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017-09-25 06:34彭其平谢维王庚蒋思材��
中华建设科技 2017年8期
关键词:成本计划施工项目成本核算

彭其平 谢维 王庚 蒋思材��

【摘要】作者根据自己在建筑经济管理中,如何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发表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关键词】成本目标和责任制;施工项目;成本计划;成本核算

Strengthen cost management,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Peng Qi-ping,Xie Wei,Wang Geng,Jiang Si-cai

(Chongqing Xinhua Sh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 LtdChongqing401320)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ir ow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nomic management, how to strengthen the cost of management,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published a little superficial understanding and views.

【Key words】Cost targets and accountability;Construction projects;Cost planning;Cost accounting

随着,我国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彻底打破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吃大锅饭”的现象,打破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以企业成本为内容、以手工计算为手段、以计划价格为基础的成本管理模式。现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基本上形成了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体制,普遍推行了项目经理负责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各个施工项目经理部经营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况且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面向建筑市场的窗口,因此,必须要加强各个工程项目的管理。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从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抓起。下面,根据自己在建筑经济管理中,如何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发表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1. 制定施工项目的成本目标和责任制

在任何一个施工项目开工之前,我们施工项目经理部都要确定工程项目明确的目标,如物资消耗控制指标、人工费含量指标、项目成本控制目标、利润目标、安全目标、质量目标等,这样,就根据人们在各自岗位的工作范围内,根据客观的需要和可能,制定出了在这个单位工程的施工预算,在施工前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核算。通过成本预测,可以使项目经理部在满足业主和企业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低、效益好的最佳成本方案,并能够在施工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成本控制,克服盲目性,提高预见性。

2. 编制好施工项目的成本计划

(1)当项目部得到建设单位的施工图纸后,我们都要组织施工项目管理班子的有关人员,研究、寻找降低工程成本的途径,如果编制出的施工项目成本计划达不到目标成本的要求,还要动员施工项目经理部的全体同志,挖掘、寻找降低成本的潜力,这样,一次一次的成本预测,直至最终定案为止。

(2)一个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内,包括从工程开工到竣工所需的施工成本,并且按成本管理层次、有关成本项目以及项目进展的逐阶段对成本计划加以分解,制定各级成本实施方案。

(3)在制定施工项目成本计划时,要根据施工项目的成本目标,以分部分项工程实物工程量为基础,联系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技术组织措施的节约计划,在优化的施工方案的指导下,编制明细而具体的成本计划。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确定了应实现的计划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是实现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任务书的指导性文件,它是建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

3. 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搞好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工作

3.1认真搞好图纸会审。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按图施工。但是,图纸是由设计单位按照用户的要求和项目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水文地质情况设计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设计人员的主观意图,很少考虑为施工单位提供方便,况且由于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脱节,施工单位的一些先进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市场上出现的先进的材料,设计单位并不一定全部了解。因此,施工单位在满足用户要求、保证使用功能和提高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联系项目施工的主客观条件,对设计图纸进行认真会审,并提出积极的修改意见,在取得用户和设计单位的同意后,修改设计图纸,认真搞好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工作。

3.2编制出科学先进、经济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在工程开工前,拿到施工图纸认真阅读研究,根据建设单位的合同工期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项目的规模、性质、复杂程度、设备机具情况、人员配备和素质情况,综合考虑对施工方法、施工顺序、作业组织形式、机械设备选型、技术组织措施等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并运用价值工程原理,認真编制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的不同,工期就会不同,所需的机具设备也不同,因而发生的费用也会不同。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同时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如果只先进不可行,不能在施工中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那就不是最佳施工方案。在施工前,我们都要编制出几套施工方案,倾听现场施工人员的意见,报送建设单位、监理公司审核,从中优选一个最合理、最经济的施工组织设计。因此,正确选择施工组织设计,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

3.3抓好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严格控制材料用量。

(1)加强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管理。特别要做好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完成后的验收,包括实际工程量的验收和工作内容、工程质量、文明施工的验收,以及实耗人工、实耗材料的数量核对,以保证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料绝对正确,为成本控制提供真实可靠的类据。endprint

(2)将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料与施工预算进行核对,计算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

(3)做好月度成本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正确计算月度成本,分析月度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对于盈亏比例异常的现象,要特别重视,并在查明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果断措施,尽快加以纠正。

(4)在月度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实行责任成本核算。

也就是利用原有会计核算的资料,重新按责任部门或责任者归集成本费用,每月结算一次,并与责任成本进行对比,由责任部门或责任者自行分析成本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自行采取措施纠正差异,为全面实现责任成本创造条件。

(5)定期检查各责任部门和责任者的成本控制情况,检查成本控制责、权、利和落实情况。发现成本偏高或偏低的情况,应会同责任部门或责任者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督促他们采取相应的对策来纠正差异。落实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使成本控制工作得以比利进行。

(6)在施工期间要严格控制材料,降低材料成本,是因为材料成本在整个项目成本中的比重最大,一般可达70%左右,而且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往往在其他成本项目(如人工费、机械费等)出现亏损时,要靠材料成本的节约来弥补,所以,降低材料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

3.4组织均衡施工,加快施工进度,狠抓工程工期。

凡是按时间计算的成本费用,如项目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办公费,现场临时设施费和水电费,以及施工机械和周转设备的租赁费等,在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的情况下,都会有明显的节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划分施工流水作业段,组织均衡施工,加快施工进度。在施工实践过程中,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竣工验收阶段的扫尾工程的工期,由于扫尾阶段工作面小,不利于开展工作,人多了反而会造成浪费,以致扫尾工作拖拖拉拉,战线拉得很长,机械、设备无法转移,成本费用照常发生,使在建阶段取得的经济效益逐步流失。 因此,我们的管理人员必须要精心安排,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方法,把竣工扫尾时间缩短到最低限度。

3.5提高机械利用率。

机械使用费占项目预算成本的比重,一般均在5%左右,况且预算成本中的机械使用费,是按机械购建时的历史成本计算的,折旧率也偏低,以致实际支出超过预算收入的亏损现象。所以,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合理组织施工,提高机械利用率,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1)结合施工组织设计的制订,从机械性能、操作运行和台班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项目施工特点的施工机械,要求做到既实用又经济。

(2)合理选择大型机械(如塔吊等)的进出场时间。

(3)做好工序、工种机械施工的组织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效能。

(4)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始终保持完好状态,随时都能正常运转。

3.6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1)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可知:

W=C+V+M

(2)“V”为劳动者为自己劳动的价值,即由工资奖金福利等组成。在单位工程的总造价“W”一定的情况下,要使M达到极大值,就只能想方设法使“C”和“V”达到极小值。要使“v”达到最小,就必须要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提高操作的技能。

3.7提高工程质量。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责任重如泰山”,因此工程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工程质量提高了,才能够增加企业的信誉,才能使施工企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才能使企业承接更多的工程,才能为企业创更多的效益。在分部分项的施工过程中,要狠抓“一次成优率”,这样才能减少材料的损失、浪费,减少不必要的人工费支出,因此,质量提高了,相应的就节约了工程成本;项目部承接更多的工程,相应的就提高了经济效益。

3.8加强安全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是最根本的,是施工项目重要的控制目标之一,也是衡量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管理得好,施工项目部才能赢得信誉,才能实现项目的效益目标。若忽视安全生产,一旦发生伤亡事故,花费不必要的医药或赔偿费用就无法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甚至还有可能出现亏损的局面。因此,我们必须经常敲响安全的警钟,时时处处都要注意安全。

3.9加强合同预算管理,增创工程预算收入。

(1)深入研究招标文件、合同内容,正确编制预算。

(2)找准合同的“开口”项目,增加预算收入。

按设计图纸和预算定额编制的施工图预算,受到预算定额的制约,很少有灵活伸缩的余地。而“开口”项目的取费则有比较大的潜力,是项目创收的关键。

(3)设计变更及时签证,保存好原始资料,作为竣工决算的依据。

(4)及时办理工程决算,迅速追回工程尾款。

3.10用好用活激励机制,调动职工增产节约的积极性。

(1)对关键工序、施工的关键班组要实行重奖。

(2)对材料操作损耗特别大的工序,可由生产班组直接承包。

(3)实行钢模零件、脚手螺丝、钉子等有偿回收。

(4)加强管理,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5)奖惩分明,成本管理与工资、奖金挂钩。

4.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对成本目标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就要对所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进行归集,计算出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然后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出该施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工作,对降低施工项目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积极的作用。

5. 及时进行施工项目成本分析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的对比评价和剖析总结工作,它贯穿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在成本分析中,要分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成本的影响,系统地研究成本变动的因素,检查成本计划的合理性,并通过成本分析,深入揭示成本变动的规律,寻找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途径,以便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减少施工中的浪费,促使企业和项目经理部遵守成本開支范围和财务纪律,更好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加强施工项目的全员成本管理。

6.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考核

工程竣工交验后,要对施工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的各个责任者,按施工项目成本目标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将成本的实际指标与计划、定额、预算进行对比和考核,评定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各责任者的业绩,并以此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通过成本考核,做到有奖有惩,赏罚分明,才能有效地调动企业的每一个职工在各自的施工岗位上努力完成目标成本的积极性,为降低施工项目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出自己的贡献!

7. 综上所述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系统中每一个情况环节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所确定目标的具体化。成本控制则是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保证决策的成本目标实现,而成本核算又是成本计划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它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又对下一个施工项目成本预测和决策提供基础资料。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目标责任制的保证和实现决策目标的重要手段。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本计划施工项目成本核算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石油化工项目造价全过程控制研究和探讨
浅谈工业企业成本核算
施工企业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研究
如何做好项目成本计划浅析
如何做好工程投标的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