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空肠营养管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应用及护理

2017-09-20 12:35何斌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5期
关键词:空肠营养液肠管

何斌

浙江东阳市人民医院 322100

经鼻空肠营养管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应用及护理

何斌

浙江东阳市人民医院 322100

通过鼻空肠营养管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早期应用,探讨鼻空肠营养管营养支持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使用过程中遇到堵管、脱管现象的护理对策。在管道选择、营养液的选择、妥善固定、输注方式、沟通等方面有了的认识,并开展了新技术的学习活动,制订了护理常规,便于护理人员开展工作,更有利于病人病情的恢复。

鼻空肠营养管;脑卒中;护理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危重病,发病急,进展快,部分患者可以出现昏迷、吞咽障碍、咳嗽反射障碍等导致预后差。脑卒中需要包括营养支持在内的综合性临床治疗,早期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是关系到预后的重要因素[1]。肠内营养简单易行、经济实惠,是临床护理工作倡导的营养方式。经鼻空肠途径输注营养液是肠内营养(EN)的方法之一,可通过肠道吸收人体各种必需的营养素。鼻空肠置管营养支持的方法,改善了病人的营养状态,减少了误吸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EN并发症包括:腹泻、误吸、堵管、脱管等,本科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堵管、脱管情况,脱管、堵管既可以引起误吸又可造病人的病情反复,现就其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堵管、脱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以2013年4月到2017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脑卒中的诊断标准:急性起病,表现为言语不清、复视、吞障碍、意识障碍、肢体麻木、瘫痪、共济失调、头晕、头痛等,经过头颅CT或者磁共振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或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入选标准:年龄40~65岁,从发病到住院12h内,经过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明确为脑卒中,且患者因为神志不清或者咽喉肌麻痹而发生吞咽障碍者。神志不清患者限于嗜睡到浅昏迷水平;神志清楚但是咽喉肌麻痹患者进行洼田氏吞水试验在 4~5级水平。

排除标准:外伤性脑卒中者,平时就存在营养不良者,发病超过12h后入院者,入院后不能配合诊治者,住院时间短于14d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共有98例资料完整的脑卒中患者纳入观察。给予早期经鼻空肠营养管营养支持治疗。其中发生堵管7例,脱管8例。

2 原因分析

2.1 护士责任心不强 输注营养液时没有及时巡视病房,观察不仔细,固定胶布松脱后来及时更换,交接班不到位,而导致堵塞管道、脱管。

2.2 缺少临床经验 护士对新开展的鼻空肠管的护理方法不够明确,病区没有及时组织学习导致部分护士在向空肠管注入药物、食物前后没有冲管,致使药物、食物和营养液附壁,逐渐囤积后堵管。还有部分护士固定导管方法不正确,使用胶带不合适,致使脱管。

2.3 鼻空肠管位置未确认 医生置管后未及时行 X线或泛影葡胺造影检查,护士未注意空肠管外露部分长度及腔内管道续行[2]。

3 护理对策

3.1 管道选择选择长度为130 cm~140 cm,含有导丝,软硬适度的福尔凯空肠管,可方便营养管头端到达空肠上段。

3.2 营养液的选择 鼻空肠内不同于经胃的营养,对营养液的配方、浓度、渗透压及污染情况要求相对较高。由于空肠内无胃酸的杀菌作用,因而对营养液的细菌污染要特别注意,要求按静脉输注标准操作,尽量避免污染。如自行配制营养液,每次仅配制当日量,4℃保存。输注时饮食的温度应接近体温,配好的饮食在容器中悬挂的时间不应超过8 h,新鲜饮食不应与已用过饮食混合。配制时间过久食物可能变质凝固,也可导致堵管,并注意防止霉变、腐败的食物引起细菌或真菌性肠炎[3]。

3.3 输注方式 临床实践表明,连续输注营养液吸收效果较间歇性输注好,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少,营养支持效果好。插管后应立即注入生理盐水50 mL,以冲洗插管时分泌的胃液及胆汁等黏液。第1次泵注营养液前,应缓慢泵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mL,以检查管道是否通畅,并使肠道有个适应过程。先以60 mL/h速度输入,如果耐受良好,可以逐渐增加速度,直至120 mL为止。开始输注时速度较慢,更易发生堵管,应加强观察,在情况允许时,尽量使用输液泵输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输注完毕后应使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管道。一旦发生灌注不畅,考虑堵管的可能,可使用20 mL注射器反复冲洗、抽吸,或将胰酶溶于温水后注入。

3.4 妥善固定 使用黏度高、透气性好、3M公司生产的胃管贴,贴在鼻翼两侧并将管道牢牢固定好,导管尾端,固定在耳上、头侧,避免压迫管道。4 h检查营养管的位置1次,测量外露部分的长度,做好记录,做到班班交接。固定管道的胶布如出现潮湿、污染、脱落等及时更换。

3.5 做好健康教育与沟通 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讲解插好鼻空肠管后,不要牵拉折叠管道,将管道完全固定好,晚上睡觉时,避免压迫牵拉管道。

3.6 自我学习 护士每次碰到新的诊疗技术首先进行自我学习,通过学习增长相关知识和经验。护士长作为学科带头人,应带领大家进行系统的学习,制订出护理常规,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严格按照护理常规进行工作,不懂的地方可以向医生请教和讨论,不能盲目进行操作。

3.7 心理护理 该类患者由于病情重,病程长,无论在精神上或经济方面负担都很重,需加强心理护理。为避免患者及家属不愿继续治疗或出现并发症后出现厌烦心理,在实施EN时应先告知患者及家属营养支持的重要性,解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出现并发症要及时发现和处理,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顺利完成治疗。

4 讨论

肠内营养是脑卒中等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手段,其因更加符合人体的生理特性,并发症少,既提高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又减少了误吸等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护士不能因为责任心不强、知识经验不够等而增加患者的痛苦,应该加强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制订完善的护理常规,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1]李志东,赖路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脑卒中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6):75-77,78.

[2]黄燕霞,易爱丽.胃镜引导下放置空肠营养的方法及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9):1197.

[3]孙淑君.2例空肠营养管堵塞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3(2):45.

R473.5

A

1672-5018(2017)05-101-01

猜你喜欢
空肠营养液肠管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十全大补汤加味联合空肠营养管改善胃恶性肿瘤患者疗效观察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不同营养液对火力楠移植的影响
循证护理在经鼻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中的应用效果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单通道空肠间置在贲门癌近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
空肠造瘘管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辅助化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