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德育思想探微

2017-09-15 17:18苗盼桃
报刊荟萃(上) 2017年9期
关键词:德育思想荀子当代价值

摘 要: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中,儒家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影响。而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深刻的影响着后世的文人与学者。在《荀子》三十二篇中,阐述了许多关于德育的思想,它的许多德育思想是具有超时代性的,即便在今天也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本文着重从德育的渊源为切入点,深刻阐述德育的内容、目标及途径,从而探求其理论对当代中国的价值。

关键词:荀子;德育思想;当代价值

荀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不仅继承和發展了儒家的思想,还具有开阔的眼界,综合各家之长,使其理论更具可行性,突出了儒家经世致用的特点。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说道,“荀子在中国历史之地位如亚里士多德在西洋之历史,其气象之笃实似之。”由此可见,荀子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之高,思想之精。荀子所处的时代,战争频发,君臣父子观念沦丧,争权夺利之风盛行,道德败坏,民风不纯。面对这样的社会,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孟的德育思想,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德育理论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德育理论渊源

(一)天人观

在人类社会刚刚开始发展的阶段,人们就对天人关系产生了一定的看法,那时的生产力落后,对天有畏惧感,因而认为天是人的主宰,天与人一样都有喜怒哀乐,顺应天意天就高兴,违逆天意,天就震怒。天和人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天人合一思想深入人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人们对天有了进一步的科学认知。荀子摒弃了儒家唯心主义的天道观,发展了道家的天道观思想。他不仅把老子的神秘不可言说的道改造为客观的,有规律的,可利用的道,而且批判了庄子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他提出了自己的天人观,即“天行有常”。意思是说,天是客观存在的,是自然之天,有自己运行的规律,也就是说人的意志、情绪、好恶、善恶与大自然的变化没有任何的关系,自然现象也不能预示和干预世间的治乱,影响人的祸福,人事只能是由人的自身来决定。故荀子说人应该“明天地之分”天和人各有各的职能,各有各的规律。天能产生万物,但是不能辨物,大地能承载人类,但不能制人,所以人在自然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应该积极的去认识客观规律,并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利用规律,即“制天命而用之”。他认为,如果人类不在道德修养上去努力,社会就不会安定,人民就不能安居乐业,生命财产也没有保障。他的这一思想为其德育学说奠定了坚定的哲学基础。

(二)性恶论

先秦诸子在人性问题的理解上,各有特色,观点不一。老子主张人性本朴,强调在上者无为而民自朴。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从而强调道德是一种自觉的品质,是自然的,随性的体现。受孟子人性观的影响,荀子提出了自己的人性观即性恶论。他批判反驳了孟子的天赋道德观念的性善论,认为孟子“是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荀子提出了“性伪之分”的观点,而什么是“性”呢?众说纷纭,各有侧重。我认为荀子所谓的“性”就是指人的自然属性,与生俱来的特性,人不可能一生下来就自然而然的符合封建道德规范和礼仪,相反,人一生下来就有生理本能和欲望,好利,嫉妒,喜声色。所谓的“伪”就是人的社会属性,有雕琢,改造不合乎道德的本性以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处世品行的意思。人的自然属性如果不加以克制和规范,任其自由发展下去,就会出现犯上作乱,淫乱的现象,而辞让,忠诚,守信的优良品德就会丧失,这就体现了“伪”的价值与意义。正因为如此,荀子强调了后天环境和人自身努力的重要性,提出了“化性起伪”的观点,他认为既然人的先天本性没有太大差别,那么就需要后天的礼仪制度和道德规范去引导他们,使他们具有掌握仁义道德的自觉意识,并且去亲身践行,以求建立起完善的人格。

二、德育的内容

德育的内容必然与其所产生的年代密切相关,荀子的德育学说自然也不会例外。面对礼崩乐坏,臣杀君,子逆父,邪说暴行不断发生的大乱局面,荀子提出了一系列的德育内容。具体如下:

(一)隆礼观

自古以来,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育,可见“礼”贯穿于中国历史的始末,内涵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礼”又是一直受儒家所重视,而荀子作为儒家学派重要的代表人物,把“礼”看做是道德生活的最高准则,居于荀子思想的核心地位。

荀子揭示了礼的起源,“礼”是由先王制定的,由于人类生来性恶,有许多的欲望,这些欲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但是社会的财富不能一直满足人们无限的欲望,所以就会产生争夺,产生战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的生命财产没有保障,先王为了合理的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制定了“礼”来约束人的欲望,但并不是去遏制人的欲望,而是在人的欲望与社会财富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通过种种礼节、礼仪和礼貌素养的教化,使人们生而具有的恶性得到管制和约束,满足人们合理的欲望。

荀子强调礼之于个人修身养性、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祥和、国家稳定繁荣、政治公正清明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人无礼则不生”,礼有助于人的修身处世,能够矫情养欲,不仅能提高个人的自身素质,还能拥有一个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事无礼则不成”礼是社会等级、分工的依据,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荀子的礼必然具有规定等级的功能。同时礼还区分了社会职业,明确了各职业的职责和义务,各尽其责。作为分位等级依据的礼,规范了社会的秩序,对保障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具有积极的意义。最后,“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把“隆礼”作为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希望当时的统治者都能以礼来治国,规范人的道德,改善人的恶性,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

(二)义利观

儒家的义利观对我们的影响非常大,孔子与荀子都把义置于利的上面,认为义重于利。虽然孔子认为义与利是对立的,但他不认为人应该完全舍弃利,只是认为利不能成为人们唯一的道德准则。荀子继承发展了孔子以义至上的义利观,主张义利并存的,对人们来说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不可弃利,也不可舍义。人性本恶,人生而具有好利的特性,即使尧舜这样的圣王也是一样的。但是不可放任自流,否则就会为争权夺利而互相残杀,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以义制利,义是重于利的,也是先于利的,用义去约束人的欲望。治理国家也应该有这样的义利观,应该以义为重,而不应该以利为重,始终坚持先义后利。上位者的不重利,是指不重私利,但要重视百姓的利益,不应该为自己一身,一家,一族的私利,去侵害天下百姓的利。如果统治者以义为先,那么百姓就会变得富裕,统治者也会富裕,这个国家自然而然就富裕了,也就变得强盛了,这也就是义能够产生利,义是利之源泉。

(三)重孝观

百善孝为先,中国人历来十分重视孝道。孝是我国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观念之一,是家庭和谐的基石,是德育的根本。荀子重视孝道,但是荀子的孝是在礼义的框架下去尊敬父母。因为礼义在荀子的思想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其他的理论的基础。他认为人的本性中没有孝,孝之所以产生是由于礼义的教化,是礼义的实践形式。荀子强调孝的连续性,父母生前应该尊重父母,供养父母,死后也要举办隆重的丧礼以表达孝敬之意。荀子重孝,但是不赞同愚孝,孝不代表要事事顺从父母,要考虑符不符合义,如果父母要求的事,不合乎于义,就不可听从父母的话,要顺从于义,这才是真正的孝。自古忠孝难两全,荀子对忠孝关系也作了明确的表述,他认为君主的恩情大于父亲的恩情,当两者矛盾的时候,应该选择忠君。其中“忠”是指尽心尽力,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君臣关系是封建社会的一对主要关系,荀子认为臣应该忠于君主,蔑视贬低那些阿巧奉承或篡夺君权的臣子,忠是臣子的基本品格。但是荀子认为当君主与礼义发生矛盾时,要勇于选择礼义,即便违抗君主的命令也要做有利于国家社稷的事,这才是忠臣该有的表现。

(四)诚信观

诚信是有德之人所具备的道德素养,是指对待他人的一种态度,尽心尽力,以诚相待。“信”要求人们以诚待人,恪守信诺,经常与“诚”连用。在《荀子》中经常提到“信”和“诚”或“诚信”,可见荀子非常重视诚信这一道德品质。

对于个人而言,诚信是为人的一种优良品德。荀子认为人要以不讲诚信为耻,“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人人都要追求诚信,无论是否被人信任,都要以诚待人,以信为念。如果一个人具备了這一优良的品质,就会受到大家的尊重。那么如何做到诚信呢?荀子认为应该遵循礼义,事事按照礼义的道德标准去做,就会达到诚信的境界。

对于国家而言,诚信是治国为政之本,是国家强盛之源。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一个君主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那么他的天下就会太平繁荣。讲诚信是最容易得人心的,所以统治者应该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不仅要自己讲诚信,也要带动整个国家的人讲诚信,起到表率的作用,这样就会对社会风气产生积极的影响,国家才会强盛。

(五)荣辱观

从古至今荣辱观一直受到高度的重视,因为荣辱观就是个人道德的风向标,社会国家稳定的关键。荀子的荣辱观集中体现在他的《荣辱》篇中。荀子从义利关系上区分了荣与辱,认为人们对义利关系的选择,就决定了他们的荣辱观,荣就是先义后利,辱就是先利后义。在《正论》篇中,荀子把荣和辱分为两端,也就是两种情况,“义荣”与“势荣”以及“义辱”与“势辱”,它们的区别就是“义荣”、“义辱”都是从自身产生出来的,而“势荣”、“势辱”是从外部得到的。针对战国荣辱混淆的动荡局面,荀子提出了“君子可以有势辱而不可以有义辱,小人可以有势荣而不可以有义荣”的见解,从而进一步区分君子和小人。

三、德育的目标与途径

(一)德育的目标

士、君子、圣人、圣王是荀子德育的具体目标。荀子认为士是普通的百姓,在荀子生活的时期,士阶层的作用很大,但是由于这一阶层的思想非常的混乱,追名逐利愈演愈烈,荀子重新制定了士的标准,引导人们积极按照新的标准去为人处事,从而净化士的思想,改良士的追求,为新政权提供新鲜血液。荀子认为士就应该具有远大的目标和理想,是社会风气的引领者,是道义坚定守护者。荀子对士的道德规范影响了中国后世历代的知识分子,至今未绝。君子作为德育的目标,已经不再是与小人相对的人,而是一种完善的人格。君子的内心具有礼、义、仁、信、知等道德修养,这些修养也体现在君子的为人处世中,从而上助君主,下教万民。君子不是生来就具有这些道德品质,而是通过后天的德育教化,不断努力完善人格的结果。在荀子看来圣人是比君子的德行还要完善的榜样,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儒家认为圣人是内涵最高品德与修养的人,是仁与智的结合体,是制定礼仪法度的人,具有崇高的地位。荀子德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圣王,比圣人的德行修养还要高,可以说是最道德修养最高的人,是近乎理想的人格体现者,是儒家乃至后世学者终生的追求目标,而真正达到圣王境界的人屈指可数。

(二)德育的途径

教化一词是由荀子首先提出的,在荀子以前教、化两个字是单独出现和使用的,指德育过程的两个阶段,荀子把这两个阶段化为一个词出现在他的著作中,可见其认为外在的引导和内在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因此,荀子德育的途径主要分为外在的教导和内在的修养。

既然人性本恶,那么我们就要化性起伪,于是荀子认为外在教导是必不可少的。在荀子的思想体系中礼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荀子学说的中心和主流,也是他德育思想的核心。荀子的礼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制定的规范,十分强调依礼而行,礼规范了人的行为,让人在家孝顺父母,兄弟相亲,夫妻相敬,在外与人和善,邻里亲朋互助互爱,对上忠君爱国,在礼的引导和规范下才能创造出良好的社会风气,巩固封建君权的统治,从而实现国家的稳定和祥和。就自身来讲,礼能矫正人的情欲,教人礼仪礼节,在尊重情欲的基础上,涵养之,提升之,使其既获得满足,又受到约束,避免无节制的欲望,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礼是为人处事的规则和要求,社会生活的准则。想要使人接受礼的约束,就要以乐作为渠道,抒发人自然的情欲需求,感化人的内心,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接受礼仪法度,能够自愿自觉的遵循礼的约束。因而荀子十分重视乐的熏陶,并且著有《乐论》一文,探讨了乐的起源和对德育的贡献。荀子对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乐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的内在天然本性,为了满足人的天然欲望,抒发内心情感,乐同时也引导着人的性情欲,使其得到合理的表达。美好的音乐能够抒发情怀,陶冶情操,引起人们的共鸣,触动到人的心灵深处,使人深受感染沉浸其中,自然有利于人们修身养性,实现心灵宁静,做到举止有度,改善人性,完善人格,从而使人与人的相处变得和谐友善。礼和乐都是德育实现的外部引导,但二者功能不同。礼的作用是通过制度、规范等使上下贵贱等级有别,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乐的功能是调和同一等级之间或不同等级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友善。“隆礼重法”是荀子思想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也是得与实现的重要手段。想要改善人的恶性,只有礼和乐是不够的,还要有法。首先要对人进行礼和乐的引导来改善他们的本性,如若教育过后,有的人仍然不听从政令和礼仪法度的规范,就要用法进行惩处。但是在刑罚过程中要有原则性,做到张弛有度,该重则重,该轻则轻,同时,法无法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施法的人有灵活处理的能力和公平公正的心,不可因个人情绪喜好而随意量刑,否则法就失去了规范人的行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我国传统教育历来都很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强调内心的修养,注重行为的自觉。在以上礼、乐、法环境的熏陶引导下,人的内心受到感化和教育,以此来修身养性,努力改善自己的德行,使自己符合礼义规范和道德标准。荀子认为修身应该从思想言行上去要求自己,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形成内在的道德驱使力量,即便是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遵守道德规范,时刻自省,不断改善。要珍惜自己身上好的品行,通过不断的自省来发现自己身上不好的品行,并且努力改正它。这是荀子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方法。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生生不息,是我们精神的家园。传统文化中最璀璨的莫过于儒家文化,而荀子就是战国儒学的集大成者,其德育思想自形成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由于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他的思想看法不一。在当今的时代背景和价值观下,他的德育思想依旧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但我们不能直接拿来,套用在我们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对其进行有选择,改造的进行继承和借鉴,与时俱进,使其德育思想的精华为我们现代生活注入生机。

荀子的德育思想虽然带有一定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但是它的积极意义不容忽视。深入研究荀子的德育内容,积极寻求其德育思想与现代的契合点,加以引用和借鉴,切实做到古为今用。荀子德育思想蕴含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其中的许多内容如先义后利、以礼待人、孝顺父母、遵纪守法等,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素质的要求,可见荀子的德育内容具有不容忽视的时代价值。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以荀子德育的理想人格为基础,借鉴其他思想,融会贯通的精华组成。德育的目标,是人产生精神动力的源泉,对人性的规范和引导起到了激励的作用,有助于社会风气的进步和国家的稳定繁荣。荀子的德育方法对当今社会亦有巨大的影响,德育不能仅仅只靠外在的教育来引导,还要人自己发挥主体性,主动进行自省,不断的改正自身道德缺陷,追求更加完善的人格。总而言之,荀子的德育思想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天海.荀子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姜希玉.荀子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山東大学,2016.

[5]吴菲.荀子德育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

苗盼桃(1992—),女,汉族,研究生在读,河北大学,政法学院,中国哲学专业。

猜你喜欢
德育思想荀子当代价值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借鉴儒家德育思想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中职校德育在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模式研究
《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之作
知识小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