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海湟中县蔬菜菌核病发病规律与防治技术

2017-09-18 22:30王晓宁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发病规律菌核病防治技术

摘要: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品,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对蔬菜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近年来蔬菜种植规模亦不断扩大。菌核病是蔬菜种植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危害辣椒、茄子、番茄等品种,从幼苗至结果期均会受害。文章结合湟中县蔬菜种植情况,介绍了蔬菜菌核病的发病规律,并详细介绍了该病害的防治技术要点。

关键词:蔬菜;菌核病;发病规律;防治技术

王晓宁. 浅析青海湟中县蔬菜菌核病发病规律与防治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0):37.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食物,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逐渐增大,在蔬菜种植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病虫害,菌核病就是其中之一,菌核病对蔬菜的幼苗茎基部造成危害最大,菌核病在蔬菜其他部位的传染也比较迅速,从幼苗时期到结果期都会造成危害和影响。

一、湟中县蔬菜种植概况以及蔬菜菌核病的发病规律

1、湟中县蔬菜种植概况

蔬菜是人们每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具有良好的市场。湟中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属高原大陆性气候,近年来湟中县紧紧抓住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两川一线”蔬菜产业带,有力地促进了湟中县向蔬菜大县迈进步伐。截止2016年,全县建成各类温棚2.5万栋、2个万亩露地蔬菜基地、7个千亩基地,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3.81万亩,总产达到33万吨。同时,加大蔬菜“三品一标”认定认定工作,认定了无公害蔬菜基地11个、0.6万亩,认证无公害产品33个。全县无公害及绿色蔬菜基地达到8万亩、产品达到50个。

由于蔬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蔬菜栽培过程中的病虫害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菌核病就是一个常见病害。

2、蔬菜菌核病的发病规律

菌核病主要出现在辣椒、茄子、番茄等品种中,从种子育苗期到成熟期都可能发生,开花至结荚期发病最严重。菌核病病原为核盘菌,菌核在土壤中萌发,产生子囊柄,并且形成子囊盘,再喷射出子囊孢子。菌丝对各种恶劣环境的抵御能力较强,在潮湿环境中很容易发病,通过实验发现,当外界浓度超过80%时,特别适宜菌丝生长,很容易引发菌核病,如果外界环境比较干燥,则菌核会自动死亡。

菌核病的病斑最初呈水浸状,随后逐渐变成深色,并且会在蔬菜茎部和根部长出黑色颗粒,这些黑色颗粒就是菌核。当蔬菜不断成熟时,蔬菜叶子的边缘会出现水浸状病斑,而且叶子会全部枯死。病斑还会从叶柄一直延伸到茎秆处,并且从茎秆处直接发病。蔬菜开花时期染病最为严重,染病之后花瓣会逐渐脱落。

通过研究发现,在蔬菜栽培过程中,种子萌芽时很容易从土壤中感染菌核病,进而对整个植株产生影响。菌核病的病原最初主要对土壤、病残体、种子和堆肥等产生侵染,尤其是在降雨较多、空气比较潮湿的时候,土壤湿度达到一定条件,很容易导致菌核萌发形成子囊盘,然后产生大量孢子,孢子再随着风雨传播,散落在不同的土壤中,反复侵染。由此可见,在蔬菜栽种过程中对菌核病进行防治,加强种子处理以及栽培过程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二、蔬菜菌核病防治技术

潮湿的环境是诱发菌核病的主要原因,大多数蔬菜生长过程中都需要充足的水分,在进行浇水的时候很容易导致土壤湿度过大,同时蔬菜生长过程中对阳光的需求也比较大,蔬菜生长发育的温度要求与病菌生长发育的温度要求吻合,因此诱发菌核病。在蔬菜种植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对各种防治技术的综合应用,促进蔬菜健康生产。

1、加强种子的选种与浸种处理

蔬菜菌核病的一个主要发病原因是由于土壤被侵染,进而在栽种过程中导致种子被感染,因此在栽培管理过程中要加强种子的浸种与包衣处理,提高种子的抗病能力。

在蔬菜栽种之前应该要切实做好苗床消毒工作以及种子处理工作,播种前盐水浸种,捞出种子中的杂质、秕粒和菌核。还可以进行包衣,提高种子的抗病能力。根据湟中县的实际情况,一般可以采用温室或者塑料大棚进行育苗和养苗,同时要坚持适时播种。

选种的时候要注意控制種子质量,选种耐性好、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农户在购买种子的时候使用由正规种子公司生产的杂交蔬菜良种,以防在市场上买到质量不佳的品种,影响产量和质量。杂交蔬菜的抗病性好,具有增产特性,能够提高蔬菜单产水平。

2、加强栽培管理

土壤环境对蔬菜栽培水平有很大影响,由于菌核病适宜生活在潮湿环境中,蔬菜栽培湿度过大,会诱发该病,因此在蔬菜种植过程中要加强栽培管理,在灌溉时不能过度,同时在降雨天气要及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土壤湿度过大。

此外,合理的施肥管理也是提高菌核病防治水平的关键,在栽培过程中科学合理地施肥可以提高蔬菜生长能力,提高对病虫害的预防能力。在施肥的时候要适量、适时,以有机肥为主,同时辅以化肥,化肥以氮肥、磷肥和钾肥为主,播种时期施足基肥,栽培过程中及时进行追肥,以提高蔬菜的抗病能力。

3、加强药物防治

药物防治是最传统的防治方法,可以对病虫害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起效较快,但是农户用药不当也会导致蔬菜生长受到影响。菌核病发病初期可以使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进行喷施,根据病害程度选择喷施次数,通常每隔十天喷施一次。如果菌核病较为严重,可以适当增加药物浓度,提高防治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蔬菜生产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项目之一,蔬菜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菌核病。菌核病对各个时期的蔬菜都会产生影响,在蔬菜种植过程中要积极加强栽培管理,选择良种,并且及时对种子进行处理、消毒、包衣等,提高种子抗病能力,在栽培过程中要加强栽培管理,科学合理地灌溉与施肥,一旦发现菌核病,要及时采取药物防治手段,及时治疗,以防对蔬菜产生严重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 寿. 蔬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J]. 青海农技推广,2016(02).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病规律菌核病防治技术
茄果类蔬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气象因素对油菜品种苏油211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气象因素对油菜品种苏油211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南部县油菜菌核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