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伴教育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7-09-27 04:16高家顺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5期
关键词:同伴教育德育教学中职

高家顺

【摘要】随着我国中职德育教育的逐渐深入与发展,中职德育的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中,本文所研究的同伴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伴教育对于我国中职德育教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这个背景,笔者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分析以及探索了同伴教育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旨在为我国中职德育教学工作的展开提供相关的参考及建议。

【关键词】同伴教育 ; 中职 ; 德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1;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5-0117-02

从目前我国中职德育教学的现状来看,出现了时效性低的情况。对于中职德育教學工作来说,提高中职德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传统的中职德育教学工作方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实现中职德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发展,中职院校必须积极应用全新的德育教学方法。而同伴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伴教育的教学方法在中职德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以及发展。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来谈谈几点关于同伴教育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看法。

一、同伴教育概述

同伴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中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同伴教育主要采用的是小组讨论、游戏以及角色扮演等一些参与性比较强以及互动性比较强的方式来进行教育以及学习。现代社会的同伴教育思想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在不断的进步。同伴教育也可以被称为同龄群体教育或者同辈群体教育。同伴教育主要是指社会背景、人生经历、年龄以及兴趣爱好等相近或者由于其他原因而具有共同语言的人,这群人通过共同分享信息、知识以及观念等来传递自己的思想,最终引起情感共鸣的一种教育方式。简言之,同伴教育是一种同伴之间的教育以及被教育的活动。

二、中职德育教学中同伴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同伴教育的发展主要是集中在中小学的各个学科领域,其中同伴教育主要涉及的是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非德育课程的教学等。德育的同伴教育主要是通过同伴教育的方式来实现德育教学的发展以及进步。从目前我国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同伴教育发展现状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同伴教育意识缺失、同伴教育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以及发展、同伴教育工作没有针对性。

综上所述,在我国中职德育教学工作中,同伴教育的应用以及发展还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以及发展,亟待得到发展以及促进。

三、同伴教育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从上文对中职德育教学中同伴教育的应用现状来看,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来促进同伴教育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发展与应用:

(一)树立中职德育教学中同伴教育的意识

中职德育教学工作应该与时俱进,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德育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教学理念。随着中职德育教学理念的逐渐发展与进步,中职德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也应该促进德育教学方式的发展与完善。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生以及教师应该逐渐树立同伴意识。一方面,中职院校应该积极对现在的德育教学现状进行反思,另一方面,中职学校教师也应该对自身在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将同伴教育应用在德育教学工作中进行不断的反思与发展,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用自己极大的热情来积极开发以及研究同伴教育在德育教学中的应用,从而逐渐推动同伴教育在中职德育教学工作中的发展与进步。例如,中职学校在德育教学工作中,为了促进同伴教育意识的发展,学校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宣传同伴教育,比方说在学校的网站、校内宣传栏以及教室内对同伴教育意识的培养与宣传,这样中职院校的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同伴教育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二)选择合适的同伴教育者并对其进行培训

对于同伴教育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发展来说,同伴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学生,因此,正确挑选同伴教育中的核心组员对于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职德育教学中同伴教育中的核心成员应该来源于学生,同时,在挑选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来选择不同的核心组员。这些核心组员应该在学生群体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以及号召力,同时在这些学生中进行第二轮的挑选,在这些学生中挑选那些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学生。最后,选择完这些核心成员之后,学校应该进一步对这些成员进行培训以及发展,向其传授系统的以及科学的中职德育教学知识,从而不断影响其同伴的德育教学发展。例如,学校在选择完同伴教育者之后,应该安排有经验的教师对其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并且在培训完毕之后选择适当的方式来检测培训的效果,同伴教育者在经过培训之后能够促进同伴教育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发展。

(三)定期进行同伴教育沟通

中职院校在确认德育教学主题以及选择同伴教育者之后,中职院校的教师应该制定德育教学工作的目标以及计划,从而有秩序的开展德育教学工作。在每次德育教学工作结束之后,学校教师应该组织同伴教育者进行沟通以及交流,从而了解学生在经过本次德育教学工作出现的主要问题,以及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通过在教师的引导以及帮助下,促进同伴教育者工作的顺利展开与发展。例如,中职学校在组织同伴教育工作之后,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同伴教育讨论会议或者研讨会等方式,来了解本校同伴教育在中职德育教学工作中的发展现状,通过总结以及分析,来得出当前同伴教育的不足以及可供发展的地方。

四、结语

通过本文对同伴教育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以及探索,中职德育教学工作应该充分利用同伴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促进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小曼.情感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1.

[2]张超,郑蓉.互惠模式下大学生德育同伴教育小组的实践及反思[J].高教论坛,2008,4:17-19.

[3]刘晨曦,马达.音乐学研究生“同伴教育”培养模式刍议[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1:201-205.

[4]王静波,孙玫贞.试论新时期大学德育中的同伴教育[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23(3),3336.

[5]左璜,黄甫全.国外同伴互助学习的研究进展与前瞻[J].外国教育研究,2010,37(238)endprint

猜你喜欢
同伴教育德育教学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国外高校图书馆同伴教育的进展研究
基于同伴教育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探索
试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同伴教育的运用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浅谈如何构建中职德育课多元评价体系
浅谈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