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拿大建立FTA的可行性研究

2017-09-14 18:26王霞
商情 2017年29期
关键词:比较优势可行性中国

王霞

【摘要】随着中加两国双边经贸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贸联系的不断深入,中加战略伙伴关系热度剧增,两国全方位友好合作的进程加快,双方达成启动中加自贸区可行性研究的共识,两国已签署内容广泛的双边投资协定。本文将在分析中国和加拿大双边贸易规模及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探讨双方的竞争优势与中加贸易依存度,从多角度探讨了中加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相关问题,结合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影响因素,对进一步深化中加区域经济合作提出了一些政策与建议。

【关键词】中国—加拿大 FTA 可行性 比较优势

一.前言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世界各国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都积极加入到经济一体化的大军中,通过与相邻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方式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与相邻国家建立长久稳定的协作伙伴关系,有利于保护本国的经济安全以及提高综合国力。

自由贸易区作为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双边或区域性的自贸区,进一步推动本国经济的转型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中国经贸的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企业的根本利益,从而促进同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相关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提升整个区域的经济实力和地位。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世界七大工业国之一的加拿大之间的经贸往来早在19世纪就已开始 ,但规模十分有限 ,直到20世纪60年代也未超过2亿美元。1970年两国经贸关系正常化,1973年签订双边贸易协定,互相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双边贸易不断增长,进入90年代后速度有所加快。1997年,中加就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强调中加经济的互补性特征,推动两国经贸关系新的发展。2003年中加进出口增长幅度都超过前一年同期,总额突破百亿美元。此外双向投资也在增加,中加双方还在优惠贷款及发展援助领域开展卓有成效的合作。2005年9月两国双边关系上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后,两国贸易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到2012年,中加进出口总额突破500亿美元,双边贸易关系往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双边贸易额基本保持了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发展前景广阔。尽管近年来中国和加拿大的经贸关系得到了巨大发展,但是与两国的政治关系、经济实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不相符,中加贸易额并没有在两国的贸易总额中占据应有的份额,两国经济贸易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6年9月23日中午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共同出席第六届“中加合作经贸论坛”并发表致辞。

中加总理在一个月內实现互访,取得丰硕合作成果,反映出中加战略伙伴关系的热度,也预示着两国全方位友好合作的光明前景。此访期间,两国总理就进一步提升双边贸易规模达成共识,并同意尽早启动中加自贸区可行性研究,两国已签署内容广泛的双边投资协定。

因此,如何进一步紧密和发展中国和加拿大的经贸关系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加两国能否建立自由贸易区、有哪些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两国贸易中具有哪些比较优势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加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共同应对世界经济的激烈竞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获得更大的福利。

二.中加贸易现状

1.双边贸易规模

近十年以来中加双方的贸易总额总体上不断增长,在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加贸易贸易增长率为-13.75%。2015 年 1-12 月,加拿大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 556.4亿美元,增长4.09%。其中,加拿大对中国出口262.1 亿美元,增长4.09 %;加拿大自中国进口 294.2亿美元,降低1.94%。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15年中国和加拿大贸易总额为556.4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与2006年相比增长了140%。中国在中加贸易中一直处于顺差,但贸易顺差呈现缩减态势。表1说明了2006至2015年中加贸易额的相关情况。

2.贸易地位

表2表示中加双边贸易在双边对外贸易中的地位。近年来,加拿大与中国的贸易额不断增长,双方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尤其是加拿大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增长明显。到2015年,中国是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对比发现,中加贸易对加拿大的重要性要大于对中国的重要性。

3.双边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贸易的商品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对外贸易中各类商品的构成,即一大类商品或一种商品的对外贸易额与该国对外贸易总额之比,用份额表示,主要反映一国自然资源状况、经济的发展水平、贸易政策和产业结构现状等。下面将对中加两国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分析。表3和表4按照海关分类列出了2014年和2015年中国对加拿大出口和加拿大对中国出口主要产品构成。

(1)中国对加拿大出口商品结构

从贸易额来看,加拿大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为机电设备、家具玩具杂项制品、纺织品及原料、贱金属及制品等。2015年这几大项产品分别对加拿大的出口额大约为91.28亿美元、41.88亿美元、37.48亿美元和31.69亿美元,分别占其对中国出口的31.06%、14.23%、12.74%、和10.77%。

(2)加拿大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中国从加拿大进口的主要产品是植物产品、纤维素浆和纸张、矿产品和化工产品。2015年这几大项产品分别对中国的出口额大约为34.23亿美元、30.30亿美元、23.40亿美元和19.30亿美元,分别占其对中国出口的13.02%、11.53%、8.90%、和7.34%。

4.中加贸易结合度

贸易结合度是指一个国家对另一个贸易伙伴国的出口额占该国出口总额的份额,与贸易伙伴国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份额之比,它的数值越大,说明两国贸易联系越紧密,主要用来衡量两国贸易相互依存度。endprint

根据表5可知,中加贸易结合度均小于1。中国对加拿大的贸易结合度保持0.5上下波动,加拿大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从2006年至2015年呈现小幅度增长趋势,两国贸易关系总体上趋于紧密,并且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进一步加强中加经贸关系对两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中加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1.中国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2006年至2015年间中国的杂项制品,包括服装、鞋、家具一直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纺织品等原料制成品和机械、运输设备在出口上的比较优势较明显,其中以机械和运输设备出口优势的增长最为明显。矿物、燃料、动植物油等比较优势不明显。服装和纺织品这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充分利用了中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一直是出口贸易的主要力量。近年来,中国出口贸易处于积极转型期,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机电等密集型产业发展,从过去依靠出口食品、原材料、能源等大量初级产品逐渐发展到以科技含量较高、附加值较大的机械和运输设备为主要出口产品,不仅促进了中国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而且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加拿大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分析

从表7可以看出,与中国相反,加拿大在2006年至2015年期间,除燃料以外的非食用原料(橡胶、矿产等、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煤、石油、天然气等)以及食品和活动物在出口上的比较优势一直较为明显。杂项制品(服装、鞋、家具等,饮料和烟草的出口优势不明显。加拿大领导人近年来积极推进经济改革,慢慢摆脱原料、原材料等资源型产品的出口主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调整产业机构,带动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中加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的影响因素

1.中加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有利因素

(1)中加两国政局稳定,有充分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

加拿大是与我国建立良好外交关系的友好国家。加拿大一直在长期的安宁稳定的环境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中国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民族独立战争和解放战争,国内人民在稳定的国内局势下,经济发展成就日新月异,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杰出代表,正以谦和稳重的大国形象在世界古国交往中有着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力。以两国现阶段在世界稳定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建立FTA 必定会更有利于两国长期的经济和外交关系发展。

(2)中加经济贸易具有极强的互补性,经济依存度不断提高

在加拿大处于竞争劣势的产品多是中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如服装、纺织品、机械及运输设备,而在中国处于竞争劣势的产品都是加拿大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如燃料、矿产品和农产品。双边贸易在彼此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呈上升趋势。加拿大是世界上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允许资源大量出口的国家之一。

中国正在设法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因此被认为是这些石油最大的潜在买家。中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日用消费品更是物美价廉,这对于加拿大消费者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加拿大本国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的趋势,一些地区因为劳动力短缺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中加之间的贸易结构和要素禀赋来看,符合赫克歇尔-俄林模式。中加两国经济的互补性会为两国 FTA 注入不竭活力。

(3)加拿大有大量华人华侨,华人已成为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少数族裔之一

在人才交流方面,当今,中国学生留学海外逐步将加拿大作为首选目的地国家之一。中国已成为加最主要的移民和海外留学生来源地,占加拿大海外留学生的四分之一强。此外,为了能给中加两国人民提出相互了解的平台,加拿大成立了多家孔子学院,中国多个加拿大研究中心也在中国相继成立。官方高层对教育合作的頻繁磋商和进行积极的文化对话,都为双方的交流提供了崭新的途径和方式。

在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和其他北美国家尚面临诸多政治上、经济上的困难和限制时,加拿大以市场完全自由开放、居有众多华人华侨等优势,能够为这些企业提供良好的"中转"平台,分享北美自贸区便利的投资服务和丰富的商业机会。

2.中加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1)长期利好和短期矛盾间的博弈。

在中加FTA的建立进程中,随着统一市场的逐步形成,会扩张市场容量,对两国贸易的长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对于中国和加拿大双方而言,彼此都不是对方举足轻重的贸易进出口国和投资目的地。两国出口产品也大多以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出口市场集中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加两国在对其他贸易伙伴出口商品时,无论从出口产品的结构和出口市场的结构来看,都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尤其是出口目的地国原来越趋同。

这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在出口市场中将会面临加拿大的激烈竞争。中国与加拿大两国会基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市场覆盖范围等方面的共同点和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产业转移和传递。

若在积极或自然(被动)选择过程当中,两国都选择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结构会日益趋同,必然会在短期造成竞争大于合作的局面。

另外,中加两国都不是相互投资意向强烈的国家。对于资本的争夺和美国势力的考虑,在建立中加 FTA 过程中可能会招致部分反对者的质疑。

(2)区域内外各层次经济体的影响

中国早已与港澳签订了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并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兰、秘鲁、智利等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中国与新西兰等发达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可能会转移中国未来与加拿大之间的贸易出口和资本投资。加拿大与美国、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更是影响深远。

但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实施和运行,难以避免的会对区外的国家和地区产生贸易转移效应。北美自由贸易区给予墨西哥的成员国优惠待遇,我国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市场中会丧失原本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优势。例如纺织品、家用电器及其他劳动密集型加工类产品,中国与墨西哥会一直处于竞争地位,维持我国同类产品在加拿大地区的低成本优势困难加剧。中国与加拿大分别和他国缔结的FTA为保护域内成员国而制定的原产地规则也会为中国和加拿大进入对方的市场增添障碍。endprint

五.建议

1.正确处理与加拿大竞争与互补的关系

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都是竞争与合作并存,但取得合作并共同发展是主旨。中加两国虽存在竞争,但合作发展是最终目标。在建立中加FTA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优势产业与互补产业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自由贸易区的作用。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竞争。只有竞争才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厂商有着优胜劣汰、提高生产效率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中加建立FTA时,应该完善市场体系和法律制度,规范国内外的竞争体制,反对不正当竞争和政府垄断。防止恶性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可行性方案是从法律法规上对制度作出严格的规范。只要市场规范、法律健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贸易和投资就更容易实现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因为WTO的协同作用,如今各国关税都已逐渐下降,导致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贸易转移效应渐弱,而对资源的再配置影响越来越大。在中国和加拿大经济合作过程中,可以侧重制定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措施,从共同的经济可利用空间上来考虑自由贸易区之后的发展。 此外,中加FTA建成后,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和加拿大的经济合作将会迎来一个新的纪元,应该适时建立一定的信息平台共享机制,实现优质服务信息的及时发布和追踪。由于以往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的经济往来并没有特别密切,从微观经济角度来看,两国之间的市场雅研究还存在很多盲区和不足。应该以政府为角色主导,连同大型跨国公司和涉外企业等市场参与者,建立起完善的和运作规律的市场信息库,相对降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提供两国间的信息开放和利用水平。

2.积极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在与发达国家建立FTA时应该特别注重产业安全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现阶段包括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会一直维持在较高位,比如煤、铁矿石等矿产品都成为世界上的第一消费大国。受国内现存资源限制,中国在自然资源方面存在很大的供求缺口,会对中国的产业安全造成威胁。与加拿大建立FTA以后,加拿大作为资源大国,中国应该在自由贸易区内与加拿大建立起长期且稳定的资源供应渠道,有利于争取到资源大国的资源开采优先权。为保障我国的能源供应,有能实现互利共赢的效果,我国可以采取以市场换资源或以资源换资源的策略。以中國巨大的市场优势,可以吸引加拿大向中方开放其资源市场;以中国丰富的资源换取加拿大本国较稀缺的资源,可以有效实现资源的互通有无。 我国一直以来都以建立“创新性国家”为目标,实现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就技术产业而言,如果我国在创新方面长久得不到突破,也会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中国与加拿大在建立FTA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技术合作条款的谈判,争取得到技术进口管制的豁免。加拿大作为科学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在与我国技术贸易中,也应该实施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要加大对国民经济瓶颈部门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投入力度,实现出口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异化。注重创新,培育新型产业和朝阳产业。加强对主导产业的重点投入,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产业结构优化中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中国和加拿大也可以进行国家间的协调,形成产业协同发展的国家新格局。利用加拿大尚未开发的市场空间,加大投资,开发中国缺乏或可以利用当地资源生产的产品。

参考文献:

[1]张晶.中国-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2015

[2]高培培.中印自由贸易区可行性分析.[D].外交学院,2008

[3]姜萌.韩国欧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D].中国海详大学,2010

[4]胡俊芳.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效果的实证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07

[5]谢芳.自由贸易区的规模经济效应研兜.[D].兰州商学院,2010

[6]于伟婧.中国一挪威建立FTA的经济效应研究.[D].中 国海洋大学,2011

[7]杨菲.中国与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

[8]于翱翔.中国—新加坡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 [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9]王文君.基于CMS模型的中国对加拿大农产品出口贸易影 响因素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6,28(8):121~125

[10]曹庭.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实现路径.[D].吉林大学,2010

[11]刘婷.建立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

[12]叶攀.建立中日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D].外交学院,2010

[13]张学斌.论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J].国际政治研究,2001(2):21~28

[14]曹春兰.全球化背景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

[15]孙人极,顾研.中澳贸易自由化对中新澳经济、贸易和产业的影响—基于GTAP的模拟 分析.[J].亚太经济,2017 (1):77~175

[16]陈雪.中俄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17]吕时礼.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分析.[D].安徽 大学,2007

[18]赵雯.建立中俄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D].沈阳工业大 学,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比较优势可行性中国
IPTV 8K超高清建设可行性分析与建议
五家渠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行性改造研究
新时期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探讨
基于差别优势和比较优势的企业竞合效应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完善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优化供给结构对消费效用的影响分析
可行性指南丝绸衬衫款
可行性指南长袍正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