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现代畜禽养殖业发展思路的探讨

2017-09-15 11:23史子学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委员会
中国畜牧业 2017年17期
关键词:养殖业畜禽养殖场

文│史子学(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委员会)

行家指点

都市现代畜禽养殖业发展思路的探讨

文│史子学(上海市嘉定区农业委员会)

“十三五”期间,我国畜禽养殖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背后推动因素来源于行业本身的提质升级和市场需求驱动,更重要的因素来源于调结构、促转型和污染治理等层面政策的持续实施。目前我国有13个省份的城镇化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57.35%),有10个省份超过了60%,主要位于沿海发达地区,其中,上海、北京和天津均超过80%,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城镇化率较高地区如何正确处理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定位,使其成为城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产业成分,本文对都市型现代畜禽养殖业建设思路进行了探讨。

一、准确把握行业规划,调整产业发展

畜禽养殖结构中,生猪养殖是居民肉类消费的主要来源,猪肉占整个肉类产量的比重一直稳定在64%左右。在此以生猪养殖为例,讲述国家层面规划对生猪发展划定的发展定位。《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划定了限养和禁养区域,根据地区潜能,平衡制定生猪产业发展。重点发展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重庆、广西、四川、海南。该区域生猪养殖预计年均增长1%左右,将成为稳定我国猪肉供给的核心区域。约束发展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和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南方水网地区。该区域受资源环境条件限制,未来区域养殖总量保持稳定。潜力增长区包括东北4省份(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和云南、贵州2省。该区域设定预计年均增长1%~2%,将成为我国猪肉产量增加的主要区域。

二、养殖业加快完成向生态养殖的转变

根据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资料显示,农业面源COD总量为1204万吨,约占全国COD排放总量的47.6%。其中,畜禽养殖排放的COD约占农业源COD排放总量的96%,全国COD总量的比例达45%。以上数据使得畜禽养殖业污染饱受环保诟病,引起不规范畜禽养殖整治在一些省、市大规模推行起来,城市郊区的畜禽养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相信2017年开展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会带来数据证明。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生态环境质量要总体改善,从而要求必须消除不规范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首先城市郊区的养殖业必须向更加保护环境的规模化、生态养殖转变。对于现存的畜禽养殖企业来说,首先要完成粪便污水达标排放、甚至零排放,核心要求是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养殖场实现粪污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关于零排放模式,是指规模化的畜禽养殖业,采用干清粪方式将粪污进行干湿分离,分离出来的固态污染物添加一定配料和菌种后进行生物制肥,而分离后的废水经处理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对于养殖业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采用生物降解的途径将病死猪制成肉骨粉,最终实现全场污染物的零排放。有一发展趋势很明确,就是规划保留的畜禽养殖场,近几年必须要达到与城市建设相适应的环境质量的目标。

三、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有关法律法规

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的防治与环境监管在法规建设、政策完善方面处于不断完善过程中,显著特点是畜禽养殖污染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在法律层面上,可梳理出10部法律法规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密切相关:一是2003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二是2005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三是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四是2009年1月1日起实行的《循环经济促进法》;五是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六是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七是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环保法》;八是2015年4月24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九是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十是2017年6月27日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其中与养殖污染防治最直接的监管法律为《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其对养殖污染防治作了明确又详尽的规定,并指出了从事畜禽养殖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活动应当依法履行环境保护义务,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养殖业污染防治管理中,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将成为新常态。严格执行破坏生态环境的责任追究制度,以严肃问责倒逼主体责任落实。未依法依责履职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养殖业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

由于养殖行业自身特点,一直作为简单、易推广的扶贫行业。大多数养殖项目都是传统项目,是广大农民最熟悉的一个行业,适应范围广、生产周期短、易入行,一旦有利润空间,很容易一哄而上,导致受行情影响养殖户很难稳定盈利。其实,养殖面对的是动物生长发育,需要不断投入饲料、药品、饲养管理劳力等,一旦积压会大幅度增加成本,导致效益下滑甚至亏损。

养殖产品特别是鲜活产品远距离运输、中转非常困难,且损耗大、风险高,同时在运输和中转过程中受气候、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受伤甚至感染疾病,如果运输管理不当还可能导致动物的死亡等,一些具有养殖业发展区位优势的地区,往往因为日常运输成本高而盈利很少。因此未来从事养殖并能稳定收益并不容易。

而且,随着各地养殖业发展规划、设施农用地规划等落地,以及畜禽养殖污染法律法规实施,规模养殖场的建设越来越难,养殖场在经济发达及人口密集的城市郊区很难扩张发展,基本限于艰难的维持现状。而且,养殖业项目即使通过了农业和财政部门的批复立项,也可能由于后期城镇规划、环保政策而终止。

五、规划内养殖场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今,城市郊区纳入发展规划的畜禽养殖企业获得了重要的发展机遇,这些场应该既要加速向都市型现代养殖模式升级转变,也要内外兼修,充分融入城镇化的文化氛围中,努力为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消费提供必不可少的畜禽产品因素。

1.精准市场定位塑造地方品牌。发展养殖业应当根据地方实际,找准市场定位,才能针对性打造区域特色产品,形成特色品牌。要注重市场调查,追踪市场行情,分析消费者多元化市场需求,走持续发展的生产经营模式,才能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重视产品的品牌培育,要积极申报地方养殖技术标准认证,如“三品一标”等,形成地方品牌;养殖企业要重视商标注册,努力发展成为企业龙头。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改建升级场内基础设施,融入地方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氛围中,消除发展养殖与环境保护及休闲旅游等产业的矛盾冲突。提升养殖场环境保护、动物疫病防治、先进养殖技术等水平,保障养殖场与城镇化建设、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3.构筑产品营销网络。养殖产品的销售问题是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点,生产企业也要注重下游稳固营销网络的建立。拓展与批发市场、零售市场配送中心、生鲜超市等市场网络的对接,推广电商等广泛的销售渠道;资金实力强的企业可发展产品加工业,逐渐打通全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应当高度重视本地市场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运输和宣传优势;在产品需求端下工夫,增加消费者可直接食用的半成品比例;逐渐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高端饮食文化,成为引领消费者饮食偏好的“养殖-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

猜你喜欢
养殖业畜禽养殖场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猪养殖场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2020年小龙虾养殖业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