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预防乳腺癌

2017-09-23 07:17潘战和
健康博览 2017年6期
关键词:预防性乳腺乳房

潘战和

乳腺癌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是名副其实的“红颜杀手”。怎样才能预防乳腺癌?

想要预防乳腺癌,先要知晓乳腺癌发病的风险因素。目前比较得到认可的乳腺癌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不育或未育、生育次数少、第一胎足月产年龄晚(大于30岁)、月经初潮年龄小、绝经年龄晚、有良性乳腺疾病(乳腺囊性增生病等)、乳腺癌家族史、一侧乳腺癌病史、放射线暴露(包括既往胸壁放疗史)、从未哺乳或哺乳时间短、外源性雌激素过多摄入(雌激素替代疗法)、肥胖超重过多的脂肪和热量摄入(高脂和高热量饮食)、纤维素、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摄入不足等。

仔细研究会发现,乳腺癌的病因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很多是较难控制和改变的,因而想要彻底预防乳腺癌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做到尽可能降低风险,减少患癌概率。

乳腺癌的预防

远离危险因素

根据已知的乳腺癌发病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尽可能避免或减少相关因素的接触或暴露。其中,有的因素无法或较难避免和减少,比如乳腺癌家族史和年龄。我们无法决定先天性的东西,也无法左右年龄,年龄几乎是所有癌症的危险因素,半数乳腺癌患者是62岁以上的女性。因引,重视早诊筛查非常关键。

但有一些致病因素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比如,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超重和肥胖:戒烟限酒:尽可有在合适的生育年龄足月孕产,尽可能母乳喂养:减少不必要的放射线暴露频率等。其中母乳喂养孩子,喂养時间越长,预防作用越明显:控制激素治疗剂量和持续时间,激素联合治疗5年以上会增加患乳腺癌风险:避免或减少辐射和环境污染暴露。

化学药物预防

研究发现,他莫昔芬可以降低乳腺导管原位癌和非浸润性乳腺癌复发的危险性,而且可以明显减少对侧乳腺发生癌变的危险性。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建议对于35岁及以上年龄的乳腺癌高风险女性人群(所谓的高风险,是指年龄至少在35岁以上,通过Gail模型计算,5年乳腺癌预测风险≥1.67%)或患有小叶原位癌的绝经前和绝经后女性,使用他莫昔芬可降低ER(雌激素受体)阳性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雷洛昔芬、阿那曲唑、依西美坦可降低绝经后高危妇女患乳腺癌风险。但以上药物仅限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视情况使用,千万不可自行购药服用。

手术切除

研究发现,约有1%的乳腺癌家族史,并可能存在(乳腺癌易感)1/2基因突变,这些妇女一生中得乳腺癌的危险高达80%。预防性乳腺切除可以使这些妇女得乳腺癌的可能性明显下降,因此对这部分人群可以考虑做预防性乳腺切除术。预防性乳腺切除术可以是乳房全切术(即切除整个乳房和乳头),也可以是皮下乳房切除术(即保留乳头乳晕,切除乳腺)。个人建议如果一定要做,最好是采用保留乳头的乳腺切除术,后期进行假体植入乳房再造,将身体和心理的创伤尽可能降低。

必须注意,我国的乳腺癌发病率比欧美国家要低,而且中国患者乳腺癌易感基因突变的比例也远低于欧美国家人群,因此中国妇女不必仿效此做法。而且要知道,切除乳腺也并不能将得乳腺癌的风险降为零。因此预防乳腺癌并不能简单地“一切了之”,是否要行预防性乳房切除术,要视本人意愿、心理焦虑状态等,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慎重抉择。防癌更重要的是做好定期检查、筛查早检。

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建议按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乳腺癌筛查指南的要求进行筛查:(乳腺癌高危人群: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患者:既往行胸部放疗的淋巴瘤患者)建议提前进行筛查(40岁前),筛查问期推荐每半年1次,筛查手段除了应用一般人群常用的临床体检、B超、乳房×线检查之外,可以应用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手段。具体的操作可详细咨询肿瘤专科或乳腺专科医生。

编辑/叶云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防性乳腺乳房
预防性树脂充填术治疗窝沟浅龋的疗效观察
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项目施工技术探讨
PRECIXION X-RAY 225生物学辐照仪常见故障维修方法与预防性维护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早期乳房按摩干预对产妇产后乳房肿胀、母乳喂养及满意度的影响
乳腺贴真的能治乳腺疾病吗
乳房
乳腺检查无须避开经期?
乳腺增生会影响奶量吗?
乳房不对称 少女莫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