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我国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运行情况

2017-09-23 16:38周红梅
集装箱化 2017年8期
关键词:水路吞吐量总额

周红梅

1 2017年上半年我国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概况

1.1 经济

2017年上半年,世界经济继续改善。发达经济体总体复苏平稳,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同步回暖,其中:美国经济较早步入复苏轨道,目前其劳动力市场接近充分就业状态,占美国经济比重约70%的个人消费支出增长强劲;欧元区经济增长势头虽弱于美国,但其增速已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为近10年来的最佳表现;日本则经历了2006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扩张过程。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走势继续分化,其中:中国和印度经济继续领先增长,俄罗斯和巴西经济走出衰退,南非经济保持小幅增长。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依然面临不少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其中,美国总统特朗普创导的“美国优先”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尤为令人担忧。

自2016年下半年起,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内,稳中向好态势趋于明显。在财政政策放松和供给侧改革的支持下,2017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延续2016年以来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领域出现更多的积极变化,支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有利因素进一步增加,经济运行呈现增长平稳、就业向好、物价稳定、国际收支改善的良好格局,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

2017年上半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民币(除非另有说明,下文金额币种均为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好于预期。分季度看,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均同比增长6.9%。

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三省一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8.2%,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为23.8%。

上海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4亿元,同比下降8.2%;第二產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7.0%,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9.8%。

浙江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0.5亿元,同比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9.8%。

江苏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8.3%。

安徽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5.9亿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10.0%。

1.2 对外贸易

2017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国内经济稳中向好,我国外贸进出口额增长强劲。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3.14万亿元,同比增长19.6%,其中:出口额为7.21万亿元,同比增长15.0%;进口额为5.93万亿元,同比增长25.7%;贸易顺差1.28万亿元,同比收窄17.7%。此外,2017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达到亿美元,已连续5个月回升。总的来看,2017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且比重提升。2017年上半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为7.46万亿元,同比增长20.5%,占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6.8%,比上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表明我国贸易方式结构有所优化。

(2)与传统市场间的进出口额全面回升,与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进出口额强劲增长。2017年上半年,我国与欧盟、美国和东盟间的进出口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7.4%,21.3%和21.9%,三者合计占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1.4%;同期,我国与俄罗斯、巴基斯坦、波兰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间的进出口总额同比分别增长33.1%,14.5%,24.6%和46.8%。

(3)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比提升。2017年上半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为5.02万亿元,同比增长20.6%,占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8.2%,比上年同期提升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3.37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6.7%,比上年同期提升1.1个百分点,表明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第一大出口经营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进口额1.65万亿元,同比增长26.8%。

(4)中西部地区和东北三省进出口额增长较快。2017年上半年,我国中西部地区18个省区和直辖市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7.1%,超过全国整体增长率7.5个百分点;同期,东北三省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3.1%,超过全国整体增长率3.5个百分点。

(5)机电产品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为出口主力。2017年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为4.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6%,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7.3%,其中:汽车出口额同比增长32.5%,船舶出口额同比增长25.1%,手机出口额同比增长13.5%。同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为1.48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0.5%。

(6)铁矿砂、原油和天然气等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2017年上半年,我国主要大宗商品进口情况如下:进口铁矿砂5.39亿t,同比增长9.3%;进口原油2.12亿t,同比增长13.8%;进口大豆万t,同比增长14.2%;进口天然气,同比增长15.9%;进口成品油t,同比下降2.8%;进口铜223万t,同比下降18.4%。同期,我国大宗商品进口价格总体同比上涨12.7%,其中:铁矿砂进口均价同比上涨55.0%,原油上涨47.9%,大豆上涨18.0%,天然气上涨10.0%,成品油上涨35.6%,铜上涨29.5%。endprint

2017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为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上海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亿元,同比增长18.7%;浙江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亿元,同比增长19.5%;江苏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亿元,同比增长20.5%;安徽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亿元,同比增长25.9%。

2 2017年上半年我国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运行情况

2.1 水路货运量和水路货物周转量

在经济和外贸增长的带动下,2017年上半年,我国水路运输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完成水路货运量31.9亿t,同比增长7.5%,较上年同期提升6.2个百分点;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亿t€穔m,同比增长8.5%,较上年同期提升8.4个百分点。

受“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积极影响,2017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水路货运量和水路货物周转量双双大幅增长。

(1)水路货运量 2017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完成水路货运量16.37亿t,同比增长10.7%,占全国水路货运量的比重为51.3%,其中:上海市完成万t,同比增长15.6%;浙江省完成万t,同比增长12.5%;江苏省完成万t,同比增长8.0%;安徽省完成万t,同比增长9.1%。

(2)水路貨物周转量 2017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亿t€穔m,同比增长19.1%,占全国水路货物周转量的比重为43.7%,其中:上海市完成亿t€穔m,同比增长32.5%;浙江省完成亿t€穔m,同比下降2.5%;江苏省完成亿t€穔m,同比增长14.5%;安徽省完成亿t€穔m,同比增长9.5%。

2.2 港口货物吞吐量

2017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2.46亿t,同比增长7.5%,较上年同期提升5.3个百分点,其中:沿海港口完成43.06亿t,同比增长7.3%;内河港口完成19.40亿t,同比增长8.3%。

区域港口资源整合使长三角地区港口群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为“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等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撑。2017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2.46亿t,同比增长10.1%,较上年同期提升7.6个百分点,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比重为36.0%。由图1可见,2017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各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均有显著增长,其中:嘉兴港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28.6%,增幅最大;湖州港、江阴港、扬州港和芜湖港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20%左右。

2017年上半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71亿t,同比增长7.6%。针对2017年上半年出现的压港现象,上海港正在不断提升基础设施能力,加快建设智慧港口和绿色港口。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已进入最后的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有望于年底开港试运营,从而进一步提升港口资源配置能力,满足长三角地区乃至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需求。

2017年上半年,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88亿t,同比增长12.3%,较上年同期提升9.4个百分点。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并投入运营后,对全省海港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品牌、统一运营的要求,实行港口产业一体化、规模化、集约化运营,加快建立全省港口一体化运营机制,从而大大提高港口泊位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2017年上半年,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95亿t,同比增长9.9%,较上年同期提升6.5个百分点。江苏省港口发展较为均衡,有苏州港、连云港港、南京港、南通港、泰州港、江阴港和镇江港等7个亿吨大港,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大省。2017年5月,江苏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江苏省沿江沿海港口一体化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2017年上半年,安徽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92亿t,同比增长8.0%,较上年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

2.3 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

2017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9.94亿t,同比增长7.0%,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7.78亿t,内河港口完成2.16亿t。同期,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6.92亿t,同比增长9.8%,占全国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的比重为34.7%,其中:上海港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03亿t,同比增长8.4%;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55亿t,同比增长11.9%;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26亿t,同比增长9.2%;安徽省主要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805万t,同比下降1.1%。湖州港、江阴港、镇江港、芜湖港和合肥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40%以上(见图2),增幅较大。

2.4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2017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TEU,同比增长8.8%,其中:沿海港口完成TEU,内河港口完成TEU。同期,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TEU,同比增长8.6%,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比重为36.3%,其中: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TEU,同比增长8.1%,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TEU,同比增长12.2%;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824.3万TEU,同比增长3.4%;安徽省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3.0万TEU,同比增长21.4%,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由图3可见,2017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各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总体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增幅超过20%的港口有6个,其中,湖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68.8%,增幅最大。湖州港积极建设水运经济转型示范区并发展水水中转业务,其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

3 2017年下半年我国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发展形势展望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7年7月24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17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增长3.5%,2018年将增长3.6%,与4月预估值相同。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欧元区、日本、中国以及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预期,并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

2017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国采购经理人指数稳定在荣枯分界线以上,工业用电量稳步回升,工程机械行业销售市场触底回暖。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经济有望在2017年完成下行探底的检验期,并对接企稳状态,实现经济新常态的由“新”入“常”。此外,2017年6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1.5,较上月上升0.4,连续8个月稳中向好。这说明,我国外贸进出口延续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回稳向好走势,外贸增长的协调性继续提升,外贸回稳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随着经济和外贸的企稳,航运形势也将有所好转。预计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超过126亿t,外贸货物吞吐量将达到40亿t,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TEU。2017年下半年,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运行总体将保持良好态势。预计2017年长三角地区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到45亿t,外贸货物吞吐量将达到14亿t,集装箱吞吐量将突破,其中: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有望达到,排名世界第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地位将进一步提升,航运话语权和国际竞争优势将继续增强;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将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编辑:张敏 收稿日期:2017-08-01)endprint

猜你喜欢
水路吞吐量总额
水路
选择
2017年3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0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2016年1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
水路
2014年1月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