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钠方法学及溶液稳定性研究

2017-09-23 03:32关晓丽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3期
关键词:方法学青霉素注射用

关晓丽

哈药集团制药总厂 150000

青霉素钠方法学及溶液稳定性研究

关晓丽

哈药集团制药总厂 150000

目的:通过实验测定配制以及使用环节中的青霉素钠的稳定性,避免患者在使用这种药品时,出现不良的反应。方法:本实验采用的方法是得到方法学验证的检测聚合物的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检测、结果:这种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对于青霉素钠的检测结果较为准确。配制产品的浓度最高可达到192万单位/1.152g/mL,在37摄氏度时使用这种产品,要注意必须在1小时之内完成药品的使用。结论:如果在配制以及使用青霉素钠,尤其是注射时使用的青霉素钠,忽视了配制细节以及使用时间,会使患者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青霉素钠;稳定性;方法学;最高浓度

青霉素是一种临床医学治疗中常见的药品,对由于敏感性细菌造成的感染性疾病有着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治愈心内膜炎、肺炎等病症。但是经常会由患者对青霉素这种药品国美,导致治疗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为了控制青霉素的过敏现象,医学领域的专家对青霉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我国的药典规范了青霉素检测的质量标准。本文采取的检验方法是经过验证的科学方法,为了保证青霉素药品的安全性,通过实验来检测其稳定性,现有实验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材料

高效液相色谱仪、C18 色谱柱、G-10 色谱柱,高效液相色谱仪,恒温培养箱,真空泵,超声波清洗机,电子天平,磷酸二氢钾,甲醇,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蓝色葡聚糖2000、青霉素对照品,注射用青霉素钠样品。

1.2 方法

1.2.1 制剂处方的确定和制备工艺

处方:将青霉素钠无菌原料药粉末,分装入西林瓶中,每瓶分装量为0.96g。

制备工艺的选择:制备工艺的选择依据: 根据青霉素钠的性质和原料为无菌粉末,确定了无菌分装工艺; 根据本品的流动性较好的性质确定不须加入助流剂而直接分装。

制备工艺:按处方及原料药检验报告计算投药量,称取青霉素钠无菌粉末,置分装机料斗中,按确定装量,分装至已清洁、干燥、灭菌的 7m L 模制抗生素玻璃瓶中,盖塞,轧盖,目检。成品检验合格后包装。

1.2.2 青霉素钠聚合物检测方法学考察

系统适用性试验:根据 2010 年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中[青霉素聚合物]检测方法,进行系统适用性试验研究。

线性系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线性是定量测定的基础,含量测定需要验证线性。在规定的浓度范围内测定线性关系,用贮备液经稀释或分别精密称样,制备一系列供试样品,至少制备5份供试样品,以测得的响应信号作为被测物浓度的函数作图,观察是否呈线性,再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

根据注射用青霉素钠质量标准项下的[青霉素聚合物]方法,以 B 为流动相,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上述 5 份供试液的聚合物含量测定。

1.2.3 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学研究

专属性系指在其他成分 ( 如杂质、降解物、辅料等) 可能存在下,采用的分析方法

能够正确鉴定、检出被分析物质的特性。在杂质不能获得的情况下,可将供试品用强光照射,高温,高湿,酸、碱水解及氧化的方法进行破坏,根据[有关物质]检测方法,比较破坏前后检出的杂质个数和量。必要时,可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和质谱检测,进行色谱峰纯度检查。高温破坏精密称量该产品 100mg,于60℃ 放置 15d,加流动相制成每 1m L 约含 4mg 的溶液,滤过,取续滤液作为高温破坏溶液。

精密称量该产品 100mg,置 4500lx 照度下照射15d,置 25m L 刻度试管中,加入 25m L 流动相,滤过,取续滤液作为光破坏溶液。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在高温、光照条件下均有杂质降解,各破坏产物峰与主峰分离良好,拟定的色谱条件具有较强的专属性,可用于本品有关物质检查。

1.2.4 注射用青霉素钠溶液配制和使用过程中稳定性研究

配制过程的稳定性研究:在用药前需要进行该产品生理盐水溶液的配制,配制的方法有:

对使用的产品,分别用生理盐水溶解,然后分别注入生理盐水瓶中,抽取 5m L 生理盐水依次进行产品的溶解,从而使产品浓度达到最高根据文献报道,注射用青霉素钠的最大用量为 40单位 / kg / d。试验表明,注射用青霉素钠溶液的最高浓度为 192万单位/1. 52g /m L,故,考察当溶液处于高浓度时,溶液质量稳定的时间,从而指导药品的配制。

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研究:根据注射用青霉素钠临床使用情况及文献报道,确定在临用时配制及使用过程中进行稳定性考察时的取样监测时间为加入生理盐水后 0min、76min、152min、228min。当环境温度分别为25±2℃ 和37±2℃ 时,考察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考察的项目为:[青霉素钠聚合物]和[有关物质]。

1.2.5 注射用青霉素钠溶液冻融试验研究

将注射用青霉素钠( 0.96g /160 万单位/瓶) 的产品用 2m L生理盐水溶解后,冻存于 -20℃ 的环境中。临用前溶解,配制,上样检测。考察的项目为:[青霉素钠聚合物]和[有关物质]

2 结果

0.01%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条件的微小变动,试验结果能符合系统适用性要求,表明[青霉素钠聚合物]测定方法具有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在高温、光照条件下均有杂质降解,各破坏产物峰与主峰分离良好,拟定的色谱条件具有较强的专属性,可用于本品有关物质检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条件的微小变动,试验结均能符合系统适用性试验要求,表明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具有可行性。

在25±2℃温度下,稳定性数据如下:

注射用青霉素钠于 25 ± 2℃ 温度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试验结果在37±2℃ 温度下,检测其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数据如下:

注射用青霉素钠于 37 ± 2℃ 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结果

3 讨论

本实验是符合我国的药典对青霉素钠药品的质量规定的,通过方法学的检验,确定本方法具备较好的专属性,虽然会因实验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细微的波动,但是仍旧能够保证耐用性,在对青霉素钠进行检验时,具有可行价值。病人在注射青霉素钠药品时,医护人员并不能保证其温度的稳定性,考虑到温度条件的变化,本实验分别将青霉素钠放置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中,对其稳定性进行检验,发现当室内温度在25摄氏度左右时,药品的稳定性能够保持在2.5小时左右,当室内温度在37摄氏度时,药品的稳定性缩减到1小时左右,药品保持稳定的时间即是服用药品的最佳时间。通过对高浓度的青霉素钠药品的检测实验可以发现,当药品的浓度达到192万单位/1.52g/mL,稳定的时间大约为5分钟,在溶解药品时,如果注射用水是同一瓶,需要在5分钟以内将生理盐水滴注到药品之中。在青霉素钠被冻融之后,对其聚合物以及有关物质两个项目进行检测,均为合格,但是医护人员在使用时,尽量避免使药品出现冻融现象,防止影响到青霉素钠的安全性。

[1]刘燕梅,李兵,任康,郝建学,张建鹏,王平,仲娜,刘娟.降低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的改进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25)

[2]杜智敏,朱波,张波.双黄连注射液与注射用青霉素钠配伍的稳定性及体外抑菌实验[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3(04)

[3]马玉樊,赵雯,王汝涛,张志刚,卢婷利,陈涛.注射用青霉素钠与脂肪乳的配伍稳定性及体外抑菌活性检测[J].中国药业. 2012(16)

[4]于红霞,朱迎春,陈巧力,马文华. 基于工作过程的《青霉素过敏试验》课堂设计[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05)

R473.5

A

]1672-5018(2017)03-022-01

猜你喜欢
方法学青霉素注射用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大型学术著作《药理研究方法学》出版发行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猪青霉素过敏怎么办
细菌为何能“吃”青霉素
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的研究进展
青霉素的发明者—莱明
追踪方法学在院前急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人降钙素原定量检测方法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