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共同燃起广博的师爱

2017-09-26 08:49刘慧玲吴潮
师道·教研 2017年9期
关键词:师爱评价学校

刘慧玲+吴潮

“爱之,能勿劳乎?”《论语》的这个句子或许是关于师爱最早的论述了。用朱熹的话来说,“爱而知劳之,则其为爱也深矣”。用现代文简单地讲,就是爱而不溺爱。这些简单浅显的道理,却逐渐被淡忘了。

一、问题

1. 胡萝卜的爱

认为爱学生就是要无微不至地呵护,对孩子的爱表现在低层次,只是单一的呵护,甚至对应由学生完成的事情包办代替。这典型胡萝卜式的爱表面上为学生营造良好和谐的班校园氛围,实质上忽视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应付出的努力,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2. 喜羊羊的爱

认为爱学生就是不能让孩子受半点委屈,就是让他们永远快乐。学生做错了事,不管大事小事,呵护至极,一律不问缘由的原谅,结果孩子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应该如何去改;或者是知道错在哪,却不知道这错误要承担的后果;或者知道错误要承担的后果,但却不需要承担。

3. 大棒的爱

认为“打是亲,骂是爱”。爱学生就是要严格要求,孩子才不会学坏,才能出成绩,才能成才。学生做错事,不管大事小事,一律严惩,过度的严格压抑了学生的人格与灵性,使得天真活泼的学生变成呆子,变得唯唯诺诺。

4. 功利的爱

一是重点班的师爱

这种师爱多见于高中,高中班级基本分为“特色、重点、平行”三个层次,“我们会将最优秀的师资配备在最好的班”这是各校招生宣传师资整体优势时不会遗漏的话。这种好学生配好老师的做法已为家长普遍接受,但这种师爱还是带有一定的功利心。

二是被动式的师爱

这种师爱略带悲哀,师爱呈现过程中要被动接受规定,如规定的家访次数,规定的家长通话频数等等。每每老师家访,不知道是一种师爱的付出,还是在完成一套规定动作。

三是私欲的师爱

严格来讲,这不能称为师爱,主要表现为个别教师让家长帮忙实现某些私人目的,或收受馈赠给孩子的特别关照。

二、分析

1. 师资水平

师德是教育事业的灵魂,当教师自身道德存在的缺失时,师爱必然走向误区。老师的个人素质与道德水平,的确是影响师爱的关键因素,在这方面本文不作更深入的探讨。

因为,人,学校可选择。

可惜,不是每位持证上岗教师都有良好的师德,一些具有良好师德的人选,可能教师资格都没有,学校可选择的人,是受限的。

2. 学校环境

凡事都有内外因。首先外因是老师所处的学校教育氛围:一所百花齐放的学校,师爱也会在这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所强调胡萝卜式师爱的学校,老师大多会采用胡萝卜式的师爱;一所强调喜羊羊式师爱的学校,老师也大多会采用喜羊羊式的师爱。太有个性的师爱,一旦产生的效果不理想,很容易被归结为教育失败的原因之一。这叫从众。

学校管理老师态度,也会影响到老师师爱的表达。校长如果以性恶论为主导管理思想,对老师实施严格的管理,老师也会用性恶论为主导管理思想严格管理学生,并配之以大棒式的师爱。这叫上行下效。

当学校工资改革,老师积极争取自己的职级与职称时,学校对老师评价的指标有可能成为最有力的师爱风向标。如果家访是评价的指标,那么师爱会集中以家访的方式体现;如果课外辅导是评价的指标,下班之后可能会多出很多无私奉献的老师;如果家长评价是评价的指标,师爱难免夹杂着投其所好的爱;如果学生成绩是评价的指标,师爱也有可能是有选择性的师爱;如果评价指标中有更多的主观因素,不排除个别老师将师爱的重点放在有社会能力的家长的孩子身上。这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一所学校,如果需要忙于各种课题,忙于各种上交资料,或者热衷于校门口凸显校名的一块又一块的牌匾。老师也将为这些课题,这些牌匾疲于奔命。这时候的师爱,叫有心无力。

3. 社会环境

社会经济环境对师爱的影响是主要的。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让大多数老师处在哪一个经济收入层面,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素质,影响师爱的广度和深度。高收入阶层的素质不一定高,但高收入的职位必然为选择高素质的教师带来更大的话语权。

社会舆论对师爱也起着正反两面的影响。如果有老师讽刺挖苦,体罚学生导致学生出现不良现象或受到伤害,事件一曝光,老师们得赶紧收起大棒,递上胡萝卜。反之,老师为救护学生而受伤、致残,乃至献出生命的报道,又会在一段时间内引来社会对老师的更加重视和尊重。

三、解决

1. 走下神坛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但要实现普遍的师爱就得让老师走下神坛,因为老师不是圣人。

我们看到,有相当的老师,有着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精神与思想境界,但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更多的老师只是一位凡人,他们虽有一颗爱心,但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可以普度众生。他们也有父母、爱人、子女,也要面对住房、医疗、养老等一系列需求。说老师不是圣人,实际上是希望社会正视老师的付出应该得到相应的回报。

2. 回到社会

老师只是社会的普通劳动者。如以行为科学奠基人梅奥的理论来说,可以认为老师是一名社会人。社会人的理论认为,员工的工作效率随着上司能满足他们社会需要的程度而改变。如《国富论》的观点,可以认为老师是一名经济人。经济人的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马克思的《资本论》也认可商品社会中经济人的存在。这两种理论虽有其局限性,但并不影响从侧面说明教师在社会的普遍需求。

我们不妨继续用马斯洛需求理论来分析一下师爱实现的途径。马斯洛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需求层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依次排列。新的中国发展,老师的前三个层次的需求可以说基本实现了,尊师重教得到了大力提倡。来自社会,尤其是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尊重,是打开老师自我实现之门的钥匙,使师爱成为老师自发性的需求,我们的孩子将更能得到老师的爱。

3. 扬起教鞭

这命题不是体罚或鞭打的意思,只是酌情惩戒权的象征。教与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理性的师爱应当有适当的教育惩戒。

可惜,少数教师的不良行为导致很多教育的规章制度本着“性恶论”的基础制定,能让教师感到被尊重的,本着“性善论”的基础制定的规章制度则少有出台。当今社会对老师的约束,已经从过去信任宽容的道德约束逐渐演变为现在猜疑刻板的法規约束。原本道德规范管理的空间现在大部分成了法律法规管理的空间,一方面某些法律制度有待细化量化,另一方面某些执法部门的自由裁量权有待制衡,使得老师需要顾虑的事情越来越多。因此,即使给老师有一条可以扬起的教鞭,恐怕多数老师连举起的勇气都没有。因为讲台之上更高处,还悬有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三条:“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这条要求之下,很多老师最后还是不得不因噎废食。endprint

猜你喜欢
师爱评价学校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平凡而真挚的师爱
以师爱诠释教育
学校推介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有一种师爱叫欣赏
师爱的力量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