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依赖行为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

2017-09-15 16:42杜若琳
科技资讯 2017年24期
关键词:预防对策成因中学生

杜若琳

摘 要:互联网因其快捷、方便、信息量大、传播广泛等优势,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认知方式,同时也改变着社会政治、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生活。本文首先对中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继而提出了针对中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 网络依赖 成因 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8(c)-0217-02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结果显示,截至到2016年6月份,中国的网民数量高达7.10亿,互联网的普及率为51.7%,超过全球48.6%的平均水平。

互联网因其快捷、方便、信息量大、传播广泛等优势,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生活、认知方式,同时也改变着社会政治、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生活。然而,如果人们对网络不良或者过度使用从而产生过分依赖,极易导致个体在学习、工作、交往、健康等方面可能发生损害的现象,即网络成瘾综合症。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点,是网络成瘾的高危易感人群,因而,研究中学生网络依赖成因及预防对策等问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 中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成因分析

1.1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内在因素

(1)中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

处于青少年转折时期的中学生,有着强烈的人际交往需求。他们虽然思想上渴望与同学、家长、老师沟通交流,但自尊心驱使,心理上又不愿意与他们吐露心声。这种强烈的人际交往需要与心理封闭两者之间的矛盾,容易使中学生转而诉求网络,从而排解现实中人际交往的紧张情绪。

(2)中学生“独立感”存在的需要。

随着中学生生理的成熟,一方面,他们会刻意在成人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成熟”;另一方面,成人仍将他们当做未成年人看待。随着这种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的不断扩大,使中学生十分渴望以成年人的身份与别人沟通交流,在这种“独立感”的强烈支配下,中学生更愿意在网络虚拟空间或在各种网络游戏之中,从而对网络产生过分依赖。

(3)中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

中学生正好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有较强的求知欲,网络中信息量丰富,形式多变,方便理解和接受。由于中学生自制能力和识别良莠的能力较差,在搜寻互联网信息的过程中,极容易出现以下几种网络成瘾情况:第一,网络浏览时间远远超过计划时间;第二,大量浏览非学习相关信息;第三,与他人交流的时间过长;第四,沉溺于各种网络游戏。

(4)中学生缓解压力的需要。

中学生大多对未来充满幻想和向往,然而这种幻想和向往与现实生活存在种种矛盾,如枯燥的学习,严峻的升学压力,家长和老师的不理解等。在生活中的这些压力,迫使中学生找到一种缓解压力的途径。在五颜六色的网络中,他们通过查找信息、聊天、游戏等多种方式,暂时麻痹自己、缓解压力,以取得心理的短暂平衡。

1.2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外在因素

1.2.1 家庭的因素

中学生产生网络依赖行为和家庭的因果关系最为密切,家庭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不恰当,例如教育子女方式简单粗暴、独断专行、过分溺爱,缺乏关心等等;第二,家长对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这容易对中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使中学生产生厌学、逃避或抗拒等行为;第三,家庭不和睦或者父母离异,会造成中学生基本心理需要的缺失。这些家庭因素容易导致中学生的压抑、孤僻、自卑、缺乏独立性或责任心,久而久之会求助于互联网平台,产生对网络过分地依赖。

1.2.2 学校的因素

中学生产生网络依赖行为和学校的教育同样存在直接的关系。这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原因:第一,在当今应试教育下的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轻能力的落后教育模式,极容易给中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问题,如意志薄弱、抗挫折能力差等;第二,大多数中学的德育教育仅仅停留在宣传层面,未能考虑中学生的年龄和特点,效能有待于全面提高;第三,学校对中学生的监控监管仅仅停留在校园,对上网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和正确引导方式。中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一旦失去学校正确的引导和监控,很容易被虚幻的网络所诱惑,继而产生对网络的过分依赖行为。

1.2.3 社会的因素

中学生产生网络依赖行为的社会因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的期望值过高。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人才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这容易使中学生产生过大的压力;第二,社会对于网络管理的不规范。我国尚未系统和健全有关网络的使用规范和制度,导致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第三,现有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尚未健全。我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单一,分布不均衡,收费过高,很难满足中学生文体文化、休闲娱乐、人际交流、品质训练等多层次文化活动的需求。

2 中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预防对策

2.1 加强个人心理素质的修炼

对于中学生而言,应主动加强个人心理素质的修炼。首先,多学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正确对待人生道路的困难与挫折,提高个人沟通和交际的能力;其次,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正确评估网络的积极作用和不良使用网络的危害,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控制好网络使用时间,使网络真正成为个人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综合素质的有利工具。

2.2 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

对于家庭而言,应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第一,家长应加强对网络的了解,正确认识网络的积极作用,对中学生网络的使用功能和时间起到应有的监控和监管的作用;第二,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多与子女沟通交流,鼓励中学生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第三,家长应尊重孩子的实际需求,同时应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抵制外界的不良诱惑。

2.3 加强学校教育的引导作用

对于学校而言,应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第一,应广泛开展素质教育,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我控制力、社会责任心、历史使命感;第二,加强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揭开互联网神秘的面纱,使互联网真正发挥其育人的功能;第三,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监控作用。教师应和学生进行充分地沟通和交流,一旦发现网络成瘾现象,及时与家长沟通,共同制定出合理的教育计划;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依托课外科技兴趣小组和文化艺术活动等媒介,培养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获得自我存在感、价值感,以取代对互联网的痴迷。

2.4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对于社会而言,应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第一,应加强网络建设、运营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健全工作,以保护中学生的合法权益;第二,加强对网络使用的监控监管,保护中学生的网络健康安全;第三,加大对学校活动场所、公共设施、娱乐、文化等的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国家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功能。

3 结语

总之,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发生,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只有建立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组成的系统性防御体系,才能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共同预防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

参考文献

[1] 李玉华,卢黎歌.网络世界与精神家园——网络心理现象透视[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2] 刘晓彬.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及预防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学,2006.

[3] 胡珊,范会勇.中学生成瘾现状、归因及教育对策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5):59-63.

[4] 李敏,李立,等.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与运动处方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4(12):1847-1852.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防对策成因中学生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私设“小金库”引发的职务犯罪预防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