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以班导师为主体的班导师制度

2017-09-18 12:57肖琴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本科教育学生工作

肖琴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班导师的工作方案,对于建立和进一步完善本科班导师制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本科教育;班导师;学生工作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知识、信息的不断飞速发展,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在迅速发生变化。由于高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的人数成倍增加。在加快高等教育发展步伐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人才的“批量生产”,也出现了学生选课盲目,重学分、不重质的现象。这些问题说明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而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立了班导师制度。班导师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其岗位职能由初期的学生思想生活管理渐渐发展为为学生提供导航、生涯规划、专业指导、就业指导等服务的综合性职能岗位。所以,班导师工作在全员育人的教育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进入大学后,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得到放松,他们在思想和学习上会陷入迷茫,需要有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因此班导师的作用非常重要。笔者担任了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5级数学系的班导师,在两年的探索中就班导师如何参与学生管理,以及如何与学生沟通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分析。

一、研究背景

目前对班导师的工作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陈海英等学者认为班导师有全方位指导的特点,不仅指导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思想、生活等方面也要进行指导。赵传纲等学者认为实施学分制后,学生对专业了解不够。因此,具有专业性特点的导师制将给学生的专业带来帮助。李茂林认为班导师制的实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导师因人而异的详细指导下,人尽其才,发挥最大的潜能。黄亮亮等学者通过分析青年专业教师的优势,就青年专业教师如何从思想和专业方面做好班导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吴婷等学者立足于班导师工作的模块分解,以及如何有效嵌入高校德育工作整体的机制研究,研究了班导师的协同体系。

牛津大学早在14世纪就开始实施导师制,学生在导师的帮助下参加科研,完成学业。导师制在英国牛津大学产生了积极作用,这是一种培养优秀人才的成功教育模式。导师制于20世纪末期进入我国,随后国内很多高校纷纷试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班导师制面临的问题和现状

虽然高校中各个班都配备了班导师、辅导员,他们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由于担任班导师的都是有教学与科研任务的专业教师,教学科研任务繁重,而其所带的班级一般不是自己的教学班级,与学生的交流会较少,缺乏与学生沟通的渠道。有的班导师甚至半个学期下来连学生都认不全,导致部分高校的班导师工作流于形式,有名无实。而辅导员的专职工作是学生工作,虽然与学生的交流比较多,但无法体现班导师的重要性。

第二,学校缺乏系统、科学的班导师培训、监督和评价体系。由于班导师制度的不完善性,班导师考核等一系列制度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不少专业教师为了评职称而去申请做班导师,难以真正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少。同时,班导师的津贴奖励较少,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

三、班导师工作的实施建议

1.创建与大一新生沟通交流的平台

大学一年级是建立师生关系的关键时期,大学新生面对新的环境,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差,对大学的学习方式不适应。学校可以创建师生互动的平台,比如开设新生入学课程,向学生介绍学校的要求、专业课的介绍和选择等。开设该课程,一方面解决大一新生入学时的困惑,使其对所学专业有更多的了解;另一方面,师生之间有了互动,可以让班导师更加了解学生的性格。这样就不会出现有些班导师连本班学生都认不全的情况,从而减轻班导师的教学压力,使班导师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班级工作中。目前已有部分高校应用了这种做法。

2.多找学生交流、谈心

班导师谈心的对象是学习或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谈话的地点不一定在办公室,可以是学校的各个区域,谈话以聊天的方式进行,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关注他、帮助他。高校的班导师与中学班主任有很大的区别,最显著的一点是两者管理方式的不同。中学班主任由于有高考的压力,所以对学生的管理非常严格。而高校的班导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没有高考的压力,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是平等的,班导师是学生在专业学习方向上的导师。班导师可以加入学生的微信群、QQ群与学生联系,随时解决学生的困难。班导师要让学生打开心扉,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班导师可以适当组织班会活动,或者参与学生的团队日活动,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以此增强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和师生间的亲密度。

3.处理好与辅导员的关系

班导师与辅导员在工作任务上具有趋同性,只是在职责上稍有不同。班导师主要负责学生专业方面的学习指导,而辅导员则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人员。班导师以“点”为主,辅导员以“面”为主,彼此良好配合,会使工作事半功倍。

4.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

大学生都已经年满18岁,有独立判断是非和承担责任的能力。在相处的过程中,班导师不能咄咄逼人,要使学生感觉自己被尊重、被关注,以此激发学生的感恩和独立意识。班导师要把管理学生变为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学生,有事情多与学生进行协商,这样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形成爱生尊师的良好氛围。

5.不断学习

班导师要加强学习,了解最新的专业方向,这样在指导学生方面会得心应手。学校可以向班导师发放一定数额的津贴,使其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

四、总结

班导师是大学生四年生活的指导者。班导师肩负着大学生的专业指导、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重要职责。班导师要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建立和谐的互动,与辅导员一起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加强学习,了解专业的前沿方向,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术科研环境。

参考文献:

[1]梁蓉.论班导师制的实施[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2]王立轩.现代高校教师功能拓展——班导师工作谈[J].科技信息,2012(9).

[3]陳海英,邢战雷.大学导师制探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8(1).

[4]赵传纲.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0).

[5]李茂林.牛津大学:导师制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河南教育:高教版,2006(7).

[6]黄亮亮,曾鸿郜,吴志强.浅析高校青年专业教师如何做好班导师[J].高教论坛,2013(2).

[7]吴婷,何希,赵菡.基于模块嵌入的高校班导师工作协同体系构建研究[J].法制博览,2014(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本科教育学生工作
保险专业本科教育:基于需求与供给的分析
以整体思维统筹卓越法律人才本科教育
甘肃省本科教育供给与产业结构的对接性研究
探究高校学生工作专业化的发展
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管理
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区别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
高校学生工作老师处理学生事务数据的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