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与往事(创作谈)

2017-09-25 15:47肖克凡
山花 2017年3期
关键词:汲水孩子气经历

肖克凡

创作心理学的理论认为,一个作家的写作始终为自己的童年经历所注定。美国作家福克纳说,“我的像邮票大小的故乡是值得好好描写的,而且,即使写一辈子,我也写不尽那里的人和事。”

无论出生在农村还是来自城市,只要看到“故乡”这两个字,你肯定首先想到自己童年生活的场景。因为我们的记忆始于童年,童年无疑是作家的出发地。既然出发了,我们的记忆积累也开始了。

我们始于童年的记忆积累,既具有长度也具有宽度,久而久之成为个人的记忆世界。构成记忆世界的内容是什么呢?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我们的记忆世界里盛满了自己的往事。

无论诗人还是小说家,只要从事写作就应当是个拥有往事的人。往事正是始自童年的人生经历的积累,它是你的“原始股”,时时体现着“增值效应”。

写作,正是作家对自身记忆世界的唤醒与发现。写作,使得你拥有的“往事”从隐性转化为显性,这也是写作的魅力所在。

很多年前我在创作谈《井边心情》里讲到,“每每写出所谓反映当下现实生活的小说,我居然感觉它来源于自身往事的翻新。我的小说人物在现实生活中走来走去,我却感觉自己乘坐“往事列车”驶进月台。我下车看了看手表,不知这是心理时间还是物理时间。我姑且将其命名为‘现实主义心情……”

是的,我还将写作过程比喻为从井中汲水。那原本静静安卧于深井里的水,嗞嗞呀呀被你摇着辘轳打进木桶里,渐渐提升高出井台,一下成为阳光下的“桶装水”。

水还是水。然而,这“桶装水”还是“井中水”吗?我不知道。我只猜测:那水井里盛满水的往事。这桶装水呢?它在离开水井的过程中,或许悄然变形为水井的“往事”吧。

写作,就是从真实到虚假,再从虚假到真实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作家精神化过程。所谓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终抵达“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玄妙过程。我比喻的井中汲水,可能也是这个过程吧。我自己的往事在汲水出井过程中,也悄然实现了精神化过程,水的化学成分没有改变,但是物理势能却从“井中水”变成“桶装水”了。

写作就是对往事的唤醒与发现。从这个意义来讲,一个没有“井中水”的人根本不存在井台汲水的可能。一个走上井台汲水的作家,我认为应当是个大孩子。他面对井水就是面对往事,此时他应当是存在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接壤地带的人,也是拥有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双重身份的人,更是浑身散发着“孩子气”的成年人。

我认为井中汲水首先表现为“孩子气”。只有充满孩子气的作家才最容易重返往事世界,进而逼进文学写作的本质。谁能说得清“孩子气”属于主观世界还是客观世界呢。谁能说得清“孩子气”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呢?

作家的童年情结是文学酵母,作家的孩子气是文学酵母的气质特征。一个作家的往事肯定不是寻常意义的往事,它应当是经过文学发酵的。

我的童年生活属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回忆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人和事。然而我还是牢牢地记住了平凡生活里的点点滴滴,久久回味着。这种回味令我深深沉浸其间,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篡改着往事。但是我知道发酵。

就这样,这样的往事成为我日后写作的资源——当然是经过发酵的往事。我的所有写作即便是被称为反映当下现实生活的所谓工业题材作品,我认为也是从自身往事化来的,通常所说的火热的现实生活只是触动了我的记忆开关而已,好比我们揿亮一盏电灯。我所说的往事的变形,竟然就是当下生活。我所说的当下生活的变形,竟然就是还原往事。这个道理就跟“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同样。

我写《天堂来客》时,完全沉浸在自身往事里,我成为目睹事件全过程的孩子,甚至为当年的某些真人真事所感动。然而,当我写完这篇小说通稿修改时,人物与事件渐渐陌生起来,好像这是我凭中编造的一个故事。老曲、老边、以及纺织女工祁玉等等人物,几乎都成了并不熟悉的路人。

莫非我写了别人的往事。那么这个别人又是谁呢?我绞尽脑汁终于明白,这个别人仍然是我。只是我让自己变得陌生了。

一个作家拥有属于自己的真实人生经历,更为重要的还要拥有不那么真实的却属于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者通常所说的虚构的人生經历。你虚构的人生经历与你真实的人生经历相互融合,它才是文学意义上的“往事”。只有在这种时候,我们的写作才能够进入更为自由更为广阔的天地。才会拥有真正的文学记忆,以及我所强调的文学的“孩子气”。

人若老了依然拥有孩子气,这是多好的事情啊。endprint

猜你喜欢
汲水孩子气经历
“鲲龙”AG600M圆满完成投汲水重大试验
美丽的给予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我觉得你没有孩子气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再见甲壳虫,再见“孩子气”的经典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汲水的人
杨烁:不只有酒窝、腹肌,还有一些“孩子气”
欠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