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校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

2017-09-27 09:07张培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语文教学

张培莉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教育部门开始逐渐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体校学生由于日常的训练任务繁重而容易出现焦躁不安等心理问题。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体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文章对利用语文教学,完成对体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进行了相关探索。

【关键词】体校学生 ; 语文教学 ; 心理健康教育 ;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099-01

当前的体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往往已经开始产生一定的叛逆心理,同时,日常繁重的训练任务、残酷的淘汰、读训矛盾等问题又加剧了他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的心理问题变得较为严重。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语文教材中潜藏着大量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因此,利用语文科目的特点,对体校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意义十分重大。

一、语文教学在体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体校学生作为当今社会青少年群体中一部分特殊的存在,他们中有些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职业运动员,为自己以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还有一部分人会以优异的体育成绩被特招进入高等学府,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老师,但是还有一部分体育天赋一般而不能脱颖而出的体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的挑战。由于竞技体育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增强和社会转型对体校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体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对其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起着关键的作用。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能够对人的情感、品质以及思想进行丰富,进而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因此,体校的语文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进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欣赏作品,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辨别真假、善恶、美丑,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体味“美”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内容中进行自我反省,悟出生活的哲理,从而内化为一种人格品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体校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发掘语文教材中的心理教育素材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催人向上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体校学生由于严格的训练和激烈的竞争,他们比同龄人更容易出现焦虑、偏激、个人主义严重等心理问题,他们会在失败之后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这时,语文教师就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有关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重新树立自信。马丁·路德·金的演讲稿《我有一个梦想》,是关于黑人独立和平等的一篇文章。马丁·路德·金一生都在为民族平等而奋斗,不论失败了多少次,不论经受多大的打击,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可播放相关的阅读录音,让学生受到震撼和启发,让他们在学习作品的过程中树立强大的自信心。

其次,要让学生懂得重新树立信心后还要学会面对逆境,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逆境之中求生存的能力。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述了主人公海伦·凯勒在遭受命运的捉弄和不公正的待遇后,仍然积极乐观,憧憬美好生活的乐观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值得体校学生学习,也是当今所有的青春期的学生学习的楷模。

最后,语文教师还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语文教材中不乏一些爱国的案例,屈原不忍国破家亡,愤然投江;苏武边疆牧羊数十年拒不投降,这些都是爱国的典范。作为一名体校生,爱国情怀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们在未来可能会代表国家参加世界级的体育比赛,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是十分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将爱国情怀进行有效渗透,会让学生以爱国志士为榜样,进而增强他们为国争光的荣誉感, 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此,想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要先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自觉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体校学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的特点,并对他们的优点进行鼓励和赞美。老师的鼓励和赞美会对学生造成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同时也让他们更喜欢语文课堂,进而更有利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其次,体校学生的精力大都放在训练而不是学习上,他们往往对课堂学习提不起兴趣。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构建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成语接龙等简单的课堂游戏来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用简单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内驱力,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最后,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主张发扬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充满激情,用自己飽满的热情进行课堂教学,并用自身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难免会有体校的学生不服管教的认知偏差。其实,只要老师尊重学生,学生自然也会尊重老师,这本身就是一个相互理解的过程。语文教师要在情感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思想上与老师产生共鸣,进而老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潜在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充分发挥写作教学的优势

体校学生往往不注意对自身的情感进行抒发,这就有可能造成心理问题在心中积聚。此时,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将内心的情绪发泄出来,老师可以让学生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帮助学生排解不良情绪。同时,老师还可以在每周给学生布置一篇随机写作的文章,内容、体裁均不限,只要是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作,这样老师就能够时刻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了解,进而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完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而言之,在体校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基本素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随着语文教学在学生心理教育中的作用不断突出,每一位从事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语文教师都应该把课本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凭着对教育的满腔热爱,勤于探索,勇于实践,使体校学生成为身体和心理协调发展的优秀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宋雪琴.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

[2]杨银.语文教学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渗透功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语文教学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