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评价的差异性

2017-09-18 18:39汪学余黄克敏
魅力中国 2017年38期
关键词:评价者个体差异

汪学余+黄克敏

摘要:新课程对教师评价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体现在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评价两个内容。对教师的评价不应忽略差异性。只有体现了差异,才充分尊重不同的教师个体

关键词:教师评价;差异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共性与个性是辨证统一的。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个性特征。因此,我们既要看到普遍的方面,也要考虑各自的实际情况。既要借鉴发达地区在实施新课程教材方面的先进和现代的方法、手段和途径,也不能完全按部就班,特别是要看到边远县镇和贫困地区的不足,如师资缺乏问题、学生生源和水平问题、家庭经济背景、教学设施问题,教学实际可操作性问题等。因此,对教师的专业化评价也应该因为地域的不同、对象的不同等而存在差异性的评价。而新课程有关对教师的评价并未就此做出明确地说明,这正是本文试图进行探究浅析的根本问题。

那么,对教师的评价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的差异呢?

一、对教师评价的客观差异

根据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理念,对教师的评价,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教师个体的发展。

1 教师教学的地区差异性

问题1: 如果按照一堂好课的标准,来评价各个地方同一内容不同教师的课,或者把不同地方不同教师同一内容的 “好课 ”放在一起来比较或评价,为什么应该有差异?

问题2:我国现在有许许多多的特级教师或全国优秀教师,可是,我们从来就没有在乡中学、边缘山区或贫困地区见到或很少见到,为什么?

很明显,对不同地区的教师的评价已经存在不公正性。这是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决定了这种差异,从而导致对教师评价的影响。

2教师教学的学校差异性

由于受当地经济水平、学生基础、学校的差异,产生了学生生源的差异,从而导致实施同一要求标准的课产生不同的效果。

3、教师个体素质的差异性

对教师的评价,还应该考虑教师个体的因素。如男女的差异、老少的差异、学习背景的差異、个体发展潜力的差异、教学风格的差异、性格魅力的差异、乡村与城市的差异、东部与西部的差异等。对教师评价,应该基于教师个体的差异,体现促进教师个体积极主动地发展。只有承认了个体的差异发展,才能合理地科学地评价不同的教师,真正发挥评价教师的功能。

二、对教师评价的主观差异

1、 评价者或评价体系的差异

林少杰认为,现行评价体制问题在于:

(1)评价目标片面,只重视教育的短期外部需要;

(2)评价途径偏窄,只通过教育过程的终结状态去评价;

(3)评价指标单一,只看学生的考试成绩;

(4)评价体系不完善,缺少诊断和矫正机制;

(5)评价主体单一,教师参与评价的成分低。

不可否认,旧的评价体系存在评价中的缺陷,而新的评价体系仍然会存在评价中的差异。

2、 被评价的具体教学对象的差异

同样,人是有差异的,因为教学对象学生的不同,教学情景就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性,如果守着一个标准去评价教师对不同对象的劳动,这是不公正的的教条主义。只有充分考虑具体的学生、具体的教学层次、具体的教学环境等因素,承认差异,考虑差异,那么我们的评价才真正做到了有利于教师的发展。

3、 评价者动机的差异

课程评价实际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而价值判断在事实描述的基础上,必然体现评价者的价值观念和主观愿望。因而,不同的评价主题因其自身的需要和观念的不同对同一事物或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判断。这就是说,评价者的动机是有差异的。

从上述新旧评价体系目标的差异,可以看出,对教师的评价与评价的动机是紧密相连的,动机不同,评价就存在差异性。具体表现在:

1) 评价在于发展什么样的学生

美国马里兰州③基础教育就教师的教学评价编定了学生读写的六种要求:1)教师必须能让学生在多种课程学习中掌握相应的技能与技巧;2)教师必须将考试的目标整和到具体的教学目标之中去;3)教师必须将教学、课程和生活相互联系起来;4)教师必须让学生具有完成学业的战略;5)教师必须期望学生成为有生产性的思想家;6)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具有合作精神。从以上的教学理念,对教师的要求,可以看出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从而又以此来评价教师。

2) 评价在于发展什么样的教师

事实上,“教无定法”表明,我们不应当把评价标准绝对化。同时,即便是评价者的意见完全正确,但由于被评价者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所限,无法达成共识时,从发展性评价的宗旨出发,也不应该赋予评价者绝对的权威。尊重被评价者的发展现状和自觉状况,才能塑造一代发展性和创新性的教师。

三、教师自我评价的差异

1、 专业化评价中的自我反思的差异

自我评价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激发内在动因的过程。但是,这种自我反思是因人而异的,影响因素也是千差万别的。既然教师的自我反思存在差异,那么教师的自我评价也就有差异性。

2、 专业化评价的反思实践的差异

由于不同教师反思的差异,必然导致反思实践的差异。反思得深,实践效果就好;反思走形式,那么实践就老套路。在实践中反思,通过反思指导实践,这充分体现了辨证法的观点,然而,正是因为反思实践的差异,决定了教师在自我评价中的差异性。

总之,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一样重要,只有评价好了教师,才能充分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激活教育的源泉,也才能使新课程新理念彻底地得到落实。

注:①摘自文章《浅谈新课程与教师评价改革》童芬峰

② 摘自广州教研文章《论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评价改革》林少杰

③ 摘自《新课程与评价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丛书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陈旭远 东北师大出版社

2《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钟启泉 2002 北京大学出版社

3《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重师大师资培训资料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丛书《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与学生发展》 《新课程与学校发展》 2001,教育科学出版社

5,《英语课程标准》 2001,北师大出版社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钟启泉 2002 华东师大出版社

6.周卫勇 《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林崇德. 教师素质结构与教师教育 《中国教育学会第15次学术年会论文集———新世纪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8.林少杰. 发展性评价的认识 《现代教育论丛》 2003.6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价者个体差异
相似与差异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教师的角色转变带来的课堂教学变革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How Cats See the World
360度绩效反馈评价有效性的博弈分析
我与教师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