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2017-09-15 06:18张震张鹏伟
魅力中国 2017年24期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问题

张震 张鹏伟

摘要:近几年,我国很多城市都遭遇过严重的内涝。造成城市内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面积的土地被硬化,绿地、水体的面积不断减少,使土地涵养雨水能力不断下降,这样就破坏了自然界的水循环。当暴雨来临,立刻就汇集成大的径流,形成内涝,给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灾害。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问题;对策

引言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在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但海绵城市建设毕竟还在起步阶段,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技术问题且短时间内无法解决。本文就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建议。

一、海绵城市的意义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雨季都在夏季,防汛防涝自然成了各地当局和老百姓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在过去,城市雨水管理的主要思想和理念是“以排为主”,与传统的城市对于雨水管理的理念相比,一方面,海绵城市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思想对于雨水管理的拘束,尽可能多的吸收纳尽水资源,为城市所用,极大的保护了水资源和城市生态系统,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回用、下渗、净化、滞蓄,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通过减少径流系数的方式,使较大降雨量得到就地吸纳,降低城市内涝的影响,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海绵城市建设非常注重对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大大减少了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降低城市内涝造成的巨额损失,从而变相地增加了城市的经济效益。

二、某市建设海绵城市面临的问题

(一)城市生态水系统不完善

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进行道路、广场的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建设、城市自然水生态系统修复,雨水的收集、蓄存、净化、利用、排放设施建设。这些建设内容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因此,海绵城市建设相当于一个庞大的城市水生态系统,首要问题就是如何通过这个系统把城市分散各板块的水资源整合、利用起来。根据某市政府的目标,某市城市绿地在接下来几年里需要突破37%,地下水供给量从326×104m3达到647×104m3,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持久的努力。因此,如何整合水生态水资源并将其形成功能性划分明确的系统管理将是武汉建设海绵城市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

(二)“绿色海绵体”不足

虽然海绵城市建设对生态文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绿色海绵体”不足是阻碍海绵城市建设的最大因素。就当前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现状来说,都面临着“海绵体”不足的现象。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房地产产业迅速崛起,城市的土地利用率越来越高,开发商受经济利益的驱使,进一步加速土地的地产开发流向,造成了公共绿地面积不断减少,硬质地面不断增加,这就导致了城市海绵体的严重稀缺,严重影响了挨海绵城市的建设。

三、发展海绵城市的对策

(一)加大海绵体建设

海绵城市的建设,关键在于不断提高“海绵体”的规模和质量。为了确保海绵体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功能,增加海绵体规模的方法主要有:将城市建筑用地的表面改成可以渗入的物质,增加城市绿色景观,增加公园、植被等面积。恢复城市的绿地面积,还要充分的保护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平衡。对于受到损害的海绵体还要进行保护。提高人们保护海绵体的意识,认识到建设海绵体对武汉城市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二)整合生态水系统

城市整个生态水系统规划,是将城市的雨水、污水、再生水以及所有水系统整合起来,形成致力于雨水蓄存管理、水资源利用、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改善,构建成一个有效、安全、无污染的生态水系统。生态水系统的构建主要围绕水资源的节能减排、水污染控制解决、水环境生态改善展开进行,通过水循环再利用、控制污染源、改善生态等手段,使生态水系统得到良好的整合,从而达到建设海绵城市的最初目的。

(三)因地制宜,统筹兼顾

①各个城市的区域位置、水文特点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存在较大的差异,规划控制目标也就有一定的差别,要结合城市实际发展需求,因地制宜,做好整体城市规划与建设,控制商业用房建设数量,逐步加大城市绿地面积,确保城市海绵体充足;②城市要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做好整体规划和建设,减少商业用房的建设,不断的增加城市绿地诸如小公园、湿度面积。保障城市有充足的海绵体可以对雨水进行吸收,增强土地的渗透能力,实现雨水的再回收和再利用;③優化管理体制,将低影响开发进行工作结构分解,分解为规划、设计与建设、运营管理三个阶段进行分工责任制,避免发生各职能部门推脱责任的现象。

(四)提高城市建成区的绿地率,确保海绵效果

众所周知,未开发的自然绿地的年径流量的外排率在15%-20%,这就是最好的自然海绵体。基此,只有尽可能地提高绿地率,才能确保开发后的地面径流系数接近于开发前的地面径流系数,才能减少雨水的外排量。所以提高城市建成区的绿地率可以确保海绵体的总量,使海绵城市建设事半功倍。当前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大面积开发建设,城市中的土地都是寸土寸金,致使绿地面积不断缩小。绿地率反映了城市的开发强度,也体现了聚居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健康指标,只有充分尊重和保护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不随意搞大挖大填、移山填海,才能保留自然土壤的海绵功能。

(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研水平

海绵城市在我国的发展还任重道远,国家应该加大刊其资金投人力度,加强政府补贴,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光进技术的研发。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但也不要盲目引进,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避免国外引进的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技术在我国“水土不服”的现象。最后,建立示范性海绵城市工程,为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树立标杆,最大程度的保障城市生态安全。

结语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立竿见影。所以,建设海绵城市要有远期目标、中期规划、近期方案,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建设注重城市雨洪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发、生产和使用,结合新、老不同城区、社区实际,因地制宜、科学、有效地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相信经过一系列的调研、规划与建设,某市海绵城市建设会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S].住房城乡建设部,2014.1234-1235.

[2]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试行)[S].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1236-1237.

[3]糜群.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及对策分析[J].绿色建设,2015(10):24-26.endprint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建设问题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