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听障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2017-09-16 15:20吴雅慧葛修娟许慧静张徐祎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7年9期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学习

吴雅慧++葛修娟++许慧静++张徐祎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健听大学生中已经普及。本文以听障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方式,从移动学习途径、微信使用频率、微信关注内容等方面对听障大学生使用微信的移动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总结出听障大学生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现状与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拓展听障大学生移动学习的途径。

关键词:听障大学生;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7-0023-03

一、引言

移动学习,是指一种在移动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1]移动学习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学习模式,或者说是未来学习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模式。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方式因其内容片段化、时间分散化、移动性、灵活性,可供大学生在零散时间内学习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并且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移动学习方式。

听障大学生作为特殊弱势群体,其学习难度比健听学生更大,由于听力的损失,听障大学生更依赖 “看”来获取信息,有研究表明,普通人获得的信息80%以上都是靠视觉获得,而听障人群依靠视觉获取信息的比例更高。听障大学生喜欢看图文并茂的知识,那么在“互联网+”的时代,在手机普及的今天,听障大学生如何将这一移动工具有效地应用于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呢?本文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针对微信公众平台在听障大学生人群的使用现状,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并加以分析,以期了解听障大学生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学习的现状,分析其特征,希望能扩展听障大学生的移动学习途径,促进听障大学生移动学习的良性发展。

二、研究方法

本文调查对象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听障大学生。自行设计相关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由客观题和开放题构成,客观题是让测试者根据拟好的答案进行选择,开放题由测试者自由作答,共设计26道测试题,客观题21个,开放题5个。调查问卷从移动学习途径、微信使用频率、微信使用目的、微信公众号关注情况等方面设计题目。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200份全部回收,收回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为131份,有效率为65.5%。在有效样本中涵盖了电脑艺术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专业、园艺设计专业等专业的听障大学生,其中:回收大一学生有效问卷51份,占38.9%;大二学生有效问卷61份,占46.6%;大三学生有效问卷19人,占14.5%。在性别上,男生74人,占56.5%;女生57人,占43.5%。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移动学习工具分析

笔者把移动学习工具分为书籍、电脑、手机、IPAD四种,对听障大学生日常用的移动学习工具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使用手机作为学习工具的所占比例占80.15%,通过书籍的占37.40%,IPAD的比例是8.40%,电脑的比例是70.99%。(见图1)由此可见,手机是听障大学生的主要移动学习工具,主要是因为手机的普及性、携带方便性、获取信息便捷性。

2.微信使用人数统计分析

据调查,在使用手机的听障大学生中使用微信的人数占98.47%,而仅有1.53%的人数不使用微信的原因是安装微信会占用手机内存。而健听大学生中使用微信的人数占91.7%。由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聽障大学生比健听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比例更大,微信几乎成为听障大学生手机必备应用,是目前听障大学生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机应用软件。

3.微信使用目的分析

对听障大学生微信使用目的进行分析,听障大学生使用微信的主要目的是和朋友聊天,占57.3%。而使用目的是学习的占4.64%。(见图2)可见,微信作为新兴媒体,大多数听障大学生都只把微信当作一个社交软件,而利用微信进行学习的相对较少,因此,对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学习利用有巨大的潜力可开发,但同时也需要有好的内容或形式的支持。

4.微信公众号关注和取消关注情况分析

听障大学生对微信公众号关注的情况分析。(见图3)绝大多数听障大学生在平时关注一些微信公众号,占75.19%。由此数据可知,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学习的想法是具有可行性的。在关注微信公众号的听障大学生中,67.01%是希望从中获得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咨询,53.61%的原因只是了解一下平台的主题,还有约24.74%是希望从中获得商家优惠或消费便捷,22.68%是为了配合朋友或商家的活动,但从不关心内容。所以,在听障大学生中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学习的方式需要推广与普及。

但是在关注微信公众号的听障大学生中,有78.13%的听障大学生取消关注过公众号,其中, 52%的听障大学生觉得发布的内容不够吸引人,40%的听障大学生是因为关注的公众号太多看不完,5.33%的听障大学生当初关注是为抽奖等优惠活动,2.67%是因为其他原因。(见图4)对此,笔者认为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学习内容应该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增添趣味性,以吸引听障大学生。

5.听障大学生喜欢的微信内容形式的调查

据调查,听障大学生中62.31%的学生希望学习类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的形式是图文结合,57.69%的学生以文字为主,46.15%的学生希望有视频信息。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形式比较有趣不会枯燥,简单易懂,更加直观。所以,为提高对听障大学生的吸引力,微信文章可采用文字为主、图片为辅,图片、文字、视频相结合的形式。

6.学习类微信公众号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调查得出,63.92%的听障大学生关注了与学习有关的公众号,36.08%的学生没有关注与学习有关的公众号。原因是没有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以及不喜欢看、不感兴趣等。37.10%的学生经常查阅学习类公众号,59.68%的学生偶尔查阅学习类公众号。因此,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的学习内容应尽量根据听障大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和知识领域进行编辑。endprint

7.通过微信获取学习资源的意愿分析

据调查结果显示,61.24%的听障大学生认为使用微信公众号获取学习资源方便,因为手机方便携带,可以随时看到学习内容,并且这样对学习有好处。38.76%的听障大学生因习惯于使用传统学习方式而认为使用微信公众号获取学习资源不方便。

四、结论与建议

比起课堂上的学习,微信公众号可以让大学生的学习更快捷、全面和具有趣味性。大学生通过微信平台也能及时反映自己对学习的困惑和想及时了解的学习信息,并且完善学习系统的反馈环节,推动教学的进度。虽然微信公众平台是一个很好的传递学习信息的新兴平台,在健听大学生中已经普遍使用,但是对于听障大学生而言,因为不了解或者对推送内容不满意,微信公众平台在听障大学生群体中用于学习的状况并不容乐观,仅有4.64%的听障大学生将微信用于学习,44.95%的大学生不愿意关注可以帮助他们零散时间学习的微信公众平台,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引导听障大学生使用手机微信进行学习

大部分听障大学生有使用微信平台的习惯。但根据对听障大学生使用微信平台的情况的问卷调查,反映出听障大学生因为多种原因并没不重视或者说不愿意运用微信公众号的学习功能。微信公众平台应对听障大学生高度重视,让听障大学生了解到微信公众号学习的方便快捷以及学习的重要性,从多方面了解听障大学生所关注并需要的储备知识,提高他们的关注度。阶段性地对听障大学生有关微信公众号的建议进行收集归纳,对微信平台及时地调整完善,引导听障大学生积极地运用微信平台进行学习。

2.推送内容注意形式的多样化

听障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视觉和感知,图片与文字结合既符合了他们接受知识的方式,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多元性。根据听障大学生使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学习的情况调查显示,听障大学生对学习内容形式的多样化较为注重。微信公众平台应深入了解听障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形式,将图片信息、文字信息以及视频信息进行归类和整合,并以听障大学生能够接受且极大提高其兴趣的形式展现出来。

3.丰富推送的学习资源,有针对性和概括性

微信公众平台主要推送与学习有关的资源和实时信息,除了注意推送的形式,还要从各方面、各领域、各种高度来分析总结学习信息,具有一定的丰富性,才能促进和增长听障大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首先,微信公众平台应整合问卷信息了解听障大学生的学习内容需求和偏科爱好,推送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源。其次,由于推送的学习信息有一定数量和字数的限制,学习信息的整合精度和概括程度会对学习者接受信息程度影响很大。微信平台需要反复推敲推送的内容,将其简洁性、针对性、具体性作为判断条件严格要求信息内容的推送。

4.注重平台的交互工作

学习就是在不断的探讨中解决问题、纠正错误、升华的过程。根据问卷调查显示,许多听障大学生因为公众号对其留言不做出回复而取消对其关注,由此体现微信平台与听障生的交流十分重要,且这种交互实际上是对学习的反馈。大多微信学习公众平台注重形式化的资源推送,而没有注重实际解决问题和学习交流的过程,以致大大降低学习者的兴趣和学习质量。微信公众平台应及时关注学习者的留言动态,为听障大学生及时解答问题,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保证每一位学生能充分了解学习知识。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移动学习[Z].

[2]柳玉婷.微信公众平台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

[3]邵辰.基于信息技术的聋人大学生泛在学习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

[4]朱学伟,朱昱,徐小丽.微信支持下的移动学习平台研究与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4(4).

[5]崔瑶.基于移动技术的聋人书面语学习平台的设计与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4(9).

[6]李东锋,黄如民,郑权.面向听障儿童的无障碍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9).

[7]张艳琼,刘菲,潘健.听障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现状与特征分析——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J].图书馆研究,2016(6).

[8]张云坤,王晓娟,罗翀,谷薇薇.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大学生移动学习可行性分析及应用途径[J].亚太教育,2015(23).

[9]郭庆春,李静,寇立群.移动学习的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3).

[10]刘豫钧,鬲淑芳.移动学习——国外研究现状之综述[J].现代教育技术,2004(3).

[11]熊志剛.移动学习及其资源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

(编辑:王天鹏)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学习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综合素质社团建设
智能手机APP支持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推广案例研究
基于微信的大学生微型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