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以四川省绵阳市为例

2017-09-18 01:11杨艳
现代农村科技 2017年9期
关键词:绵阳市国资国有企业

杨艳

(中共绵阳市委党校 四川 绵阳 621000)

国有企业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以四川省绵阳市为例

杨艳

(中共绵阳市委党校 四川 绵阳 621000)

本文通过对绵阳市国有企业发展现状的调研获得第一手材料,对绵阳市国有企业的现实情况进行了充分的梳理,归纳总结了绵阳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做法,并根据当前绵阳市国有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和解决措施。

国有企业;现状调查;发展对策

国有企业是保障人民共同利益、推进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关系着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因此,开展关于绵阳市国有企业现实情况的调查研究非常必要。

1 绵阳市国有企业现状调查

通过对绵阳市国资委等政府部门及全市国有企业的走访调查和座谈交流,笔者了解到:绵阳市国资委成立于2005年10月,代表市人民政府对9户市属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同时对市辖9个县(市)区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履行指导监督职责,对市属10户和在绵纳入国资党委的16户央属、省属、外地属企业履行党的建设管理职责。国资系统职工人数超过10万人,党的关系在国资委党委的国有企业共有26户,基层党组织743个,党员18 305名。2012年,市国资委被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全国13个地市级国资指导监督联系点之一。与绵阳市国资委成立时的2005年相比,截至2016年底,市属企业资产总量从315.0亿元增长到2 049.5亿元,所有者权益从99.6亿元增长到389.4亿元,分别增长了5.5倍和2.9倍,绵阳市国企总体看已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目前,绵阳市国有企业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改革不断深化。一大批原有企业已完成改制重组;按产业类型构建的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已成雏形;以公司制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在企业中已普遍建立;企业生产经营的要素资源已主要靠市场取得;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已基本建立;企业内部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已普遍建立;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在企业已初步建立。二是整体规模大。截止2016年底,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量2 049.5亿元,所有者权益389.4亿元,在全国非省会地市级城市中名列前茅。其中,长虹集团整体销售规模突破1 000亿元,九洲集团产值突破200亿元。涉及工业、金融、通信、交通、能源、水利、商业、旅游等行业,职工总数和基层党员人数庞大。三是运行效果好。在四川省21个市州国资委中,绵阳市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排名第一;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额排名第二;资产总量排名第三;所有者权益排名第四。四是工业比重大。绵阳市的工业基础主要是“三线”建设时期形成的,以电子和军工为主。以2016年为例,工业企业的资产总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上缴税金分别占到出资企业总量指标的50%、93%、55%、92%。

2 绵阳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做法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党的十八大以来,绵阳市紧紧围绕中央、四川省改革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四川省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总体要求,注重“六个”突出,取得绵阳市国资国企改革新成效。

2.1.1 突出组织领导,确保改革工作协调运转。全市自上而下构建了推进绵阳市国资国企改革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目标体系、改革台帐,强化统筹协调,定期考核,有力保障各项改革任务推动落实。

2.1.2 突出规则制定,确保改革政策体系整体衔接。以 《关于进一步深化我市国资国企改革的意见》(绵委发[2014]11号)为统领,制定出台“1+15”系列改革文件及配套政策,形成了绵阳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总体设计及详细路线图,为落实改革举措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着力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完成国务院国资委委托的 《地方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课题;形成了《关于完善国资监管体制的报告》;大力实施简政放权,激发企业活力。

2.1.3 突出试点示范,确保改革工作创新先行。扎实推进长虹集团和九洲集团改革试点工作,目前,长虹集团已完成了控股公司的组建,建立“外大于内”的董事会结构,并面向全球招聘总经理等关键领域的改革工作,为全市乃至全省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鲜活的样本,得到了省深改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九洲集团改革方案已经市政府批准,进入实施阶段。

2.1.4 突出简政放权,激发企业活力。保障经理层自主经营权,将由集团决定的重要权利还权于董事会;将延伸到子企业的部分管理事项原则上归位于集团公司;将部分投资、融资、产权转让等出资人权限授权给长虹、九洲等投资运营公司;厘清出资人与企业的权责边界,出台权利清单,下放部分审批权限;优化监管方式与手段,变行政化管理为契约化管理;将“一企一策”拟定企业授权经营方案。

2.1.5 突出方案落地,确保改革工作取得实效。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大力实施三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整合重组,提高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比例,启动了完善绵阳市国资监管体制相关办法的修订工作,积极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企业分类和薪酬考核管理,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确保改革工作取得实效。

2.1.6 突出创新转型,推动企业健康发展。通过优化国有资本投向,加大走出去步伐;积极培育和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要素向产业链中高端聚集、实现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互联网+、电子商务,落实全市两个“一号工程”;大力发展众创和产业联盟。

2.2 绵阳市国有企业存在问题

2.2.1 机制体制不健全。部分企业尚未真正确立市场主体地位,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急需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从而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

2.2.2 运营管理问题突出。部分企业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严重,还未彻底解决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等问题。

2.2.3 管党治党作用弱化。部分企业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不落实、作用被弱化。

以上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严重影响了绵阳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势必通过大力推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行处理。

3 绵阳市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应对策略

3.1 坚持国有企业改革分类别推进。对商业类竞争性国有企业,应当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吸引其他国有资本或各类非国有资本参与,从而实现股权多元化,逐步推进国有资本整体上市。对商业类功能性国有企业,应当巩固国有资本控股位置,同时要积极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对公益类国有企业可以选择国有独资形式,条件成熟的还可以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等方式,鼓励非国有企业联合经营。

3.2 坚持巩固现代企业制度。巩固现代企业制度可以归纳为“五个突出”。一是突出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二是突出公司治理“有效制衡”;三是突出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四是突出企业薪酬“激励与约束相对称”;五是突出企业用人“市场化”。

3.3 坚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一是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监管工作改革不是动动皮毛的修修补补,必须是动其筋骨的大刀阔斧,有些方面甚至要脱胎换骨。二是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对投资公

司和运营公司,一般认为有所差异。投资公司看重的是产业的培育及发展,运营公司看重的是股权或资本的市场化运作。三是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要在做好增量、盘活存量、主动减量“三量调整”上下功夫。四是集中统一监管经营性国有资产。

3.4 坚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一是明确具体要求和改革目的。要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共同发展各种所有制资本。坚持因企施策,不设时间表、不搞全覆盖、不搞拉郎配。二是在实现途径上,强调方式多样、形式灵活、交叉持股、同股同权。三是在员工持股上,坚持试点先行、优选对象、严格规范。

3.5 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一是做到“四个强化”。要对企业内部强化监督;要对出资人强化监督;要对专项强化监督;要对社会强化监督。二是做到“六个健全”。一是建立健全移交、核查及整改机制;二是建立健全监督工作会商机制;三是建立健全监督意见反馈整改机制;四是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重大决策失误和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倒查机制;五是建立健全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问责机制;六是健全反腐倡廉有效机制。

3.6 强化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一是大力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三是切实落实国有企业反腐倡廉“两个责任”。强化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

该文源自 《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立项课题,课题编号:MY2016YB023,该课题在结项时被评为 “优秀调研课题”。

[1]李怡辉.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 [J].现代经济信息,2015(15):223,286.

[2]王胜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本源和路径选择 [J].现代经济探讨,2014(05):53~57.

猜你喜欢
绵阳市国资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省委宣讲团走进国资系统
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超218万亿元
绵阳市多措并举推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特定问题调查:向国资“亮剑”
绵阳市青少年宫作品
绵阳市网络作家协会成立
绵阳市图书馆孙桐生自藏《绣像石头记红楼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