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相爱不难

2017-09-13 18:02萌芽研究所BUD
孩子 2017年9期
关键词:督导哥哥妈妈

即使在多子常态化的美国,父母也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手足之争”。

作为两个男孩儿的妈,看《妈妈是超人》时,对沙溢胡可家的俩孩子百看不厌,俨然看到了我家俩娃相处的典型日常,无比过瘾。

胡可家的俩男孩儿以相爱著称,我家目前的状况也类似。不过在老二刚出生的时候,可不是这般甜蜜光景——

哪里出了问题

我家弟弟出生的时候,哥哥1岁多。弟弟出生后的3个月里,我发现,每天两个孩子一睁开眼睛,他们的任务似乎就只为了一件事:让对方不好过!

看到妈妈抱弟弟,大哭;

看到弟弟睡觉,一定要吵醒,连半夜都会嚎啕大哭,硬是把睡梦中的弟弟吓醒;

弟弟想要拿一下哥哥的玩具,哥哥会觉得这是世界上最不可以容忍的事情,残酷地拒绝,或者拍打,或者把玩具藏起来——是的,宁肯藏起来也不会给弟弟玩一下。

起初以为,只要我们是好脾气的父母、友爱的家庭,孩子们也会相亲相爱,一定不会相互吃醋、妒忌、打闹和争吵。弟弟出生后,我们家人也常互相提醒,要照顾到哥哥的情绪。

难道是哥哥的个性不好?

不,哥哥心情好的时候还是会拥抱弟弟,也会哄他,买东西的时候会特地要求给弟弟一份,这些点滴细节,这些温情,怎能视而不见呢?

是弟弟做错了什么呢?

不,弟弟还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婴儿啊,眼神里只有看哥哥时的好奇,和对世界的懵懂。

刚开始面对这手足问题的时候,我曾经也很沮丧。想破了脑袋都搞不懂哪里出了问题,感觉自己在情绪管理和亲子沟通上的丰富经验,在嗷嗷大哭的弟弟和歇斯底里的哥哥面前都“失灵”了一样。

也许这才是相处的常态

转折在于我的督导来看望我,听我倾吐了苦恼。

督导是香港业内Top.1的沟通咨询师,跟进过很多父母引导小组,我虽然是她的得意弟子,但也充满深深挫败感。

“你有没有想过,这也许才是孩子们相处的一种常态呢?”

督导给了我一个数据。她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发现,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存在头胎、二胎之间的利益争夺关系。对于先出生的孩子來说,新生命的降生是一种压力,是儿童期一种重大的创伤经历,他们会体验到强烈的嫉妒。即使在多子常态化的美国,父母也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手足之争”。

“给时间孩子长大,也给时间自己,允许孩子长大。”督导对我说。

两年来,我把这句话时刻记在心里。在督导的指导下,我尝试对家里的亲子关系进行了调整。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对于做父母的我们来说,肯定希望做好两个孩子之间的桥梁,是不是?

持续共处,静待花开

新生儿对哥哥姐姐是一种威胁,这既然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么我们就不要回避。孩子心生嫉妒,是源于不理解和陌生感,那就让孩子们多了解对方,自然地相处,不要因为担心他们打架,总想办法隔离他们。

比如我曾和哥哥这样说:

“弟弟有时候很好玩对不对?他笑起来萌萌的,手脚肉肉的,摸起来很舒服,像一个布公仔(我做鬼脸,描述一下布公仔的样子,哥哥笑)。

“但是弟弟有时候也有点麻烦呢,因为他还小,经常大哭,会撒尿、拉屎到床上,妈妈昨天刚换了一大床单是不是?

“所以妈妈需要做很多事情。你觉得妈妈没有理你,大家没有照顾你,心里不舒服,你甚至可能会想,妈妈不爱我了,妈妈只爱小宝宝。

“如果你这么想的,别怕,一定要来告诉我,你知道的,妈妈爱你,你是我唯一一个哥哥,我们始终如一地爱你。

“什么时候你感到伤心和生气,都可以来找我们,我们可以一起来解决,好不好?”

不管两个孩子再争、再吵、再闹、再打,我都让他们天天在一起,一起玩耍,在同样的环境中,接受同步的生活频率。

渐渐地,两兄弟已经习惯了一起起床、吃饭、出游、玩耍、读书、睡觉和洗澡的生活模式——并且已经持续两年了。

我会抱着弟弟一边喂奶,一边给哥哥讲睡前故事,互相道晚安。哥哥从一开始拒绝,到第一次默许,第二次接受,第三次乐意……渐渐接受了这样的模式。

而弟弟,也因为习惯成自然,现在可以自如在我怀里安静地睡着,最后顺理成章,两个孩子很早便一起睡觉,满满安全感的哥哥,也不再夜醒和夜惊。

均衡分配时间给两个孩子

孩子有时候也会观察大人:妈妈有没有分配给我足够的时间,是否跟弟弟妹妹一样多?

为了给两个孩子相同的关注时间,我提前给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做了规划。

比如一天之内陪哥哥多久,陪弟弟多久,三个人相处的时间是多久,和其他人相处的时间是多久,相处的质量如何。

时间的量度,我会自己在心底默默记录;而相处的质量,我会用“专门时间”来提醒自己。“专门时间”就是和孩子创造高质量的陪玩时间——别找借口了,你连15分钟陪孩子的时间都没有吗?

这里有一个要点是,专门时间必须得是持续性、真正的高质量时间,而不是让孩子拿着日历表,看着日期来赴约的“偶发性的、假性高质量”时间。

父母其实就像是一本无字天书,每一个字都能写在孩子的心里和血液里;父母表现出来的所作所为,在很多时候给予孩子无限的力量。所以即使弟弟年纪小,我还是会用背带背着他和哥哥一起出游,玩耍,上早教。

因为经常三人一起出行,弟弟也很早习惯了安全座椅和背带的状态,并且进化出一种本领——想睡就自然入睡,无需哄睡。

而哥哥和弟弟的互动也越来越自然。渐渐地,弟弟成了哥哥最关心的内容之一,不管去哪里、做什么,哥哥都要问一句:“弟弟呢,弟弟快来吧!”

冲突即是机会

多数人对于冲突的本能反应是隔绝。

这不对,当孩子们发生冲突的时候,其实是很好的契机,让我们去观察、培养和优化孩子们的关系。

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同。比如大孩和二孩的年龄差距不一样,又比如可能是两个男孩、两个女孩或一男一女,处理方式都会有不同。不过我建议大家多尝试以下的方式调整、沟通:

1.多促进两个孩子了解和共处。

2.孩子有情绪,要引导孩子说出来,并试图理解孩子——哪怕下意识觉得并不合情理。

3.尊重孩子的决定,并且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办法。

4.如果孩子出现半夜尖叫、不睡觉、缺觉等行为,首先要解决的是孩子的睡眠质量。当孩子睡眠足、心情好的时候,再着手改善手足关系,会比较容易。

亲子关系的改善,绝非一朝一夕。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会有很多压力,我们也要找到调整的方式。真的累的时候,要多寻找帮助,让自己也有喘口气的空间。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一定是互相调频的过程,我们需要在细心观察及不断尝试中改进,学习触摸孩子的感受,窥探孩子的心灵;也需要看到自己的感受,走进自己的内心,通过鼓励和自我鼓励的方式去调频与孩子的关系。

萌芽研究所BUD:育儿有方,成长有伴。这里有走心科普、给力社群和让你不再焦虑的课堂。endprint

猜你喜欢
督导哥哥妈妈
哥哥
荷兰高效教育督导如何炼成
用“长牙齿”的教育督导推动政府履职
立足督、导、评 创新督导工作
哥哥的生日
还猪哥哥
不会看钟的妈妈
民国时期教育督导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我永远是你的哥哥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