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读者

2017-09-14 18:09
大科技·科学之谜 2017年8期
关键词:维度月球大脑

2017年底6期MLL读者问:五维空间的生物眼中,我们这个世界可能是什么样的?和我们自己看到的一样吗?

在四维生物眼中,我们拥有无限的细节,就像我们看二维物体一样(你可以在一张纸上画无限的图案,也就代表了无限细节),而五维生物看我们就是细节之细节了,而且可以看到我们的过去和未来。

大科技读者 风尘绝境

我认为不一样。五维空间的生物的眼睛是为了它们在五维空间里生活进化的,它们适合在五维空间使用。五维空间与我们的世界不一样,应该更扭曲,它们的眼睛已经习惯了扭曲的线条,看我们这个三维的世界可能会有空荡荡的感觉吧。

大科技读者 罗峰五维空间的生物看到我们这个世界肯定和我们看到的不一样吧。我们看一个立体的东西只能看到面对着我们的那一面,但是五维空间的生物可能可以看到这个东西的背面。我们的世界在它们眼里可能就像虚像一样,不是我们看到的这种立体的感觉。

大科技读者 自由飞翔

看到这个题目,我在想五维空间到底比我们这个世界多的是哪一个维度?如果增加的是另一个时间维度,说不定它们可以看到我们这个世界的过去,但是从画面感来说,看到的可能和我们看到的是一样的。如果增加的是一个空间维度,那它们看到的我们这个世界可能就像我们看纸张上的平面图形一样,缺少立体感。所以,我认为,五维空间的生物看我们这个世界时,肯定感受与我们不同,但是到底是什么样的,那需要知道它们增加的是什么维度。

大科技读者 王瑞华

地球有了行星环,看起来会很壮观,但是也有坏处,比如行星环会遮挡阳光。这样的话到达地球的阳光会减少,可能会影响一些生物的生存。而且阳光照射量减少,寒冷的地区会变得更加寒冷。不过,话说回来,如果到达地球的太阳热量减少,地球变暖是不是会得到解决?

大科技读者 李承佑

假如地球只有星环(也就是没有月球)那么地球上的潮汐将会比有月球时小得多,之前看过一些文章,说没有月球地球将不会有智慧生物,只有低等的生物,生态环境也和现在大不相同。如果也有月球的话,星环其实并不会产生什么太大的影响,不过人类会更早发现地球是球形的,因为低纬度和高纬看到的星环形状并不相同。

大科技读者 风尘绝境

如果地球有个地球环,那我们的天空就多了一道风景,可以看到天上的地球环。有了地球环的地球,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影响,有潮汐运动。可能也有潮汐运动,但是和现在应该是不同的,因为除了太阳和月亮,地球环对地球肯定也有引力影响。

大科技读者 阳光下的乌云

会有影响!如果有行星环,那地球周围的温度会比较低,这样才能使行星环存在。这就是说,地球获得的太阳热量会大量减少,现在地球上依赖阳光生存的植物会变得不同,它们的叶子颜色可能更深。植物中的营养可能会和现在不一样,这会影响那些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另外,阳光减少,地球的自然光会变暗,而且不再有月圆月缺。

大科技读者 饮水思源

2017年第6期欧罗巴读者问:假如地球也有像土星环那样的地球环,我们的生存环境会受到什么影响?

超想看,但是我们学校附近没有卖杂志的。希望多发行一些。

大科技读者 人鱼SAMA

读《大科技》时,虽然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但对于开扩眼界真的很有帮助……

大科技读者 Man

看了2017年03A的《人体中的“暗物质”》一文,我觉得,人体内的蛋白质都是基于写在DNA或RNA上的基因构建而成的。这句是精华。这篇文章绝对该赞。

大科技读者 模拟现实

这几期的《漫谈大问题》写的很不错,朋友们都很喜欢,希望以后多刊登这样的内容。

大科技读者 呼呼哈嘿

看了2016年10A的《拼凑出一个人有多难?》一文,我认为人造人,其实未来的趋势就是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人造的器官越来越像真的;另一种就是将不易弥补的缺陷器官变为功能改进型。

大科技读者 冰激动

从高二就开始看,一直看到现在,写的都非常好,很适合我们这些科学爱好者看,文章比较易懂,对于一个学过物理的人来说还是很好看懂的。

大科技读者 岁月如草

《大科技》这本杂志,大学的时候就喜欢看,从中学到了不少科学知识!

大科技读者 雨狂

希望增加更多贴近生活的文章,这样就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了。希望《大科技》能越办越好。

大科技读者 流沙河怪

一直就很关注你们的杂志,内容正是我所喜欢的,希望可以给读者普及更多的科学知识。

大科技读者 沉思者

希望杂志可以增加印刷质量,同时文章的科学性和深度也希望能够增加一些,详细解释一下文章里的某些内容,而不是泛泛而谈。

大科技读者 陈运波

可以增加一些逻辑性强的推理文章,每期给读者推荐一些书籍,以及提供购买的方式。

大科技读者 逍遥

在科幻小说或科幻电影中可能会出现用计算机下载人的意识的情节,人们用这种方法来达到精神上的永生。但这种想法过于粗糙,没有经过仔细的思考。這个过程中有很多步骤是不科学的,下面我就提出我的观点。

我认为意识因大脑实体的存在而存在,没有大脑就没有意识。你可以想象计算机怎么能有七情六欲呢?因为计算机没有具有七情六欲的理由。计算机不懂得什么是快乐什么是悲伤,因为它没有存在意识所要求的硬件——大脑,而我们有。那我们在计算机中复制大脑不就行了吗?可是现实告诉我们大脑不可能复制。现在一些科学机构在对动物的脑子进行切片,但是切片的精度太低了,而且切片的效率太低。人类现在还没搞懂大脑的结构,更何况去复制它。如果我们现在已经搞懂了大脑的结构,以现在的纳米技术复制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可能你会说用计算机模拟大脑的结构不就行了吗?但我认为即使这样也无法产生意识,原因还是因为计算机没有能产生意识的硬件。

大科技读者 郭亚飞

一直是《大科技》的忠实读者,不过现在只能在网店买到这本杂志了,这次果断买两年半的。

大科技读者 星空再现endprint

猜你喜欢
维度月球大脑
陪我去月球
基于知识维度和认知过程维度的古典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型探讨
系列长篇故事,《月球少年》之六:降临月球的不明飞行物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最强大脑
我们的邻居是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