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模式选择

2017-09-14 06:43段小力王露露
商情 2017年29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

段小力+王露露

【摘要】特色城镇化是在民族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彰显少数民族地域、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大城市和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以五大发展观为引领,加快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实现“绿色发展”和“特色城镇化”有效互动,具有重大意义。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探讨西部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推进的战略、发展时序与科学布局。该研究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 西部民族地区 新型城镇化

一、生态文明视域下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社会文化分析

马克思的生态经济思想将从自然界生物多样性出发的生态经济称之为“绿色经济”,其标志是“自然生态不可以被人为复制、塑造与再生”。学者郇庆治(2014)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综合性多维度实践过程,而其发展进路动力系统也是一种包括区域经济政策、技术、文化、资源和自然环境相互补充与促进意义上的互动与综合。在生态文明视角下,新型城镇化推进必须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其中包含3个生态性要素,效率(efficient):要求自然资源(土地、水资源、森林、矿产等)利用要集约节约高效;清洁(clean):农业、城镇化和工业化造成负面作用和环境污染最小化;具有弹性(resilient),能使环境资源复原到初始状态等。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生产方式、生活观念、民族区位、民族性格以及素质都有一定特殊性,适宜走以特色产业、特色民族文化为支撑的特色就地城镇化道路。Bhishina Nanda Bajracharya (1995)提出实现特色城镇化就要依据地方产业、文化、资源特色发展小城镇,同时加强城镇与传统乡村的联系,丰富小城镇内涵與功能。实施特色城镇化有利于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传承、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城镇与传统乡村的联系,维护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在特色城镇化进程中,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目标会产生冲突。郑长德认为,经济增长—贫困—不平等—环境四角关系是民族地区城镇化过程中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权衡,这四者之间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王德强、唐菓、肖思(2015)以云南藏区为例,分析了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因素,提出了从职业技能、文化素质、社会保障、产业开发等方面促进民族地区城镇化的进路。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进程的内涵

生态文明意味着对传统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一种生态化扬弃,要求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能够充分考虑自然生态规律及其客观要求,尊重人类文明及其各种自然生态成果,其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共生。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行为准则,通过科学的生态文明机制,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文化、自然的包容性发展。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等1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国土面积681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71%;人口约3.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全国55个少数民族,其中有50个集中分布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数的72%。西部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对我国新型城镇化推动的全局意义重大。

西部地区自然生态资源丰富,通过特色城镇化建设,促使农村的土地、资本、人力、技术等生产要素从劳动生产效率低的农业产业向劳动生产效率高的第二、三产业有序转移,有效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合理、集约利用土、水、林、田等资源,实现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之间以人为核心的互动机制。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西部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的模式选择

生态文明视角下民族地区特色城镇化指在民族地区原始自然生态基础上构建新的生态系统,推进农业、生态、资源、文化是生态经济的基本要素健康发展,彰显少数民族自然人文特色的城镇化。

总之,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总体思路是:在绿色共享发展理念引领下,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打造西部民族地区综合型大城市,发挥其对民族经济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共享发展;立足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建立一批城市功能完善、适度规模、承载市民化能力较强区域性中小城市,形成大城市和小城镇间的链接体,成为参与城市产业集群分工和承担大城市功能疏散的主要载体,促进生态绿色发展;发展民族地区特色村落和小城镇,带动周边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最大化发挥城市效率,实现创新和协调发展。以特色产业为基础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共享发展的城市体系对于西部地区特色城镇化的推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卢风.生态文明新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1~21.

[2]郇庆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十大理论与实践问题[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8)

[3]郭良婧.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对民族地区发展的启迪[J].贵州民族研究,2015(1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JL060);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14JHQ021).

作者简介:段小力,女,汉族,河南郑州人,郑州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西方经济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