠球菌;革兰阴性菌中有鲍氏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见表1。

2. 2 血培养革兰阳性菌耐药性情况 酿脓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为100.0%, 红霉素的耐药性为90.0%, 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为80.0%, 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为20.0%, 阿莫西林的耐药性为3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青霉素的耐药性为100.0%, 红霉素的耐药性为80.0%, 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为80.0%, 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为20.0%, 阿莫西林的耐药性为40.0%。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为100.0%, 红霉素的耐药性为100.0%, 克林霉素的耐药性为50.0%, 万古霉素的耐药性为50.0%, 阿莫西林的耐药性为50.0%。

2. 3 两组临床表现比较 实验组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6例(30.0%), 脏器出现栓塞6例(30.0%), 对照组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1例(3.3%), 脏器出现栓塞1例(3.3%),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 各发生5例,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培养是将患者静脉穿刺的血液接种到培养瓶中, 给予适应的条件, 让血液中的细菌生长繁殖, 从而甄别出细菌的种类, 对患者的医治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3-6]。血液中的微生物如果不能及时清除, 会形成菌血症或者真菌血症,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4, 7-9]。因此使用血培养研究和判别血液中细菌的种类很重要。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无明确的特异性, 一般以发热为主, 实验室的检验可以明确血培养的阳性和阴性, 从而确定病原菌种类。使用实验室的检测可以分辨出病原菌耐药性情况, 从而在治疗时选取耐药性较低的药物, 对合理用药具有一定的价值。朱素玲等[10]研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与本文结果具有一致性, 说明本文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脏器出现栓塞情况多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主要出现的病原菌有酿脓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等, 对红霉素、青霉素、克林霉素均有较高的耐药性。

综上所述, 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 实行实验室的检验可以有效分辨血培养阳性的病原菌分布, 从而确定病情。

参考文献

[1] 李莉, 王红月, 宋来凤, 等.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74例临床病理学分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2, 40(11): 924-928.

[2] 邱梅红, 陈冬梅, 刘朝曦, 等.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5): 1215-1217.

[3] 韩宏光, 王辉山, 李新民, 等.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个体化治疗.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2, 21(2):182-185.

[4] 褚黎, 张军, 李燕娜, 等. 妊娠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伴赘生物的临床处理及母儿结局.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16, 51(5):331-338.

[5] 曾卫强, 曲云婷. 18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2(12):971-974.

[6] 曾春来, 傅丽霞, 陈素芬, 等.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血培养阳性与阴性临床意义.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3, 3(3):11-13.

[7] 杨建国, 宋来春, 陶凉, 等. 血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3(6): 669-672.

[8] 张倩. 80血培养阳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中国医科大学, 2013.

[9] 赵吉华. 探讨血培养阴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33):53-54.

[10] 朱素玲, 杜平, 徐穆民, 等.感染性心内膜炎血培养阳性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 25(19):4409-4411, 4417.

[收稿日期:2017-04-20]endprint

猜你喜欢
感染性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浅析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疑似布氏杆菌感染性心内膜炎一例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VSD技术结合中药消炎膏、生肌膏治疗四肢开放性、感染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对感染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效果观察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71例感染性角膜炎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