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三生物复习课的有效性

2017-09-27 00:03王丹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1期
关键词:概念有效性教材

王丹

历年高三面临的任务,均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复习不仅是一个回忆和熟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高考生物以理科综合的形式呈现,其命题的特点是:①重视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②图表考查的比重明显加大;③注重生物学能力的考查;④重视实验的考查;⑤注意联系学科最新成就和社会热点。高考生物试题是从素质要求的角度去达成能力要求,使题目的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得到了较理想的显示。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生活,注意学以致用。针对高考试题特点,在进行综合复习阶段如何巩固、深化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呢?本真提高学生成绩的态度,现总结一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复习课有效性-------了解学情

在教师看来并不太难的某些高考试题,学生的得分率却显著偏低,教师忽视师生差异、了解学情有疏忽导致教学存在疏失是原因之一。忽视师生差异容易导致呈现教学内容轻描淡写和能力训练不到位,既不能很好地践行课程理念,也不能很好地提高高考应试能力;正视师生差异,才能拿捏好教学的尺度,更好地把握高三教学的侧重点。

(一).正视师生掌握概念的能力的差异,注重核心知识的巩固

教师的专业基础、专业素养和见多识广均支持对概念的记忆、理解、迁移和应用;学生记忆和理解众多概念存在各种困难,将概念迁移到新情境中远不如教师敏捷,在高考考场上容易产生“忘记了”、“一时想不到”遗憾。

正视师生差异有利于形成强化概念教学的意识,教授或复习核心概念就会细致一些,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会准确一些,训练学生识记概念就会注重情境迁移、知识链接。讲授概念或讲评例题就会少说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场所,多说线粒体是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就会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有氧呼吸的不同阶段在线粒体的不同部位进行。

(二).正视学生容易受思维定式束缚,注重质疑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思维定式是指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学生容易受思维定式的束缚。如,(2013年卷Ⅰ)30.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胞吐,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答案:协助扩散。多数学生答案是主动运输。因为学生学习时记忆为葡萄糖进入除红细胞外其他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而忽略了题干中情境。所以倡导培养探究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课程理念,注重分析过程,提高解题能力。

在授课时注意例练分开,避免满堂灌。虽然教学容量大学生接受学习刺激多,但感知某一个学习刺激的时间短,接受刺激的途径单一且处理及存储信息的过程性不强。纠正满堂灌的习惯,把握精讲多练的尺度,除了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外,应注重例练分开。例练分开就是例题引路、独立作业,注重给学生思维与演练的时空间,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体会知识链接的过程、练习运用基本技能、自主进行资料分析,达到增强学习刺激的强度与过程性并主要发展思维能力和形成学科观念的效果。

二.提高复习课有效性-------回归教材

教材是复习备考之本。脱离教材而盲目地看资料、做习题,觉得自己教材上的知识都知道了,没必要再看。其实每道高考题的落脚点都在教材上,因此,就要以《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纲领,按考点逐一阅读教材。如,(2014新课标卷Ⅱ,1)C项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本题C项来自教材P89下。

所以读教材不是重复阅读,而是深入挖掘教材中隐藏的知识,加深理解教材中深刻的知识内涵,将一个一个考点由知识点连成知识线,构成知识面,形成知识体系。

三.提高复习课有效性-------学案导学

辽宁省自2012年3月减负以来,学生接受老师授课时间变短,而高考模式和内容不变,因此学生需在有限时间内需掌握大量内容,所以教师要在每节有限45分钟内提高教学效率,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一面一面的板书,学生一本一本的笔记模式。学案导学正好拟补传统授课的不足。学案的编制是学案导学的关键环节,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所以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考试大纲》,比较考纲与往年的区别,这样有利于认准高考方向。既不增加學生负担,又不遗漏知识点。根据考纲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将相关内容归为一节及一个单元,列出知识细目表。

四.提高复习课有效性-------限时训练

高考不仅考知识,也考学生的解题速度,学生第一次面临这种考试,往往不会合理分配时间(尤其是理化生三科综合到一起),在某一科的某一道难题上花大量时间,后面可能较简单的题目反而没有时间做答,导致不必要的丢分。

因此,一方面,在平时的多次模拟考试中摸索答题顺序合理分配时间;另一方面,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进行限时训练是十分重要的。限时训练可选择有代表性的题目,以中等难度为主,突出教材上的重难点及高考热点等,通过限时训练,避免题海战术。

五、提高复习课有效性-----试题讲评

有些教师为了及时反馈而在批阅完试卷后马上讲评,这种做法的效果未必好。教师应在发下试卷后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更正,确实解决不了的教师再讲解,学生主动思考改正要比老师直接传授掌握的效果要好。

讲题必须讲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上,针对典型错误的代表题精心设疑,耐心启发,留给学生必要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针对某一类型题错的较多,讲完后可以再选择类似题进行训练,以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提高复习课有效性------课后反思

在复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着题目做了很多但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为此学生也很烦躁,焦虑,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忙于应付教师布置的作业,没有时间去反思、内化、总结。因此,复习过程中要不断去反思,而且反思也是深刻理解知识、形成方法技能的重要途径。

对做错的题提示学生错因从三方面去分析,一方面是该题的知识点是否掌握;另一方面是分析问题的方法是否得当;第三方面是马虎导致出错。这样可以对症下药来改正,将改正的试题整理到错题本上,以便复习时总结。如果学生可以把每道不会的问题弄懂,这样不懂的问题越来越少。

因此,高考复习的任何一个阶段,学生都需要全力以赴。作为教师,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多给学生些人文关怀,多给学生些力量而不是压力。在整个复习策略的引导下,也可发现学生摆脱了面对题海的苦闷,摆脱了机械复习的乏味。每当完成了一个“任务”,学生都可能会获得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求知的欲望,并主动寻找解决下一个“任务”。

猜你喜欢
概念有效性教材
教材精读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