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课程教学实践的探索

2017-09-18 22:50赵燕青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探索教学实践工程造价

赵燕青

摘要:通过剖析工程造价课程的特点,本文分析了工程造价课程现阶段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改革的具体措施,为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具有造价工程师职业素养的学生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工程造价;教学实践;探索

一、工程造价课程的特点

该课程是土木工程所有专业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但是这门课程又有别于其他专业课程,具体如下:

1.地域性

编制工程造价不可或缺的专业书籍是定额,但是全国各地的建筑工程定额并不相同。各省的编制方法、取费标准和计算规则都不同,因此不同地域的作者编制的教材就不同,这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大困惑。

2.专业性

土木工程专业方向有建筑工程、道桥工程、地下岩土工程等。不同的专业方向编制工程造价的方法不同,且同一专业的道桥工程因使用不同定额也不同。

3.职业性

从课程设置来看,工程造价作为一门专业课,一般为16~24学时。但是它又是一门职业,是学生毕业后可能终身从事的事业,教师仅仅按一门专业课程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

二、工程造价课程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大学的课堂上仍以传授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为主。传统的教学方法对该课程而言有如下一些问题:

一是专业课一般在大教室授课,学生少则几十人,多则二百多人。由于教室大、学生多,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二是由于每门课程均以专业教学为主,学生对课程之间的联系没有整体化的概念,专业的知识呈现碎片化,学生不会综合运用学到的专业知识。

三是不能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由于工程造价职业化的特点,有相当多的学生毕业后会专门从事工程造价工作,这部分学生需要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实践经验,在兼顾理论教学的同时,如何进行实践的训练是对教师的一个不小的考验。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1.内容的探讨

首先我们结合工程造价课程学时少和职业化的特点,对该课程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取舍。下面是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

(1)首先讲授工程造价的定义,并站在建设市场甲乙双方不同的角度来分别讲解工程造价的意义。这样讲述的目的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了解持有角色不同工程造价究竟有何不同。

(2)讲授工程造价的编制基础——定额的原理。主要介绍基础定额人、才、机等各种要素测定的方法、施工定额与预算定额消耗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预算定额各要素单价的确定方法等。

(3)讲述工程量清单和定额编制方法的计价规则以及取费标准和计算程序,重点陈述专业图纸不同、定额不同时,工程造价编制的异同点。

2.方法的探索和实践

(1)变大班授课为小班授课。以前的授课规模大,最多时有六个班几乎200人同时上课。由于教室大、学生多,教师和学生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所以我们把大班拆分,变成小班授课。

(2)互动式教学情境的设计。教师会结合自己在工程造价管理上作为甲方和乙方的不同体验来加深学生对工程造价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理解。有时教师会结合案例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去推测对方会有哪些行为和后果。这样既丰富了所学的知识,也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3)增加实践环节。为了弥补缺少实践的不足,我们增加了一周的课程设计。由于课程设计时间短,采用分组的办法进行。每个组由四人组成,每人计算不同部分的工程量,然后汇总套定额取费。学生的成绩由小组成员互评和教师评定两部分组成。

(4)与生产实习相结合。读图会把碎片化的知识整合起来,但是学生不会读图。为了让学生读懂图纸,我们与生产实习相结合,在实习时指导学生将图集与实物对照,可以加深印象,也对读图有很大的帮助。

四、结语

由于工程造价课程的特殊性以及职业性的要求,迫使我们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由传统的理论教学逐步向理论与实践并重转变,由以传授知识为主,变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在探索和改革中也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从每年学生踊跃报名参加工程造价方向的毕业设计可以看出,虽然工程造价课程的学时不多,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这也给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了更多的动力。

伴隨着轻快的音乐由远及近向大家缓缓驶来,来到大家面前进行自我介绍,随后他的兄弟姐妹马车、货车、救护车、大吊车等也轮番登场,声情并茂地介绍自己。这种生动活泼的开场白设计使学生不仅对各类车的基本外形结构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更增强了学习兴趣,为后面设计个性化的流动旅馆作铺垫。低年级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且尤其注重感受。笔者通过展示生动活泼的动画,设计参与体验和互动游戏等教学内容,创设了一个有声有色、活泼互动的学习环境,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突破重难点。教师应结合具体教学情况,运用丰富多样的媒体手段,突破教学中遇到的重难点。以一年级下册第17课“会摇的玩具”为例,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玩具会晃动、摇摆的道理,并能利用这一道理制作出会摇动的玩具;难点是让学生注意摇动物体的重心处理、平衡及各部分的粘连。结合这节课的重难点,笔者在学生开始制作玩具之前加入了一个“大家来找茬”的互动游戏。大屏幕上出现四个看似一模一样的会摇的玩具,但仔细看会发现细微的不同:有的半圆面比较方,有的重心偏离,有的左右不对称。笔者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哪个玩具是真正会摇动的。找到对的那个玩具会摇起来,发出称赞的音效;找错了不但不会摇,还会用音效告诉大家不能摇起来的原因。三轮游戏下来,学生明白了在接下来制作会摇的玩具中应该避免哪些问题,教学重难点也轻松突破。

(3)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运用PowerPoint、Flash等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教学素材,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演示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用于突破技术局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三年级上册第14课“美丽的雪花”为例,本课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雪花”的六等分折法和剪“雪花”的技法。如果仅仅凭借教师的口述和现场的制作演示,有的学生无法彻底领会制作的方法,甚至根本看不清演示。即使事先制作示范视频,还是会受到光线和手部动作遮挡的影响。为了让制作过程一目了然,笔者用Flash制作好雪花的折叠步骤,通过大屏幕一步步演示出来。这样不仅可以随意地快进和后退,避免了手部遮挡的干扰,还可以根据课堂具体情况和学生的需要反复播放同一个步骤,方便了教师的授课。Flash动画演示在“染色游戏”“对称剪纸”等手工课上非常实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一定要从美术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需要等因素恰当、适度地运用。教师在美术课堂上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才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郗华.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有效结合[J].美术教育研究,2015(20):173.

[2]郭梁玉.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大学,2016.二、图书上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索教学实践工程造价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工程造价之旅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