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典卫城:石头奏出的千古乐章

2017-09-21 00:27章夫
看历史 2017年9期
关键词:卫城神殿帕特

章夫

飞机追着夜色,只怕被黎明赶上。飞机一降落,一睁眼,黎明和雅典一起出现在我的眼前。或许是导游的刻意安排,中巴车把我们从机场一直拉到了希腊最令人兴奋处——雅典卫城。穿过杂乱而平庸的雅典城,汽车在盘旋过后直接驶入一座小丘,远远地,那眼熟而极具特色的残垣断壁便映入眼帘。雅典卫城镶嵌在阿克罗波利斯(希腊语意为“高处的城市”)山顶。

车到卫城大门外停下,便可鸟瞰脚下喧嚣的雅典城。其实,走出机舱的那一刻,我就有与余秋雨同样的对雅典的最初印象——略觉寒伧,“既已失去古代的格局,也没有现代都市的规划”。可能我们看事物的角度不一样,虽然略显零乱的雅典给人一种无序之感。但总体而言,那种“贵族气”尤存。只是初看上去,这座城市的市民太过休闲甚至庸懒。

卫城是用来让无数众生仰望的。仰望着高高在上的卫城,孤独而静美,我心里油然升起宗教般的情愫来。

雨里浸过,风里吹过,海水泡过,雅典卫城已经铸造为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坐标。

二千多年的风,漫过神山

最初时节,阿克罗波利斯山上建造城堡仅仅是为了防御之需,与世界同时期所有地方一样,秩序尚未建立之时,战争便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砝码。在古希腊,大大小小的城堡遍布,此间,雅典卫城是一位氏族首领的城堡。只是因为这里地势太过完美,成为人们心中神圣的地方,所以当秩序建立起来,战争退居二线时,这里便演变成祭祀神灵之地。

雅典人心中,卫城不仅是一处宗教之地,更是一处庇佑他们的“诺亚方舟”。其独特的地形,是古时多战的雅典市民避难之所。战事一来,雅典市民就集体跑到这座形似诺亚方舟的山上,这里是绝对安全的。可以说,雅典卫城自古就是雅典的保护伞和依靠。一个“卫”字,形象而深刻地诠释了它的定位和功能。

只是不幸的是,神灵最终也未能守护好这天赐之地。公元前480年,波斯大军登陆希腊,一举攻占了雅典城,希腊各城邦也都卷入了保卫之战,还是没能保住卫城,坚固的建筑遭到彻底的破坏。好在侵略者很快被赶了出去,波斯战争后,雅典人花费40年时间,复原了卫城昔日的辉煌,白色的大理石建筑群昭示出的是希腊人心中永远洁白无瑕的神圣之地。

更为经典的是,除却山丘下一些橄榄绿,整个高地全是象牙色,与高高低低的神殿颜色融为一体,无一丝杂色。

下车后走了几步,卫城就在面前,触手可及。拾阶而上的脚步自然变得小心翼翼,唯恐一不小心做了恶客,惊扰了沉睡的众神。

不远处,一只狗懒洋洋地睡在石头上晒太阳,蓝天白云下悠闲自在的样子,像极了一个希腊人,任耳畔的喧嚣与嘈杂,独自眯着双眼,沉浸在自己的美梦之中。

信步十余步,便来到山丘西侧卫城的唯一入口,左右两排大理石立柱巧妙地穿插并列,气势雄伟,给人一种安全感。门廊的两翼不对称,北翼曾是绘画陈列馆,南翼是敞廊。两侧的立柱都有不同的名字,外侧的立柱叫多利安式立柱,令人升起威严之感;内侧的名為奥爱尼亚式立柱,优雅迷人。

如果设想卫城的平面图是一片橄榄叶,那卫城的入口就是橄榄叶柄。通过“叶柄”之后,便来到了前门。这座门由左至右分为三部分,由北翼、中央楼及南翼组成一个阵势,直通卫城的圣殿。

卫城恰如迷宫一般,我好奇的眼光雷达般地不断搜集各种信息。我几乎屏住呼吸,移动着细细的碎步,鞋底尽量不与大理石发出声响,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身子。

山门后是著名的伊瑞克提翁神殿,于我们中国人而言,可能这个名字不一定熟悉,但要说建筑前的六根廊柱由6位美女托举,肯定印象深刻——很多年前,我就从各种历史画册和介绍希腊的书中,见到过这些经典,印象尤深。这座建于2400多年前的神殿不大但设计非常精巧,我穿过杂乱的碎石,爬进里面一看,只见神庙东区是六柱门面构成,南面是一处虚厅形式。就像一幅画大量留白一样,那故意“留白”的“虚厅”外面,特别设计了6根少女像柱代替了石柱,这些少女长裙束胸,轻盈飘忽,顶天立地,神情端庄。建筑师和雕塑家将承重和装饰功能,十分精妙地结合在一起,这天才的设计令人倾倒。

也因为此,这里成为卫城游客最喜爱的景点之一,无论是到此一游者,还是潜心研究者,来到这里必然驻足瞻仰,立此存照。据导游介绍,由于石顶的份量很重,而6位少女为了顶起沉重的石顶,颈部必须设计得足够粗,为了不影响美观,建筑师给每位少女颈后保留了一缕浓厚的秀发,再在头顶加上花篮,成功地解决了建筑美学上的难题,因而将美留传千古。这6根少女像柱是复制品,据称其真身,早已被人武断地移居到了伦敦大英博物馆。

二千多年的风,不断吹拂她们飘飘的裙裾,她们仿佛随时都有可能从神殿下走出来,告之我们太多的过往……

不朽的帕特侬神庙

我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把目光从伊瑞克提翁神殿移开,但见山门右前方,矗立着闻名世界的古代七大奇观之一——雅典娜女神庙。艳阳高照,蓝天映衬,别出心裁的雕刻技术闪耀其间,更有各种花样翻新的装饰点缀其中,它们时而述说着历史的沧桑和不朽,时而展示着它的古老魅力和庄严气魄。

严格地说,卫城一直在修建之中,我们视野所及的所有神庙,都搭着厚实的铁架子,建筑师们正忙碌着,把两千多年前的卫城,一一复制给我们。而每一幢神庙的遗址旁,都会有那些建筑物最初的模样,真是一幢比一幢漂亮。

正处于修复阶段的神庙,被如网般的铁架围了起来,墙上一幅示意图告诉我它最初的容颜:18英尺长、12英尺宽的神庙内,有一个爱奥尼亚式门厅和一个约呈方形的内庙组成;一条饰以高凸浮雕、宽18英寸的中楣饰带,围绕在建筑物外部;高8米的巨大圆柱在东、西各设置8根,南北各有17根;神庙分前庙、正庙和后庙,神庙全部用雕刻和浮雕装饰,在神庙东面安放着雕刻家菲迪亚斯的作品——一个执盾的雅典娜神像浮雕。endprint

雅典娜女神庙也称无翼胜利女神殿,建于公元前447年-前421年。其精美无与伦比,传说雅典市民为了使胜利永驻,就将胜利女神的双翼砍下,难以置信的是,这残酷的故事竟成为无翼胜利女神殿的由来。神殿几经劫难,17世纪时还被英国人掠走许多浮雕,以至于今天只剩下几根高高的圆柱,直指苍天。

一个建筑群,一部歌剧,一出晚会……都会有一个主角,如果说这些神庙都还不是主角的话,那么卫城绝对的主角,应该是雅典娜神庙了。雅典娜神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帕特侬神庙,帕特侬是希腊文,意为“处女的”。

神庙里,12米高的雅典娜神像挺立着,目光如炬,气宇轩昂,黄金头盔、胸甲、袍服衬托出独有的雍容与华贵,象牙铸成的脸孔、手脚和臂膀,雕刻出少女特有的柔美与神韵。长矛靠肩,盾牌在身,右手托举着一个黄金和象牙镶嵌的胜利之神……只可惜出自于雕刻家菲迪亚斯手中的艺术珍品,早在公元146年就被东罗马帝王所掳走。

这座神像不知所终,仅留在古人的描述里。面对上述那些诱惑力极强的文字,只要稍加想象,就会勾勒出其中的隽美来。好在留下了小型仿制品,我们也有幸一睹尊容。

帕特侬神庙代表了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被称为“神庙中的神庙”。其主角地位是無法撼动的,虽然希腊的古遗址明星荟萃层出不穷,但在全世界眼里,只要有介绍希腊的图片,哪怕只有一幅,也非帕特侬神庙莫属。

这就是帕特侬神庙存在的意义所在——它成了介绍希腊文明不可取代的符号。帕特侬神庙的魅力,集合了神话、历史、艺术,还有无与伦比的造型,“被旭日托着,被夕阳染着,被月亮星星伴着。”

当我一步步走近它的时候,一种威严之气无形中向我逼来。我条件反射般用手遮住从浩瀚蓝天下射来的烈日,又虔诚地放下另一只手中的相机,在心里点亮一盏长明灯,再慢慢地靠近。

帕特侬神庙于公元前447年动工,由著名建筑师和雕刻家菲迪亚斯承担11年后建成。建筑设计非常独特,从远处看神庙是由平面和直线立体组合而成,实际上却是由曲线和曲面组合而成。多立克式直柱外观上是直线的,实际上石柱的中间稍鼓,上面稍细。石柱也不是垂直的,而是稍向神庙内侧倾斜。神庙内的地面看起来是平面的,实际上中部隆起,略高于两边。石柱之间的排列也不匀称,神庙四周的柱子稍大一些。原来,菲迪亚斯在设计中巧妙地利用了人的视觉错觉,将建筑美学和实用主义完美结合在一起。

帕特侬神庙内46根擎天巨柱环绕,可谓气势磅礴,可如今铁架比巨柱还要多,密密麻麻的间隙里,无不透露出沧桑与忧伤。

昔日的壮观华美虽只余下断壁残垣,我们凭借乱石嶙峋间那些擎天而立的大理石柱,依然可以感受到它当年的辉煌与荣耀。

几经天灾人祸,神庙历经屈辱与浩劫。修复工作一直成为雅典人的接力赛,直到1933年,在一位名叫尼克劳·巴勒诺的希腊土木工程师的努力下,帕特侬神庙才被认为修复到大约250年前的样子。

将单色变成了丰美,将残缺变成了宁静。历经苦难战乱洗礼,却留存下来最平静详和、大气无畏的精神。那一根根屹立的纯白色石柱,摸上去粗糙坚硬,叩之锵然有声。

坐在神殿的石柱旁,日光从云中直射下来。我听到微风吹过神庙的廊柱,彷佛欢快的手指拨动着琴弦。神庙神秘安详的美,让人不由得想与之开展一番心灵对话。

一个文明古国的最后尊严

雅典卫城东南角,有一处结实的建筑,那便是卫城博物馆。博物馆共有9个陈列室,珍藏着雅典卫城内各神庙的珍贵石雕、石刻。矮矮的卫城博物馆并非古时的建筑,是希腊官方后来修建的,为了使博物馆的高度不超过卫城山上的古建筑,挖开土层之后建成,并与其他建筑浑然一体,于1878年完工。

就在卫城博物馆落成10年前的一个月光皎洁的夏夜,一位富有冒险精神的美国游客偷偷从被隔离在比雷埃夫斯港的船中溜上了岸。躲过了巡逻警察,他步行来到雅典,通过贿赂卫兵获准登上了雅典卫城。

慕名而来的他,完全被如水月光下的废墟迷住了,对周围的景色惊诧不已:“成排地矗立着——成堆地叠放着——遍布雅典卫城广大区域的是数百件大小不一、雕刻得精美绝伦的破损的雕像。”

这位深夜闯入的不速之客不是别人,正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他在其著作《乡巴佬在国外》一书里,完整地记录下了这一过程。

马克·吐温充满景仰的朝圣旅行,充分展现了19世纪中叶,人们对所有希腊事物的迷醉。西方工业技术上的进步把当时的世界飞速拖入一个眼花缭乱的新时代,但当时的许多诗人、作家和哲学家们,却选择栖居在过去,从希腊世界那里汲取灵感和营养。

很自然地,学者们包括新兴学科考古的学者,也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希腊,这个刚刚从土耳其人近四个世纪的统治中解放出来的国度。

随着这种“注意力”的持续,引发了一股空前的希腊“寻宝热”。

最为典型的要数罗马人。他们在征服了希腊之后,就像搬自家东西一样,把希腊的众多艺术品视为他们合法的战利品,陆续搬到了罗马。希腊的艺术品不用再找理由便背井离乡了。有些喜剧的是,也就在罗马帝国之时,一本由希腊人撰写的旅游指南《希腊纪事》问世,此书主要是迎合全盛时期罗马帝国蜂拥到希腊的游客之需,但这本“旅游指南”,最后却成了十足的“抢劫指南”。

雅典被野蛮地洗劫。这段历史我们很容易查到。公元395年,罗马帝国被分为东、西两部分,希腊划归东部,也就是拜占庭帝国,在其后的1400年间,它由君士坦丁堡的皇帝统治。或许是历史的宿命,罗马帝国分裂之时,便是古典文化走到尽头之日。

由是,古希腊真的进入了长眠期。虽然君士坦丁堡的大批学者依然在研读和欣赏着希腊古典的美,而在整个欧洲乃至世界,很多东西已经失传……当大批欧洲人来到拜占庭时,他们身上的符号是“征服者”而非“学者”。

这对于希腊而言,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公开而彻底地否定。

梳理一路走来的人类古文明路径,不免令人伤感,但不可否认的是,那就是历史——活生生地在世间发生过的人类自身的历史。好在我们能够原汁原味地保存着那些残垣断壁,从那些残垣断壁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尚能呼吸到历史散发出的各种信息——那是人类令人骄傲和让人耻辱的过往。

因为喜欢,希腊古代艺术品成为欧洲各国间明争暗斗的主要对象。每个欧洲大国都建立了博物馆,作为其温雅有识的象征,接着,便抢在竞争者之前大肆搜罗当时的古代艺术品。

这个时候,希腊人还臣服于奥斯曼土耳其,无力提出抗议,所以其古代杰作无一能逃出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等等的手心。

而那些明目张胆的“抢劫犯”,却自认为是在挽救长期受到忽视的历史。

事实上,希腊当局一直没停止把雅典卫城的精华雕刻从伦敦的大英博物馆请回来,我们来到这里,也看见一些学者、教授在向全世界的游客奔走呼号,理由写得十分强硬——

这些文物有自己的共同姓名,叫帕特侬,而帕特侬在雅典,不在伦敦;这些文物只有回到雅典,才能找到自己天生的方位,构成前后左右的完整;帕特侬是希腊文明的最高象征,也是联合国评选的人类文化遗产,英国可以不为希腊负责,却也要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完整性负责……

这种令人鼻酸的呼吁,是一个文明古国的最后尊严。

数年过去了,回味起卫城上那一幕场景和一张张面孔,还是令我久久难忘。同中华民族一样,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希腊也是热爱和平的,你在那里会处处感受到友善与真诚。

雅典给我最初的味道,便是整个城市都飘着桔子的香味。

遍地的橄榄树,随时等着牵你的手——他们天然应该受到世界的尊重。endprint

猜你喜欢
卫城神殿帕特
庚子战疫歌
警钟
浅谈雅典卫城及其建筑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