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加工件优化设计案例分析

2017-09-13 18:56何永刚刘文颖杨振龙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17期

何永刚+刘文颖+杨振龙

摘 要:本案例分析主要针对加工中心铣加工零件,从T型刀选择方面阐述,如何选择合理的减重设计方式,降低加工难度和成本。

关键词:加工中心;铣加工件;T型刀;减重槽设计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7.031

1 引言

随着工艺制造技术的发展,机械设计使用加工中心快速成型的零件越来越多,工程师需要设计很多加工中心的三维图,以满足产品快速成型要求。但很多对加工中心加工工艺过程的知识困乏,致使设计的三维图无法加工、坏件率居高、加工效率低下,浪费了资源,还未达到“快速”得目的。

本文T型刀的选用及减重槽设计案例,为大家分享铣加工零件设计的一些经验,希望大家对铣加工件设计有所启发。

2 T型刀的选用及减重槽设计

2.1 “面板”型铣加工件设计介绍

本章节以如下“面板”型铣加工件(下称面板件)为例子,从工程化检查角度,进行展开介绍。

如图1的渲染图及工程图纸示意,圈出的两个柱状结构特征,由于无法选到合适的T型刀深入刀凹槽内,从加工中心工艺方面,无法加工。

如图1所示,减重槽的加工横向深度为2.75mm,减重槽纵向加工深度为26.8mm,总加工深度为31.8mm。按照以上参数在附表1中选择合适T型刀具。根据核算,附表1中3#的T型刀尺寸接近加工要求,将3# T型刀模型装入图中进行演示校核,如图2中3#T型刀加工示意,3# T型刀能够将减重槽全部铣出来,但是由于柱子距离减重槽侧壁只有12mm,而3# T型刀的刀头直径为φ26mm,存在干涉。如果再按照11mm这个参数再选择T型刀,在加工中心T型刀刀库内无法选到合适尺寸的铣刀。因此,圈出的两个柱状结构特征的设计无法加工,需要重新改设计。

2.2 “面板”型铣加工件设计方案优化

根据2.1的设计介绍及工艺加工的分析,拟做出两种方案的改进设计,供设计者参考:

2.2.1 优化方案一

为解决以上的干涉問题,以完全保留原来特征为目标,将加工干涉的两个柱子单独分拆出来,单独进行铣加工,原腔体用3# T型刀,然后再用螺钉将两个柱子安装到腔体内,这样面板件就可以保持原来特征加工完毕,解决了柱子干涉的问题。

该方案能够满足设计者减重的要求的意图,但是两个柱子需要后期装配,存在装配误差,且增加了额外的装配工序,由于需要用螺钉固定,受空间限制较大,对于此方案要根据实际装配进行选择。

2.2.2 优化方案二

对原有圈出的两个柱状结构特征进行改进设计,将减重槽纵向深度减小,与柱子一样高,保证铣刀有足够空间及余度加工加工减重槽,以解决铣刀与柱子的干涉问题。 如图2左图,减重槽的加工深度为2.75mm,减重槽纵向加工深度为8mm,总加工深度为13mm。按照以上参数尺寸,见表1,可在加工中心T型刀刀库内选择4# T型刀具进行加工。

根据选择的4#的T型刀,通过加工模型演示,工程化校核,如图2中4#T型刀加工演示图,完全能够实现零件加工,该方案易于加工,没有附加的装配操作,加工提高,成本未有提高。

3 结语

铣加工件减重槽设计时,提前考虑T型刀尺寸,能够充分提高设计成功率,并降低加工中心的加工难度和成本。因此,铣加工件设计实用操作性很强,设计工程师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公司加工中心所具备的加工能力,加工尺寸限制,多考虑工程化实现性、多进行实际铣加工过程演示,提高设计效率、加工效率,充分降低加工成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