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在境外教育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7-09-22 18:22李万军李发荣
进出口经理人 2017年10期
关键词:合作办学高校教育

李万军++++李发荣

摘 要:2015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与外交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成为了我国国家级顶层发展战略。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希望云南能够“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此外,云南省中缅通道建设战略当中表示,云南省高校应该积极展开境外教育合作,致力于培养华文教育人才,以满足境外华人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渴求。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对其在境外教育合作当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展开分析与探索。具体研究过程中,本文首先明确了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与缅甸教育合作历史的概况,继而分析了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与缅甸教育合作的优势及现状,在此基础上方进行了境外教育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关键词:高校教育;境外教育;合作办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各个国家的往来日益密切,国际教育合作项目越来越多并且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针对国际合作办学方面,日本广岛大学黄福涛博士在其论文Trans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A perspective from china(2003)中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框架和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美国斯坦福大学的Chenchen.zhang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从经济、文化、社会和高等教育自身等角度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背景,并着重探讨了中外合作办学的理论基础和政策框架。而我国学者李燕(2012)在其研究成果《云南省高校与GMS国际教育合作模式探析-以云南省红河学院与云南教育合作为例》当中,总结阐述了红河学院与云南的教育交流合作模式为“语言培训为抓手,以科研合作为平台,以教育合作为核心,以文体交流为纽带。”本文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对其与缅甸的教育合作情况进行分析时,希望能够突破国门高校与境外教育合作问题瓶颈,以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为基点向缅甸辐射,推动缅甸对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的教育政策、举措的认识和协作,深化跨国学科、课程的建设,师生互派,留学教育机构互动交流,跨国资源的共享与开发。可以说,本文的相关研究成果有利于面向缅甸教育纵深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该校窗口、桥梁、纽带的作用;有利于强力推进“兴教兴民”工程;有利于解决和突破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与缅甸教育发展的瓶颈;有利于开辟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建设与缅甸校校联合发展与进步;有利于发挥国门高校地缘和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云南省建设东南亚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中缅大通道战略,贯彻国家“睦邻固边”的外交政策,研究成果对同类高校具有借鉴、启示和辐射作用。

一、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与东南亚(缅甸)教育合作历史的概况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地处欠发达的西南地区,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国际教育交流趋势的发展,该校的区位优势突显出来,其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该校属于紧邻缅甸的滇西地区唯一的国门高校,与缅甸的教育交往越来越密切,教育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种亟待合作的需求愈来愈强烈[1]。随着双方教育合作领域的不断加强,涉及战略合作、跨越式发展为主体的产教学合作项目逐年增加。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为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均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并且能够抓住我国先进十分重视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机遇,积极的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和交流。在此方面,该校至今已经派出了10批教师参与到与缅甸、泰国的教育合作当中,培养了大批华文教师,并且与多国建立了友好教育合作关系。在与缅甸的教育合作方面,滇西科技师范学院领导予以高度的重视,其为了能够帮助缅甸培养更多优秀的华文教师,促使中华民族文化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和认可,不仅配备的优秀的师资队伍,更加制定了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尤其该校的外语学院,通过设置以应用外语(缅甸语)专业为主,兼顾相继开设了应用泰国语、老挝语、越南语等,将东南亚小语种的开发和设置与学校外语学科的建设与改革同步进行。学校和云南开放大学联合办学,设置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对口挂靠在文学院,自2014年开始和云南省侨办、临沧市侨办合作不断派出专业对口教师,总计4人次。外派教师支教期为两年,使教师提升了专业综合素质,既拓宽了视野又丰富了国外教学的实践经验。此外,文学院根据学校的规划安排,成立了隶属于二级学院的“汉语国际教育学院”和“国门高校国学研究中心”。2016年9月,学校与临沧市侨办合作,对口教育支援缅甸(佤邦)、(掸邦),招收缅甸籍留学生137人,泰国籍留学生17人,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使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在东南亚邻边各国提高了影响力。学校领导希望能够培养更多具有较强综合素养,且能够从事涉缅经贸、旅游、翻译、对外汉语教学等工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2]。

二、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与东南亚(缅甸)教育合作的优势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与缅甸教育合作具有一定战略和政策优势。首先,我国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制定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10+1)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面向西南地区桥头堡及‘一带一路战略”,在该国家发展战略当中,云南省政府明确表示,应该将云南建设成为与南亚、东南亚向连接的国际大通道,并且要实现全面对外开放。由此可以发现,云南在该战略的影响下必须要加强与东南亚各个国家在各个方面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更要逐渐呈现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其次,我国根据国门高校发展的需要制定了高等教育输入与输出发展政策,认为泛湄公河次区域的各国经济文化教育均应该加强交流。至此,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更加重视跨国教育交流的深度合作,该点与“面向西南開放的最重要桥头堡”,以及“一带一路”战略方针即要求均能够相互符合。

此外,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与缅甸教育合作的过程当中具有一定资源优势,主要将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即高等教育作为了合作的主体,二者的教育合作发展能够培养更多涉及到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可以说为双方的各项合作以及发展均创造了比较具有人才优势的条件。与此同时,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在与缅甸展开教育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对双方的区位优势进行充分利用,且能够进行中缅文化的良好融合与沟通,形成了一定教育合作机制,具有强大的资源优势,更加实现了教育资源方面的互补,为双方教育事业的发展均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3]。endprint

三、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与东南亚(缅甸)教育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合作机制不健全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与缅甸教育合作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教育合作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合作模式有待创新。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与缅甸的教育合作当中存在着合作模式、组织模式和培养模式。其中,合作模式上有一对一和一对多等模式,教师资源亦相对丰富,但是缺少教育合作的深入和力度,不能够进行先进办学理念与管理模式的推广,不利于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在培养华文教师方面的整体改革与发展。组织模式上基本均为中外教育合作项目,虽然具有较强的目的性、阶段性和整体性,效果亦比较明显,但是却缺少发展的后劲,在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自身对教育合作过多干预的情况下难以更加系统的引进前进合作理念和经验,因而其与缅甸的教育合作难以获得长远发展[4]。培养模式上基本为全日制或者非全日制,以及单文凭和双文凭模式,教育合作的重点在于进行语言训练和专业基础课程教育,并未引进更多实质性的教育资源。

第二,教育合作结构有待调整。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与缅甸方面展开教育合作过程中难以具有较高的办学层次,且合作的领域相对较狭窄,区域分布亦不均匀,其基本上只能够与缅甸临近云南的部分地区高校之间展开教育合作,并未进行更加深远的渗透。

第三,教育合作管理体制有待改进,其外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多头管理和交叉行政的情况,并不不利于提高整体的合作效率,且教育合作当中缺少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导致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和缅甸方面均不能够根据具体的教育合作情况进行合作模式与内容的调整,因而难以提高整体合作质量。在内部管理体制方面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并不能够进行良好的教育权、财务管理权等权利的明确和设立,更不能够根据教育合作发展需求进行教育模式、理念等方面的改革。

(二)交流合作的内容和形式过于单调

交流合作的内容和形式过于单调主要体现在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与缅甸方面教育合作基本上围绕华文教育这一内容而开展,并且主要采取的交流合作形式基本为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与缅甸方面部分高校之间开展的教育交流往来。该种交流合作内容与形式使得原本华文教育十分薄弱的缅甸方面虽然在华文水平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仅仅能够通过逐渐增多的,具有优良华文能力的人群提升社会诸多领域的华文交流和运用能力,并不能够完全支持社会上诸多领域的专业且健康发展,原因在于单调的合作内容不能够促使双方进行社会诸多行业、领域专业知识的教育合作与水平提升。在合作形式方面,虽然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能够与缅甸部分高校进行教育合作,但是缅北地区教授华文课程的师资力量十分薄弱,大部分教师并未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亦不具有较高的学历水平,更加缺少实践经验。可以说,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与缅甸教育合作并未广泛涉及到非校校合作的教育形式时,其难以提升实际的教育合作水平和质量。

(三)请进来、派出去仍然不协调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与缅甸方面进行教育合作会采取请进来和派出去的合作策略。但是,邀请缅甸方面具有一定华文教育水平和经验的教师进入到校园开展交流与培训的过程中并不能够对其所渗透的缅甸方面在华文教育领域的需求予以高度重视,更不能够与自身的学生教育和教师培训有效结合。与此同时,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派往缅甸方面进行华文教育以及文化渗透的教师亦不能够对缅甸华文教育教师和华文学生的真正需求予以考虑。从该方面可以说,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请进来和派出去的教育合作方法均不能夠相互协调,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四、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加强与东南亚(缅甸)教育合作过程中的举措

(一)重视与缅甸的教育合作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必须要予以缅甸教育合作高度的重视,提高自身境外教育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并且要重点健全境外教育合作机制。在此方面,滇西科技师范学院首先需要创新教育合作模式,其可以构建更加具有深度的教育合作模式,积极引进境外的办学理念和运行模式,进行全面的合作改革。同时,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进行了组织模式的创新,能够与缅甸教育合作中构建一定具有独立性的学院,既体现中外教育合作的特点,又制定了具有独特性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与缅甸教育合作的长远发展。在培养模式上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则能够加强引进缅甸方面的教育资源,将其融入到自身的教育体系当中,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5]。其次,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积极改善了教育合作结构,提高了合作层次,展现了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自身的特色,吸引了缅甸更多高校与之开展教育合作。如缅甸仰光外国语大学、缅甸德贡大学、缅甸曼德勒外国语大学等,专业设置上亦能够进行良好的宏观调控,根据双方经济发展需求进行了办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进行了办学项目的调整。最后,积极健全教育合作管理体制,在外部管理体制方面坚决严格尊重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法规,并且由教育主管部门加强了对教育合作的监管,通过比较完善的惩罚机制有效控制教育合作质量。而在内部管理体制方面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则对自身以及缅甸方面的责权和义务进行了明确,在有效沟通机制的影响下能够加强双方教学模式、理念、方式等诸多方面的融合与沟通,便于双方良好处理教育合作各项事务。

(二)建立国际教育合作践习基地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在加强与缅甸的教育合作过程当中积极建立了国际教育合作践习基地。最初,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在2002年已经成为了云南省重点关注并且批准建设的“华文教育基地”,其能够进行境外华人华侨学生的招收,并且额能够为周边国家培养小学汉语教师。经过多年的发展,滇西科技师范学在2008年成为了“云南省出国留学预备学院”,更获得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先进团体”的荣誉,并在2012年成为了云南省首批“华文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该方面可以说,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建立了国际教育合作践习基地为云南省华文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尤其在先进我国积极推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其与缅甸之间的教育合作能够促使云南省全面的向东南亚进行教育与文化辐射,更加能够满足境外华人华侨对华文教育的需求。与此同时,滇西科技师范学院通过建立国际教育合作践习基地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与境外教育合作的区位优势,主动的贴合国家对外开放发展战略,保证教育交流合作的内容能够涉及到信息技术、通信工程、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文化传承、市场营销、语言文学等诸多领域,在教育形式上亦能够采用一对一、一对多、校校合作、非校校合作等诸多教育合作模式,在保护与传承中华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加能够与境外各国构建友好的国际关系[6]。endprint

(三)请进来学习与走出去办学相结合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在与缅甸教育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将请进来学习与走出去办学相互结合。其中,请进来学习主要是指缅甸方面来到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进行培训,即缅甸的华文组织或者华文协会组织相应的华文教师入境进入到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进行培训。此外,走出去本学则主要是指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派遣具有较高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的教师到缅甸对境外华人华侨在职的教师,以及中小学的学生进行长期或者短期的华文培训。在走出去办学的过程中,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至今已经向缅甸派出了20多人,并且能够定期举办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班,向缅甸方面培养了2000多名华文教师,更为缅甸的1000多名华文教师与华文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培训教育服务。

该种请进来学习与走出去办学相结合的教育合作方式亦需要重视培养境外华文教育人才,同时与培养服务境外华人社会专门人才相互结合。培养境外华文教育人才与请进来学习可以相互对应,其能够根据境外进入到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培训人员的具体要求和需求进行华文教育人才的培养,更加能够满足境外华人对社会上各个行业人才方面的渴求。而培养服务境外华人社会专门人才能够与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走出去办学相互对应,便于将学校所培养的大批华文教育人才输送到境外,为境外华文教育作出积极贡献。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外教育合作属于先进时代新生的并且发展迅速的产物,我国为了能够与世界各国之间构建友好往来关系,提高国内人才的国际综合素养,促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更加广泛的传承,越来越重视中外教育合作模式的发展。在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进的背景下,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更加重视其与缅甸方面的教育合作,其希望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以及缅甸方面在教育合作当中的优势,并且为了解决双方在教育合作当中出现的教育合作机制不健全,交流合作的内容和形式过于单调,请进來、派出去仍然不协调等问题,其采取了重视与缅甸的教育合作,建立国际教育合作践习基地,请进来学习与走出去办学相结合等措施,目的在于推动双方教育合作更加健康且长远的发展,有利于解决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与缅甸教育发展相结合的瓶颈,促使该校与境外教育联合发展的进步,有利于发挥该校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谋求稳健发展,亦能够促使相关研究成果对我国同类高校的跨境教育合作获得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禄佳,杨琳.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境外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03):107-110.

[2]高小珺.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12(07):242-243.

[3]侯海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国际合作教育类学生为例[J].学理论,2014,15(05):276-277.

[4]廖萱.试论地方院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对策——以肇庆学院为例[J].肇庆学院学报,2014,04(06):45-49.

[5]孙珂.美国高校境外办学的政策和实践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17,

01(10):50-56.

[6]刘婷.“一带一路”战略下宁夏与阿拉伯高校合作的教育人类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02(09):225-229.

课题项目: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在境外教育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7ZDX073)。

作者简介:李万军(1978-),男,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李发荣(1961-),男,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人,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办学高校教育
高校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考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